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块链如何部署节点(区块链节点之间如何通信)
浅析FabricPeer节点
HyperledgerFabric,也称之为超级账本,是由IBM发起,后成为Linux基金会Hyperledger中的区块链项目之一。
Fabric是一个提供分布式账本解决方案的平台,底层的账本数据存储使用了区块链。区块链平台通常可以分为公有链、联盟链和私有链。公有链典型的代表是比特币这些公开的区块链网络,谁都可以加入到这个网络中。联盟链则有准入机制,无法随意加入到网络中,联盟链的典型例子就是Fabric。
Fabric不需要发币来激励参与方,也不需要挖矿来防止有人作恶,所以Fabric有着更好的性能。在Fabric网络中,也有着诸多不同类型的节点来组成网络。其中Peer节点承载着账本和智能合约,是整个区块链网络的基础。在这篇文章中,会详细分析Peer的结构及其运行方式。
在本文中,假设读者已经了解区块链、智能合约等概念。
本文基于Fabric1.4LTS。
区块链网络是一个分布式的网络,Fabric也是如此,由于Fabric是联盟链,需要准入机制,所以在网络结构上会复杂很多,下面是一个简化的Fabric网络:
各个元素的含义如下:
对于Fabric网络,外部的用户需要通过客户端应用,也就是图中的A1、A2或者A3来访问网络,客户端应用需要通过CA证书表明自己的身份,这样才能访问到Fabric网络中有权限访问的部分。
在上面的网络中,共有四个组织,R1、R2、R3和R4。其中R4是整个Fabric网络的创建者,网络是根据NC4配置的。
在Fabric网络中,不同的组织可以组成联盟,不同的联盟之间数据通过Channel来隔离。Channel中的数据只有该联盟中的组织才能访问,每一个新的Channel都可以认为是一条新的链。与其他的区块链网络中通常只有一条链不一样,Fabric可以通过Channel在网络中快速的搭建出一个新的区块链。
上面R1和R2组成了一个联盟,在C1上交易。R2同时又和R3组成了另外一个联盟,在C2上交易。R1和R2在C1上交易时,对R3是不可见的,R2和R3在C2上交易时,对R1是不可见的。Channel机制提供了很好的隐私保护能力。
Orderer节点是整个Fabric网络共有的,用来为所有的交易排序、打包。比如上面网络中O4节点。本文不会对Orderer节点进行详细说明,可以把这个功能理解为比特币网络中的挖矿过程。
Peer节点表示网络中的节点,通常一个Peer就表示一个组织,Peer是整个区块链网络的基础,是智能合约和账本的载体,Peer也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一个Peer节点可以承载多套账本和智能合约,比如P2节点,既维护了C1的账本和智能合约,也维护了C2的账本和智能合约。
为了可以更深入了解Peer节点的作用,先了解一下Fabric整体的交易流程。整体的交易流程图如下:
Peer节点按照功能来分可以分为背书节点和记账节点。
客户端会提交交易请求到背书节点,背书节点开始模拟执行交易,在模拟执行之后,背书节点并不会去更新账本数据,而是把这个交易进行加密和签名,然后返回给客户端。
客户端收到这个响应之后就会把响应提交到Orderer节点,Orderer节点会对这些交易进行排序,并打包成区块,然后分发到记账节点,记账节点就会对交易进行验证,验证结束之后,就会把交易记录到账本里面。
一笔交易是否能成功是根据背书策略来指定的,每一个智能合约都会指定一个背书策略。
Peer节点代表着联盟链中的各个组织,区块链网络也是由Peer节点来组成的,而且也是账本和智能合约的载体。
通过对上面交易过程的了解可以知道,Peer节点是主要的参与方。如果用户想要访问账本资源,都必须要和peer节点进行交互。在一个Peer节点中,可以同时维护多个账本,这些账本属于不同的Channel。每个Peer节点都会维护一套冗余账本,这样就避免了单点故障。
Peer节点根据在交易中的不同角色,可以分成背书节点(Endorser)和记账节点(Committer),背书节点会对交易进行模拟执行,记账节点才会真正将数据存储到账本中。
账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区块链,另一部分是CurrentState,也被称之为WorldState。
