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圳区块链发票代码是什么,深圳区块链发票查询
增值税发票和区块链发票区别
一、正面回答
增值税发票和区块链发票区别:
1、区块链电子发票没有机器编号;
2、密码区的编码明显不同。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密码区编码全是阿拉伯数字,而区块链电子发票的密码区是英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结合;
3、发票代码最后一位数字不同。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发票代码最后一位数为1,而区块链电子发票的发票代码最后一位数为0;
4、区块链电子发票抬头名称里少了增值税这三个字。
二、分析详情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由国家税务总局监制设计印制的,只限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的,既作为纳税人反映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会计凭证又是兼记销货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进项税额的合法证明。是增值税计算和管理中重要的决定性的合法的专用发票。区块链发票是指发票的整个流转环节都是在区块链这个分布式计算处理载体下运行的发票。从发票申领、开具、查验、入帐等流程实现链上储存、流转、报销。区块链发票具有全流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与发票逻辑吻合,能够有效规避假发票,完善发票监管流程。区块链发票将连结每一个发票干系人,可以追溯发票的来源、真伪和入帐等信息,解决发票流转过程中一票多报、虚报虚抵、真假难验等难题。此外,还具有降低成本、简化流程、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的优势。
三、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有什么区别
增值税发票和普通发票的区别为:
1、发票的印制要求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指定的企业印制。其他发票,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指定企业印制。未经前款规定的税务机关指定,不得印制发票;
2、发票使用范围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只能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小规模纳税人需要使用的,只能经税务机关批准后由当地的税务机关代开。普通发票则可以由从事经营活动并办理了税务登记的各种纳税人领购使用,未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领购使用普通发票;
3、发票的联次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有四个联次和七个联次两种,第一联为存根联,第二联为发票联,第三联为抵扣联,第四联为记账联,七联次的其他三联为备用联,分别作为企业出门证、检查和仓库留存用。普通发票则只有三联,第一联为存根联,第二联为发票联,第三联为记账联。
广东通用机打发票(电子)发票代码是多少11月5日,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发布《关于试点应用“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通用类发票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公告2018年第24号)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587号)、《网络发票管理办法》(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0号)规定,广东省税务局决定选择部分纳税人试点应用“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通用类发票。
试点范围分期分批
对于此项试点工作的有关事项,广东省税务局介绍如下:
“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的通用类发票是无纸电子化发票,其法律效力、基本用途、基本使用规定等与其他税务部门认可的开票软件所开具的通用类发票相同。开票方和受票方需要纸质发票的,可以自行打印发票的版式文件。
“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的通用类发票票样和其他通用类发票一致。发票代码为144001809010,其中第6-7位为年份,第8位“0”代表发票种类为通用类、第9位“9”是区别其他开票软件,标记由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第10-11位代表批次,第12位代表无限制金额版。发票号码为8位,按年度、分批次编制。
“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系统操作手册在广东省电子税务局门户网站上发布,试点纳税人可自行下载查阅。
“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试点工作将分期分批逐步推广。取得“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可通过广东省电子税务局进行查询验证,对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有权拒收。
征纳双方均可受益
今年6月14日,全国首个电子发票区块链平台“税链”在广州开发区成功上线,广州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由税务机关授权加入区块链网络,开出首张“上链”发票,实现全国首张电子发票上区块链存储和流转。
应用“税链”区块链电子发票平台开具发票有何益处?
据广州市税务部门此前介绍,“税链”平台打通了开票方、受票方、税务部门等各方的链接节点,使发票数据全场景流通成为现实,成功破解传统电子发票存在的安全隐患、信息孤岛、真假难验、数据篡改、重复报销、监管难度大等堵点痛点问题。通过“税链”平台,纳税人的身份具有唯一性,区块链发票数据不可篡改,确保了发票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永久性,纳税人可实现区块链电子发票全程可查、可验、可信、可追溯,切实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税务部门可实现对纳税人发票申领、流转、报税等全过程全方位监管,有效降低了以票控税的成本,解决了凭证电子化带来的信任问题。
深圳区块链增值税普通发票一季度能开多少钱
深圳区块链增值税普通发票一季度能开50完。限额规定如下:单张发票最大开票限额为10万,每月总额限额50万。月开票总额达到50万,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关于推行通过区块链系统开具的电子普通发票有关问题的公告》(2018年第11号)第四点区块链电子普通发票的发票代码为144031809110,其中第6-7位为年份,第8位0代办行业种类为通用类、第9位9代表深圳电子普通发票专属种类类别,第10位代表批次,第11位代表联次,第12位0代表无限制金额版。发票号码为8位,按全是区块链电子普通发票的开票限额自动编制。
区块链发票和电子发票区别区块链电子发票与电子发票的区别
区别一:区块链电子发票没有“机器编号”。
区别二:密码区的编码明显不同。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密码区编码全是阿拉伯数字,而区块链电子发票的密码区是英文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结合。
区别三:发票代码最后一位数字不同。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发票代码最后一位数为“1”,而区块链电子发票的发票代码最后一位数为“0”。
区别四:区块链电子发票抬头名称里少了“增值税”这三个字。
记住以上四点,你可千万别把区块链电子发票当成假发票处理了哦,毕竟标准都是我们制定的,那样就有点糗大了!
