一、政治问题:为什么货币发行量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
inflation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原因纸币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因此,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特点①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纸币的贬值程度即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是:纸币贬值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
②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是:物价上涨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物价上涨率=(-1)×100%=100%。
类型①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的持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因而又称过量需求通货膨胀。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资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③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3种情况:一是国内某些部门,甚至某些大宗关键产品需求过多而供给不足,导致价格猛涨,并且只涨不跌,进而扩散到其他部门产品的价格,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二是国内各部门劳动生产率发展不平衡,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后,其他部门的货币工资也会随之增长,引起价格上涨,从而使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涨;三是开放型经济部门的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水平影响而趋于提高时,会波及到非开放型经济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④输入型通货膨胀。由于输入品价格上涨而引起国内物价的普遍上涨。这种类型一般出现在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并通过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开放型经济部门等途径在国际间传播。⑤抑制性通货膨胀。在市场上存在着总供给小于总需求,或供求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国家通过控制物价和商品定额配给的办法,强制性地抑制价格总水平的稳定,这是一种实际上存在,但没有发生的通货膨胀现象。
后果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通货膨胀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有: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货膨胀的物价上涨,使价格信号失真,容易使生产者误入生产歧途,导致生产的盲目发展,造成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畸形化,从而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当通货膨胀所引起的经济结构畸形化需要矫正时,国家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结果会导致生产和建设的大幅度下降,出现经济的萎缩,因此,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②对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货膨胀的货币贬值,使一些收入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下降,使广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当通货膨胀持续发生时,就有可能造成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宁。③对对外经济关系的影响。通货膨胀会降低本国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引起黄金外汇储备的外流,从而使汇率贬值。
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
西方国家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一般是通货紧缩和收入政策。通货紧缩就是从流通中回笼一部分过多的纸币,通常采用的办法是:①增加税收。②提高贴现率和减少信贷总额。通过这些办法抑制总需求,使之接近于总供给,从而抑制通货膨胀。收入政策主要是通过限制工资、物价的上升来抑制通货膨胀,采用的办法主要是:
①颁布价格指导线。
②以减税等手段刺激企业实行低价。
③对工资、物价实行强制性的控制或管理。在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措施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货膨胀;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措施的目的不在于从根本上抑制或消除通货膨胀,而只是把它作为对通货膨胀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的一种手段;因此,其结果不但不能真正抑制或消除通货膨胀,相反却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
二、为什么不能把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和货币发行过多
通货膨胀是一种经济现象,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一般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普遍的上升过程,或者是说货币价值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下降过程。可见,通货膨胀不是指这种或那种商品及劳务的价格上涨,而是物价总水平的上升。物价上涨的原因很多,而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才是通货膨胀,自然不能与物价上涨等同。货币发行过多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而不是通货膨胀这种现象。
三、美国印钞机不停,为什么美元不贬值
最近有个困扰很多人的奇怪现象,那就是随着美元一直在降息印钞,但美元却反而升值了。
尤其是最近又推出了无限量化宽松,直接开启了无限印钞机模式。
论放水量这次可比08年次贷危机要猛多了,其中6037亿是给国民发钞票,如果说08年是水娃,那这次就是海王了。
美元指数一路上涨,短时间涨幅超过了5%,而卢布贬值14%,澳元、新西兰元下跌10%。
美元指数突破100大关,这是之前以来的第一次。
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美元指数。
所谓美元指数,指的是美元兑换一揽子货币的指数。
一揽子货币其中包含了以下6种:
57.6%的欧元13.6%的日元11.9%的英镑9.1%的加拿大元4.2%的瑞典克朗3.6%的瑞士法郎反应的是美元对这几国货币的汇率情况。
美国是资本输出大国,美元又是全球主要结算货币,所以有大部分的钱都在海外。
美元指数下跌,意味着全球资金在从美国流出,洒向全世界。美元指数上涨的时候,意味着全球资金在回流美国。
而美元破百是一个重要信号,代表美元处于强势。
货币放水反而升值,从表面上多少是有点说不通,但是如果你了解银行的货币体系就明白了。
平时我们说的印钱指的是央行的基础货币M0,对应的是央行和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
央行印钱后,商业拿了钱可以进行放贷,但始终需要给留一定的存款准备金,比如存款准备金是10%,那就是从央行拿100,最多只能贷出去90块钱,10块钱就是准备金。
但是借钱的人拿到钱也不会立马花出去,而是放在银行账户里,所以这笔钱就有可以再贷出去90-90/10%=81块钱。
可以一直循环下去,我们更多说的钱就是这广义货币M2,也叫做信用货币。
基础货币和广义货币之间有个乘数关系,理论上限是存款准备金的倒数。
比如存款准备金是10%,那最高M2就有10倍的杠杆,但平常时间货币乘数大概在4点多左右。
美联储印钞印的只是基础货币,在经济动荡中,市场情绪恐慌。银行不敢放贷,也没有人愿意借贷和买入资产,所以很多多信用货币就凭空消失了。
反应到市场观点就是现金为王,抛售一切风险资产,兑换成美元。
美元需求大幅增加,而货币的价格和其它商品一样,也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
所以也就造成了美元升值,其它货币相对贬值。
其实这种每次遇到经济危机,美元升值的现象之前就多次发生过。
比如,有次贷危机,美元指数也经历了一轮上涨,涨了大概20%
相对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其实市场更担心欧洲和其它国家的经济。
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对于大部分的投资者而言,美元=避险。
受影响最大的就是最上游的资源国,文章开头也说到了俄罗斯卢布,澳元、新西兰元贬值比较多,这是因为这些国家产业链单一,也就是卖卖石油天然气,或者农产品什么的。
当经济不好的时候,这些国家的收入就会大幅下降,然后进一步影响到货币汇率。
这次美元升值对人民币影响大嘛?如果看人民币对美元好像是贬值了,但是如果你看人民币对其它国家货币又是升值的。
我们不能仅仅只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看人民币的稳定性和购买力要更多参考CFETS人民币一揽子货币指数。
今年以来,美股跌了30%,中国股市只跌了10%
欧元对美元贬值4.7%,英镑对美元贬值超过了12%。人民币对美元贬值1.8%,
人民币资产是跌的最少的之一,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还有所升值,上涨了大概4%,所以这次疫情人民币资产相对来说也是避险资产。
所以说人民币没有继续贬值的基础,反而是美元自从开启了无限量化宽松后,美联储变成了最后接盘侠。
但是国债市场上的投资者一看美联储开始接盘了,于是纷纷加大了抛售国债的力度。
结果之前美联储印的7000亿美元就完全不够用了。
美联储的接盘压力还是非常大的,过去一段时间里,卖国债的人越来越多,美联储有点接不过来了,所以也就出现了国债票面价格出现暴跌。
美联储开启无限接盘模式后情况才有所缓和。
另外一方面,因为新冠疫情影响,世界经济不知道要停滞到多久,还有到今年夏天美国很多企业债务会到期,很有可能会爆发更大的债务危机。
届时美联储需要继续印钞以解决危机,但是会引发抛售国债,美元信用进一步打折,甚至极端情况下崩盘。如果减少印钞力度,债务危机就会全面爆发。
我个人对今年是偏悲观的,现在市场只看到货币政策救市这一面,而对经济的影响和未来到期的债务,并没有计算在内。
新冠疫情没有明朗之前,多看少动,最多配点债券和黄金做对冲。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11088.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