区块链上只能追加,不能对过去的数据进行修改,链上也包含两部分信息,一部分是通道的配置信息,另一部分是不可修改,序列化的记录。每一个区块记录前一个区块的信息,然后连成链,如下图所示:
第一个区块被称之为genesisblock,其中不存储交易信息。每个区块可以被分为区块头、区块数据和区块元数据。区块头中存储着当前区块的区块号、当前区块的hash值和上一个区块的hash值,这样才能把所有的区块连接起来。区块数据中包含了交易数据。区块元数据中则包括了区块写入的时间、写入人及签名。
其中每一笔交易的结构如下,在Header中,包含了ChainCode的名称、版本信息。Signature就是交易发起用户的签名。Proposal中主要是一些参数。Response中是智能合约执行的结果。Endorsements中是背书结果返回的结果。
WorldState中维护了账本的当前状态,数据以Key-Value的形式存储,可以快速查询和修改,每一次对WorldState的修改都会被记录到区块链中。WorldState中的数据需要依赖外部的存储,通常使用LevelDB或者CouchDB。
区块链和WorldStat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账本,WorldState保证的业务数据的灵活变化,而区块链则保证了所有的修改是可追溯和不可篡改的。
在交易完成之后,数据已经写入账本,就需要将这些数据同步到其他的Peer,Fabric中使用的是Gossip协议。Gossip也是Channel隔离的,只会在Channel中的Peer中广播和同步账本数据。
智能合约需要安装到Peer节点上,智能合约是访问账本的唯一方式。智能合约可以通过Go、Java等变成语言进行编写。
智能合约编写完成之后,需要打包到ChainCode中,每个ChainCode中可以包含多个智能合约。ChainCode需要安装,ChainCode需要安装到Peer节点上。安装好了之后,ChainCode需要在Channel上实例化,实例化的时候需要指定背书策略。
智能合约在实例化之后就可以用来与账本进行交互了,流程图如下:
用户编写并部署实例化智能合约之后,就可以通过客户端应用程序来向智能合约提交请求,智能合约会对WorldState中数据进行get、put或者delete。其中get操作直接从WorldState中读取交易对象当前的状态信息,不会去区块链上写入信息,但put和delete操作除了修改WorldState,还会去区块链中写入一条交易信息,且交易信息不能修改。
区块链上的信息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访问,也可以在客户端应用通过API直接访问。
Event是客户端应用和Fabric网络交互的一种方式,客户端应用可以订阅Event,当Event发生时,客户端应用就会接受到消息。
事件源可以两类,一类是智能合约发出的Event,另一类是账本变更触发的Event。用户可以从Event中获取到交易的信息,比如区块高度等信息。
在这篇文章中,首先介绍了Fabric整体的网络架构,通过对Fabric交易流程的分析,讨论了peer节点在交易中的作用,然后详细分析了peer节点所维护的账本和智能合约,并分析了peer节点维护账本以及peer节点执行智能合约的流程。
文/Rayjun
[1]
[2]
[3]
京东公开“区块链网络部署方法及存储介质”专利
京东旗下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日前公开一种“区块链网络、部署方法及存储介质”专利,申请日期为2018年,申请公布号:CN109218079A。
天眼查App显示,该区块链网络包括共识节点,数量为至少两个,对应参与业务的业务主体在所述业务中所实现的角色而部署;所述共识节点,用于对终端提交的交易排序后打包为新区块,执行所述新区块中的交易得到交易结果;对所述交易结果在所述区块链网络中共识节点之间执行共识,并根据执行共识后的交易结果更新所述共识节点维护的账本。
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区块链?你好,谢邀!
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区块链?