区别五:两者的编号不同,
目前深圳区块链电子发票的使用现状:
继餐饮、金融、零售商超等场景之后,深圳区块链电子发票正式落地交通场景。
【拓展资料】
什么是区块链电子发票?
区块链电子发票是指发票的整个流转环节都是在区块链这个分布式计算处理载体下运行的发票。从发票申领、开具、查验、入帐等流程实现链上储存、流转、报销。区块链电子发票具有全流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与发票逻辑吻合,能够有效规避假发票,完善发票监管流程。区块链发票将连结每一个发票干系人,可以追溯发票的来源、真伪和入帐等信息,解决发票流转过程中一票多报、虚报虚抵、真假难验等难题。此外,还具有降低成本、简化流程、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的优势。
区块链电子发票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没有数量、金额的限制。也就是说一家公司如果你业务够好,业务形态多样,那么采用区块链电子发票的方式再合适不过了。省却了发票不够用时要向主管税务局申请发票增量、金额不合适的时候要申请改变发票版本等麻烦事。
区块链电子发票具有全流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区块链账本上的数据由多方共同记录且不可篡改,以此来保证发票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发票全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都可查、可验,与发票逻辑吻合,能够有效规避假发票,完善发票监管流程。
区块链电子发票将连接每一个发票干系人,可以追溯发票的来源、真伪和入账等信息,解决发票流转过程中一票多报、虚报虚抵、真假难验等难题。此外,还具有降低成本、简化流程、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的优势。
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可信度高等特点,能有效确保数据安全和权属安全,完美匹配了发票的需求与逻辑。“区块链+电子发票”的组合,大幅降低了税收征管成本,丰富了税收治理手段,将有效打击传统电子发票模式下难以根绝的偷漏税问题。
区块链电子发票的上线,不亚于一场税收征管角度的改革。一直以来,我国采取“以票管税”的税收征管模式,需要用繁复的技术手段确保电子发票的唯一性,无形中提高了社会成本。
而区块链模式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同时实现了电子发票的不可作伪、按需开票、全程监控、数据可询,让电子发票体系卸下了时刻“防假”的“不可承受之重”,回归交易凭据及会计原始凭证的本源。纳税人“无需纸质发票,无需专用设备,全程手机自助操作,交易即开票,开票即报销”。
二、深圳区块链待遇怎么样知乎(深圳区块链公司有哪些)
区块链、征信等公司平均月薪超2.5万元,对此你怎么看?
金融行业和科技行业薪资一向非常高,这些公司的门槛也特别高。这段时间又到了招聘季了,很多大学生也即将开始进入社会工作了。而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金融行业和科技行业对毕业生的需要很高。如果学历较高,有实习经验,基本可以拿到一个很不错的薪资。尤其是一些大型金融公司,例如四大国有银行,和平安金融,证券公司等企业,基本对人才的需求很高,开出的薪资也特别高。有数据显示,这些大型企业给学生开出的公司平均都在两万以上,简历优秀的可能更高。
很多征信平台也对金融科技人才需求非常的高,因为现在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基本是通过IT技术,用大数据进行征信,去对不同客户和不同机构进行评级,这样来实现风险识别。像阿里,腾讯,京东等互联网巨头,基本都有金融业务,其对人才的需要高,开出的条件也很好。当然门槛也不低,基本只招收排名前十的大学毕业生,普通本科生根本没有机会。
当然这些享受着高工资的年轻人,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要知道金融行业和科技行业基本都是高强度,高节奏的工作,加班是家常便饭,如果适应不来,就可能被淘汰了。
当然其实一直以来,科技和金融行业的薪资水平就名利前茅,只是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科技行业,也开展金融业务,所以相应的人才需求不断上升。如果长期来看,IT行业依然是最火爆的行业,如果你能够进入一线,二线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基本上起步月薪就是过万,而且这些公司福利待遇特别好,升职空间大。尤其像一些热门的技术,向人工智能或者区块链的工程师基本比较受欢迎。
区块链技术人员就业前景怎么样?
