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各种硬币背面是什么花
1、1元硬币:菊花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2、5毛硬币:荷花
中国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记载。荷花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历来为古往今来诗人墨客歌咏绘画的题材之一。
3、1毛硬币:兰花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扩展资料:
硬币(coin;specie;hard currency;hard cash;piece),即用金属铸造的货币。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最早的金属铸币是商代的宝德铜贝,距今已3000多年。金属币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损,流通寿命长等优点。它除了自身所具备的货币职能外,还有很高艺术欣赏和收藏保值功能。
新中国发行的硬币,大致可分为普通流通用的硬币;流通用的金属纪念币和收藏用的贵金属纪念币。其中贵金属纪念币,即一般人俗称金银币,价格昂贵,发行量极少,国家出于政治、经济和创汇上考虑,在销售上目前主要注意开发国际市场同时,也开始培育、立足国内市场、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普及开来。
参考资料:硬币--百度百科
二、50元人民币是什么花
50元人民币上的花是菊花。
人民币的币面设计通常都会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这其中就包括了各种花卉图案。菊花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之一,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因其高洁、坚贞的品质而广受人们喜爱。在50元人民币上,菊花被巧妙地设计成了币面的主要图案之一,与人民币的整体设计风格相得益彰。
从设计的角度来看,菊花在50元人民币上的呈现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富有象征意义。菊花的花瓣层层叠叠,形态优美,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同时,菊花还象征着高洁、坚贞不屈的精神品质,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美德之一。
此外,菊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还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也是民间艺术和工艺品中的重要元素。在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中,人们还会用菊花来寄托哀思和表达祝福。因此,将菊花作为50元人民币的设计图案之一,不仅体现了人民币设计的文化特色和艺术价值,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对花卉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三、一角硬币上有什么花的图案
菊花图案。
一角硬币是法定人民币单位,第五套人民币材质由铝合金改为不锈钢,色泽为钢白色,外圆内方九边形,发行于1991年至2000年。
正面为“中国人民银行”、“1角”和汉语拼音字母“YIJIAO”及年号,背面为菊花图案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汉语拼音字母“ZHONGGUO RENMIN YINHANG”,直径为19毫米。2018年5月1日起停止第四套人民币菊花1角硬币在市场上流通。2019年4月30日停止兑换。
扩展资料
特殊材质易损耗
一角硬币我国发行的流通硬币、纪念币,大都采用铝镁合金、铝镁锰合金、铝镍合金、铜镍合金、铜锌合金、钢芯镀镍、钢芯镀铜等金属材质,这些材质造的硬币都比较坚硬、耐磨,抗擦碰,容易保存,因此在市场上流通几十年后,仍可供把玩的旧币量还很大。
但菊花1角却使用了铝锌材质,这种材质重量轻、质地软,很不耐磨,极易擦划和碰伤,也容易氧化,不易保存。这种造币材质,容易轧制成型,它成就了菊花1角很高的浮雕效果。但另一方面,这种材质硬币也存在不足,一是在造币过程中,由于材质软,易起刺、走样和不易抛光,所以,菊花1角的残次品较多。
浏览一下网上高价拍卖的所谓错版币,菊花1角占了相当比例。二是菊花1角在流通中,不抗擦碰,容易造成划痕和磨损,在百姓的口袋里和商海里摸爬滚打数年之后,绝大部分都会“体无完肤”,耗损比较严重。三是币凹槽深,易藏垢,助氧化,旧币品相较差,与其他材质的硬币相比,菊花1角在市场流通中耗损率相当高。
“外圆内方”九边形
1991年同期发行的硬币有1元(牡丹花)、5角(梅花)和1角(菊花)。1元材质为钢芯镀镍币,5角材质为铜锌合金(发行到2001年),1角材质为铝锌合金,前两者均为外圆内圆形,唯独1角硬币为外圆内凹九边形,属于边缘异形币。这种设计形式使其背面图案菊花的立体感更强,与1元、5角币相比,这一优势更为明显。
之所以这样安排,其原因是,表现菊花绽放时层次要求较高,否则难以收到好的立体效果。采用内凹九边形的好处:一是内凹部分可以很好地表现菊花花瓣的层次,菊花1角浮雕艺术的唯美程度,任何其他硬币、流通纪念币都难出其右。
毫不夸张地说,每一枚菊花1角就是一件精美的、带有国徽的浮雕艺术品;二是九边形的上部尖顶是基准的正中间,下面横线上正好安排为年号位置,就其22.5毫米直径的面积而言,利于铸造且构图美观大方。
硬币大小违背常理
新中国发行的各年度硬币,币的个头大小和其面值大小是相对一致的。也就是说,1分硬币要比2分硬币个头小,5分硬币一定要比2分硬币个头大,依次类推,元角套币也是如此。但在菊花1角这套硬币中,菊花1角(直径22.5毫米)比5角(直径20.5毫米)个头还大、还厚,颇有点“违背常理”的味道。
2000年开始发行兰花1角(直径19毫米)时,改变了这种状况。菊花1角为何比5角个头大?那是出于保证菊花浮雕效果考虑,使之更加舒展、悦目。如果币太小,其效果就大打折扣;如果硬币太小,厚度大,凹槽深,又会大大增加铸币的难度。这一凹槽高浮雕现象造成了我国硬币铸造史上的特例。
四、先秦的布币指的是什么
先秦的布币是起源于生产劳动工具钱和鎛的一种货币。
布币,是起源于生产劳动工具钱和鎛的一种货币,鎛和布读音相同,故后世把鎛币叫成布币。又因其形状像铲子,故又叫铲布。主要流通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三晋地区和两周地区。最早的布币首部中空,保留着作为农具时安装柄的銎,因此叫空首布。后来发展为平首布,无銎,币身成片状,便于铸造和携带。
布币作为货币的流通时间从春秋早期直至战国晚期。早期主要在晋地周边流通较广,后战国时期,燕,魏,韩,赵,楚,都作为主要流通货币来使用。流通之广,铸造之多样,为我们展现了各国不同的文化理念以及铸造钱币之工艺。
布币上常铸有文字,记地名或记重量,其文字属金文,和青铜器上的铭文相似。其时,中原各国的文字还没有统一,钱币上的这些文字(包括刀币,圆环钱、蚁鼻钱上的文字),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可贵的古文字实物资料。
布币依据形制分为空首布,方足,尖足,圆足以及三孔布等几种形制。另外王莽时期公元8年至公元23年复古,铸造过一批布币,工艺精湛文字漂亮人称"六泉十布"十布就是以复古布币形式出现。
先秦布币文字古朴苍劲其味道耐人寻味。且铸造为一币一范所以每币文字形态各异,新莽时期文字不同于战国文字新创悬针篆更是漂亮规整,为历代文人墨客和篆刻文字爱好者所爱。
资料扩展
布本为麻布之意,麻布也是交易媒介之一。当铜币出现后,人们因受长期习惯的影响,仍称铜钱为布。但前人也有的认为布即钱镈之镈的同音字。布币分空首布和平首布。
南宋时洪遵《泉志》已著录有平首布,而确定空首布为钱币的始于清人。从嘉庆、道光时开始,有的古钱学家已指出布币上的地名属于周的列国时期,从而否定了有些人以为是三皇五帝时期遗物的错误说法。
最初的布币,保留着其作为工具的模样,留有装柄的銎,原始而厚重,故称为空首布;后来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币身完全成为片状,称为平首布。平首布上面通常铸有地名或纪重的文字。后来王莽的新朝亦曾造布币。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11162.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