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主沉浮什么意思
谁主沉浮的意思是谁来主宰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呢?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
出自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
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雄鹰敏捷矫健,在辽阔的蓝天里飞翔,鱼儿轻快自如,在明净的水底里时沉时浮,
一切生物都在秋天里争求自由。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
回到过去,我和我的朋友,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漫游.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
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达官贵人,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大家是否记得,当年我们在江水中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驶而来的船?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句问话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人民祸福的命运呢?
扩展资料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1925年秋天写的。长沙是毛泽东人格形成的地方,它也是中国农村革命的发祥地和毛泽东早期革命活动的中心。1911年,毛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一师范。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毛泽东通过与同学谈论生活和国家大事,更清晰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
上阕描绘了一幅色彩鲜艳、充满活力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表达了自己的感情,提出了这广阔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看到的灿烂景象。它不仅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更是诗人的激情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词人从山、河、天、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态、静态,对比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宽阔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情,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整个词通过描写长沙的秋色,回忆青年时期革命斗争的生活,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它抒发了诗人、战友的英雄革命精神和改造旧中国的雄心壮志,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参考链接:百度百科-沁园春·长沙
二、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的意思是什么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原文:《沁园春·长沙》
现代,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译文: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广阔的天空里鹰在矫健有力地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大得可以阻止飞奔而来的船舟的激流中一起游泳?
注释
1、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2、湘(xiāng)江: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3、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4、橘子洲: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首词最早见于1949年8月出版的《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萧三著),最早正式发表在《诗刊》1957年1月号。
从组织新民学会、湖南学生联合会,出版《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到“五四”运动爆发后组织和领导湖南的学生运动。
1918年到1920年是毛泽东青年时代十分精彩的几年。1958年,他回忆起更早以前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就读期间,一群年轻人不畏严寒酷暑,击水中流,磨炼顽强的意志和强健体魄。积极的社会实践与身体锻炼互相结合,互相促进,给毛泽东的益处是巨大的。
在中国的诗史上,第一个大量描绘自然美,并把对自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人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
他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三、带俯和仰的四字成语
1.带有俯的四字成语
沉浮俯仰形容人、事物、时势的盛衰。
俯拾地芥象低头拾一根小草那样。比喻容易得到或容易成功。
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即: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俯拾皆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俯拾仰取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俯首就缚低下头让人捆绑。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
俯首帖耳象狗见了主人那样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屈驯服的样子。
俯首听命听:服从,顺从;命:命令。形容人驯顺的样子。
俯仰唯唯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谦卑地应付。
俯仰无愧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俯仰由人集仰: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前俯后仰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三命而俯旧是指官职步步上升,态度也愈加谦虚。
2.关于府和仰的四字词语有什么仰观俯察:仰:抬起头;俯:低下头,弯下腰。指多方或仔细观察。
俯仰一世:俯仰:低头,抬头,指周旋、应付。周旋、应付一辈子。
沉浮俯仰:形容人、事物、时势的盛衰。
仰拾俯取: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同“仰取俯拾”。
仰不愧天,俯不怍地:立身行事要磊落光明,不可俯仰随俗。
仰攀俯取:仰身可以攀折,俯身可以拾取。比喻可以随处多得。
仰面朝天:脸朝上平卧或身向后摔倒的样子。
仰天大笑:仰头朝天而大声地笑。多就对某件事不以为然而采取旁若无人的态度而言。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越钻研越觉得其艰深。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府字:
不事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难以揣度的心机。比喻胸怀坦荡,无所隐藏。
城府深沉:城府:城市和官府,比喻深远用心。形容待人处事的心机深沉,使人难以揣测。
冲州撞府:冲到州里,撞到府里。指在外到处奔走。
打道回府:指回家。
了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难以揣度的心机。比喻胸怀坦荡,无所隐藏。
琼府金穴:原指汉光武皇后的的兄弟巨富郭况的家。现泛指富豪人家。
天府之国: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五藏六府:指体内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肾。六府: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亦作“五脏六腑”。
心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难以揣度的心机。比喻胸怀坦荡,无所隐藏。
阴曹地府:迷信说法,人死后所在的地方。
怨府祸梯:怨府:众怨归聚的地方;祸梯:祸害的由来。指怨恨的集中点,祸害的根由。
3.俯的四字词语带俯字的成语:
与世俯仰、
降心俯首、
俯仰唯唯、
俯拾即是、
仰事俯畜、
俯拾皆是、
俯首就缚、
俯仰随人、
俯首戢耳、
俯拾地芥、
班师回俯、
仰拾俯取、
俯首弭耳、
俯仰无愧、
沉浮俯仰、
进俯退俯、
仰事俯育、
随人俯仰、
俯仰由人、
俯首贴耳、
仰取俯拾、
俯拾仰取、
俯首帖耳、
三命而俯、
俯首听命、
仰观俯察、
俯仰之间、
前俯后仰
4.有俯的四字成语俯的四字成语:
俯首帖耳、
仰取俯拾、
仰事俯畜、
俯仰唯唯、
降心俯首、
俯仰一世、
俯首听命、
帖耳俯首、
俯仰之间、
俯拾皆是、
俯拾地芥、
三命而俯、
俯仰异观、
俯首就缚、
沉浮俯仰、
俯抬皆是、
仰观俯察、
进俯退俯、
俯仰无愧、
俯仰由人、
前俯后合
5.转什么为什么,什么俯什么仰成语四个字转危为安
zhuǎn wēi wéiān
[释义]由危险转为平安。危:危险。
[语出]汉·刘向《上〈战国策〉叙》:“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亦可喜;亦可观。”
[正音]转;不能读作“zhuàn”;为;不能读作“wèi”。
[近义]转败为胜化险为夷逢凶化吉绝处逢生死里逃生
[用法]用于局势、病情等方面。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兼语式。
[辨析]见“转败为胜”(1323页)、“化险为夷”(420页)。
[例句]经过医生精心治疗;他终于~了。
前俯后仰
qián fǔ hòu yǎng
[释义]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6.“仰”的四字成语有哪些“仰”的四字成语有:
1、人仰马翻【rén yǎng mǎ fān】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2、俯仰无愧【fǔ yǎng wú kuì】比喻没有做亏心事,并不感到惭愧。
3、仰事俛畜【yǎng shì miǎn chù】泛指维持一家生活。同“仰事俯畜”。
4、仰拾俯取【yǎng shí fǔ qǔ】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同“仰取俯拾”。
5、仰面唾天【yǎng miàn tuò tiān】仰头向着天吐唾沫,唾沫还是落在自己的脸上。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受害的还是自己。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12551.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