前景非常好。进军区块链领域的企业越来越多,区块链技术的人才却很少,于是企业出现了“高薪招不到人才”的窘境,而那些少数的区块链人才也遭到各个企业的高薪争抢。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与区块链相关的岗位招聘需求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快速增长,2017年11月成为第一个明显的爆发点;2018年1-2月,区块链相关人才的招聘需求已达到2017年同期的9.7倍,发布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公司数量同比增长4.6倍。
截至2018年2月,区块链相关岗位占到互联网行业总岗位量的0.41%,但专业区块链技术人才的供需比仅为0.15,供给严重不足。
不平衡的供需比也拉高了区块链人才的平均薪资。数据显示,2017年11月之前,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平均招聘薪资为2.32万元。2017年11月之后,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平均招聘薪资达到2.58万元。
其中,平均月薪在2万至3万元区间的区块链人才占比最高,达到41.7%;平均月薪在1万至两万元的区块链人才占比达30.9%;仅有4.4%的区块链人才平均月薪低于万元,也就是说,超过9成的区块链人才的薪资都是“万元户”。
要想通过学习区块链技术实现就业,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学习方向:
第一:金融领域。金融领域是区块链技术重点的落地应用场景,所以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区块链在金融领域应用的相关知识。随着未来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落地应用,整个金融体系会释放出大量的相关人才需求。
第二:大数据领域。从区块链自身的技术特点来看,未来大数据和区块链的结合是一种发展的必然。大数据当前正处在落地应用的初期,未来大数据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将会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区块链在大数据领域的应用场景也会逐渐得到扩展。
从近几年大数据方向研究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大数据岗位正在逐渐增加,如果掌握一定的区块链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岗位竞争力。
第三:边缘计算领域。在工业互联网时代,“云+边”的处理方式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在5G通信的推动下,边缘计算也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区块链技术和边缘计算的结合也具有一定的“天然性”,所以边缘计算领域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区块链落地应用场景。
区块链技术人员就业前景怎么样?互联网/游戏/软件行业人才需求较大
根据猎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区块链招聘企业中,互联网/游戏/软件行业人才需求占比超77%,遥遥领先其他行业,其次是金融行业,占比为6.5%。
新一线城市人才需求上浮
根据猎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对比2018年与2019年区块链人才需求地区分布情况可以看出,2019年区块链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其中新一线城市包括杭州、成都、南京、武汉、苏州等地区对区块链人才的需求较2018年有所上浮,北京、上海、深圳区块链人才需求占比有所下降,优秀人才可以为行业发展注入鲜活的血液,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加紧引进区块链人才。
技术类人才需求居首位
从工种分布来看,2019年我国区块链行业人才需求中技术类人才需求占比最多,达44.5%左右,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工种,与此同时,运营类人才需求有所增加,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未来技术类人才需求增速将会有所放缓。
区块链行业薪资竞争力较强
根据猎聘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区块链从业者薪酬水平年薪位于20-40万区间的人数占比达43.3%,薪酬水平在75分位以上较高级人才占比达48%,与互联网行业对比,2019年区块链行业技术开发类岗位平均年薪为35.6万元,而互联网行业技术开发类岗位的平均年薪仅为26.9万元,远低于区块链行业,由于区块链行业人才需求较多,目前相应的人才供给较为短缺,同时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区块链行业薪资竞争力较强。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云海区块链有限公司怎么样好。
1、深圳市云海区块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一家以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
2、有五险一金,有年终奖。
3、员工待遇好,工资在4000元左右。所以好。
三、区块链到底是不是传销区块链是变相传销吗
区块链是新技术并不是变相传销,只是由许多传销组织声称为“区块链”,实际上并未有任何技术,只是打着“区块链”的名头行传销之实罢了,国家已经多次发布公告打击此种传销行为。以下为新华网报道区块链传销:
区块链不等于虚拟货币,亦存在安全性风险,火爆背后有“别有用心”的夸大造势。只有去除华而不实,区块链才能回归真正的应用价值。
投资8万元,三个月后变80万元?深圳警方破获了一起特大集资诈骗案。在区块链概念、10倍收益等幌子的蒙骗下,数千名投资者深陷其中,涉案金额高达3.07亿元。在区块链的“神秘面纱”下,不法分子借机动起了歪脑筋,区块链沦为诈骗、传销等经济犯罪的“招牌”。
为何区块链屡屡被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歪用”?除了“不明就里”,区块链技术本身“功用”如何?今年以来,随着监管力度加大,炒币风气的降温给区块链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今区块链商业“应用”落地情况如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查。
当交易平台承诺的三个月“资金释放期”届满而工作人员却开始在QQ群“踢人”的时候,家住深圳市宝安区的唐海燕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
此前,唐海燕在同学的介绍下,投资8万元买了一种名为“普银币”的虚拟货币。“对方说这个货币是当下最先进的区块链技术,有藏茶作为抵押物,还给我看了‘技术白皮书’,我也不懂区块链,就没仔细看。”
虽然对于区块链、虚拟货币都不了解,但高额的投资收益令唐海燕充满了期待。她告诉记者,发行“普银币”的公司会定期对该虚拟货币按1比10的比例进行拆分,这意味着,每次拆分就会使投资者手中“普银币”的价值扩大10倍。只要经过一次拆分,她投资的8万元,就相当于买到了价值80万元的“普银币”,在交易平台上卖出即可获得巨额收益。
按照交易平台的规则,刚购买的“普银币”不能马上交易,必须在平台上冻结三个月之后才能迎来“释放期”。然而,当三个月时间过去之后,唐海燕不仅没有等到翻倍的资产,冻结在平台上的8万元也无法用于交易了。
“其他投资者开始在QQ群里质疑这项投资的真实性,结果公司工作人员竟然把这些投资者一个一个踢出去了,我就感到不妙了。”她说。
事实也证明了唐海燕的直觉。2018年3月底,深圳警方侦破一起特大集资诈骗案,诈骗资金高达3.07亿元。在这起案件中,涉案的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正是以“区块链+藏茶”的模式发行虚拟货币,套取公众存款,唐海燕是数千名受害者中的一位。
深圳警方调查发现,该公司宣称,投资人可将“普银币”放到虚拟交易平台“聚币网”上买卖,以此赚取差价
。实际上,其买卖价格的变动是该公司使用投资人的投资款进行幕后操作,并一度将“普银币”的价格从0.5元拉升至10元,让投资者尝到一些甜头。当大量投资人进场之后,该公司通过恶意操纵“普银币”价格走势不断套现,最终导致投资人手中的“普银币”毫无价值。
2018年以来,打着区块链的旗号从事诈骗、传销,已经成为了新型犯罪手法中常用的“套路”。2018年4月,济南警方端掉了一个打着“西部开发”“国家扶贫”“原始股”“区块链”“电子商务”为幌子的传销团伙,抓获主要嫌疑人十余人,冻结涉案账户百余个,查获涉案资金3亿余元。
济南警方介绍,惠乐益电子商务公司以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为由,在网络上设计了假的虚拟盘,并发布所谓的“宝币”“贵币”等多种虚拟货币。
他们先是以赠送为幌子,向新加入的传销人员赠送一定数量的虚拟货币,每枚价格在几十元,然后通过人为操纵将虚拟币一路升值到100多元甚至几百元,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员加入,最后再通过所谓虚拟币“贬值”的周期波动进行“割韭菜”,周而复始,最终达到牟取非法利益的目的。
在西安,当地警方日前也成功破获了一起打着区块链旗号的特大网络传销案。据警方介绍,犯罪嫌疑人郑某出高薪组织网络平台管理员张某、李某等9人,自2018年3月28日起以聚集性传销、网络传销为手段,以每枚3元的价格在“消费时代”网络平台销售虚拟的“大唐币”,并操纵升值幅度;
同时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召开推介会,吸纳会员,根据会员发展下线情况,设置28级分管代理,仅仅18天,该团伙就共发展注册会员13000余人,目前已经查明该案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涉案资金高达8600余万元。
腾讯安全联合实验室发布的《腾讯2017年度传销态势感知白皮书》称,近段时间以来,各类境外资金盘、虚拟币、ICO(区块链项目首次公开发行代币融资)项目层出不穷,其中隐藏了非法发行、项目不实、跨境洗钱、诈骗、传销等诸多风险,造成大量资金流向境外,一旦崩盘、跑路或者失联,投资者往往投诉无门,损失难以追回。比如百川币、马克币、贝塔币、暗黑币等。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广东、山东、上海等地采访了解到,大多数人知道区块链概念很火,但是“不明就里”,对于区块链的具体功能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用来“投资理财”“买卖货币”的,也有人认为是“和蒸汽机同等量级的重大发明”,一些创业者更是摩拳擦掌,要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致富机会”。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正是由于人们对区块链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才导致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浑水摸鱼误导广大投资者。
其一,区块链不等于虚拟货币。截至去年底,国内ICO参与人数和交易总量已实现翻倍增长,大量数字货币交易所出逃海外,代投模式将更多普通百姓卷入高风险投资。
许多行业自媒体、名嘴大咖与发行方、数字交易所等结成利益同盟,为“空气币”项目站台背书、制造舆论。去年12月,人民银行等九部门将ICO定性为“涉嫌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采访中,不少人对本刊记者表示,代币的存在为区块链技术发展构建了一套权益机制,这套机制对激励区块链应用繁荣是不可或缺的。“过去5年的市场实践证明,没有权益机制的区块链应用,就像没有连上互联网的电脑、没有货币的市场经济,应用场景和发展速度都大打折扣。”上海的一位投资人说。
实际上,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代币仅仅是最早验证区块链技术的一种产品,两者之间并不能划等号,而且代币的存在已对区块链的发展产生显而易见的负面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思考,区块链的发展是否一定要依靠发行代币来实现激励。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告诉本刊记者,所谓激励机制仅仅是项目方为自己发代币找的理论依据而已。
其二,区块链并非万能,安全性存在风险。区块链通常被认为可以实现三个方面的功能:
第一,保存在区块链上的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数据的公信力和可信度高;第二,交易全过程可溯源,可实现责任精准追踪;第三,区块链内嵌的智能合约可以基于契约自动执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违约风险。业内普遍认为,区块链在金融、物流、贸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事实上,区块链并非万能,其功能也存在不少的局限性。一般认为,根据其密码学的特性,在区块链上要想篡改或造假,理论上需要掌控超过51%的节点才能实现。当区块链中的节点足够多时,这种大众广泛参与的信任创设机制就难于篡改。
然而在现实中,数字货币交易所频频被攻击甚至失窃。2018年6月20日,韩国Bithumb交易所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交易所遭受黑客攻击,被盗走价值350亿韩元、约合320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
被称为中国第一代“黑客”的季昕华说,区块链会不断面对攻击,数据上传到链的过程容易发生信息泄露。也有业内人士担心,量子计算的超强运算能力一旦实现,也将对区块链产生直接冲击。
其三,区块链火爆程度并不完全真实。数据显示,自2017年底到2018年初超过300家主要关注ICO项目的自媒体出现,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非正常现象。
扩展资料:2018年8月24日,银保监会网站发布了一则风险提示,提醒广大公众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
原文如下:
《关于防范以“虚拟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提示》
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提示: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打着“金融创新”“区块链”的旗号,通过发行所谓“虚拟货币”“虚拟资产”“数字资产”等方式吸收资金,侵害公众合法权益。此类活动并非真正基于区块链技术,而是炒作区块链概念行非法集资、传销、诈骗之实,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网络化、跨境化明显。依托互联网、聊天工具进行交易,利用网上支付工具收支资金,风险波及范围广、扩散速度快。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租用境外服务器搭建网站,实质面向境内居民开展活动,并远程控制实施违法活动。
一些个人在聊天工具群组中声称获得了境外优质区块链项目投资额度,可以代为投资,极可能是诈骗活动。这些不法活动资金多流向境外,监管和追踪难度很大。
二、欺骗性、诱惑性、隐蔽性较强。利用热点概念进行炒作,编造名目繁多的“高大上”理论,有的还利用名人大V“站台”宣传,以空投“糖果”等为诱惑,宣称“币值只涨不跌”“投资周期短、收益高、风险低”,具有较强蛊惑性。
实际操作中,不法分子通过幕后操纵所谓虚拟货币价格走势、设置获利和提现门槛等手段非法牟取暴利。此外,一些不法分子还以ICO、IFO、IEO等花样翻新的名目发行代币,或打着共享经济的旗号以IMO方式进行虚拟货币炒作,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
三、存在多种违法风险。不法分子通过公开宣传,以“静态收益”(炒币升值获利)和“动态收益”(发展下线获利)为诱饵,吸引公众投入资金,并利诱投资人发展人员加入,不断扩充资金池,具有非法集资、传销、诈骗等违法行为特征。
此类活动以“金融创新”为噱头,实质是“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资金运转难以长期维系。请广大公众理性看待区块链,不要盲目相信天花乱坠的承诺,树立正确的货币观念和投资理念,切实提高风险意识;对发现的违法犯罪线索,可积极向有关部门举报反映。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区块链缘何成传销诈骗推手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币圈监管升级!五部委发风险提示:以区块链之名行金融诈骗之实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12383.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