随着各种币交易的流行,从而带动了交易所行业的发展,那么作为想要跨行业的小白,如何建立一个区块链交易所开发公司?链软网络为你总结了以下几点。
请点击输区块链入图片描述
1.确定交易所开发公司的运营范围
确定公司的运营范围很重要,这关乎到公司是否有盈利的可能。每天区域的相关法律法规都不一样,因此第一步是要先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并且需要获得必要的许可和批准,以便根据您的运营范围开设比特币交易所,避免触犯当地法律法规,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查看国家/地区的法规和合规性要求
几乎所有政府都要求参与货币兑换业务的实体遵守“了解客户”(KYC)规范。KYC是企业通过政府颁发的身份证或护照验证其客户身份的过程。这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洗钱。确保遵守您所在国家/地区的KYC规范,并在您的交易所中集成合适的客户验证程序。
3.与银行或付款处理方合作
您需要与银行或支付提供商合作,通过法定货币处理付款。可以选择一家拥有大量在线设施的值得信赖的银行。
4.在您的交易所创造流动性
任何交易所都需要流动性才能成功运作。客户在下订单甚至存入资金时犹豫不决,除非他们看到完整的订单和交易活动。新交易自然会遇到流动性问题。
5.确保交易和客户数据的高级别安全性
任何交易所开发公司都需要一流的安全性,以确保交易所运营商和交易员的资金保持安全。这也应该适用于您的客户的私人数据,包括他们的KYC详细信息和银行帐户信息。多年来安全漏洞未被注意到的Gox漏洞导致当时流通的比特币总数的近1%被盗。据链软网络获悉,在2009年至2019年期间,所有比特币交易所中有三分之一被黑客入侵。因此安全性必须是您交易中的首要任务。
6.建立客户支持渠道
最后,客户支持是成功交换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工作人员来批准KYC请求,回答客户投诉,处理存款和提取法定货币等。快速的客户支持机制可确保您的客户从签署之日起开始交易并为您的交换创造收入。
希望有帮助帮助到你解决相关问题,更多问题详情欢迎随时咨询探讨!
区块链落地需解决四个核心问题访交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中心总裁陈维随着区块链概念的持续升温以及这一技术的日益成熟,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也在加大这一领域的布局和应用。《太古宙-2019年中国区块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指出,金融机构区块链投入呈逐年增长态势,预计至2022年,中国金融机构区块链技术投入将达92.7亿元。
陈维指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本质是用资产信用来取代主体信用,而借助区块链技术,可实现技术互信取代机构互信,这两点使得区块链技术契合资产证券化业务场景的需要。基于此,交通银行推出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链交融”。陈维还表示,区块链技术还将为上海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效率+信任”问题待解决
《中国经营报》:尽管不少银行已经探索并研究区块链,但最终落地项目较少。你认为,区块链技术落地难的原因是什么?
陈维:由于区块链主要采用联盟链的技术,这使得银行探索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具体业务落地时,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个是安全。商业银行是整个金融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参与者,对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特别高。在新技术的运用过程中,安全性要求是最重要的,也是必须要满足的。由于区块链技术运用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这可能会影响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具体业务上的落地。
第二个是效率。在去中心化的设定下,所有的节点要达成共识并且将数据进行处理,这就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因此目前业务效率较难得到有效兼顾。银行的一些传统业务,比如支付、转账、汇款等业务场景,对时间效率和数据存储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因此区块链技术目前与这些业务场景结合仍存在一定困难。
第三个是跨机构共识。联盟链需要联盟各方达成一致,共同推进链的形成和扩张,但在实际业务推进过程中,不同机构对区块链的认识、对联盟链的需求差异较大,存在一定的协调和推进难度。
第四个是经济成本。区块链应用对银行技术开发能力要求较高,同时还需配套大量软硬件资源,比如:联盟链需要部署节点、形成共识算法等一系列服务;银行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资源进行开发。这些投入在短期内可能无法直接产生可见的经济利润,会出现成本和收益的跨期错配。任何一家金融机构,无论上市与否,都会面临当期考核的问题,使得成本的当期性和收益的滞后性存在一定矛盾。
当然,尽管存在这四个主要矛盾,不少银行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探索。可以说,在这方面交通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区块链技术应用方面走在了同业前列,尤其在资产证券化领域实现了多项突破。
陈维:所谓效率就是时间问题,信任就是安全问题。
关于效率问题,结合交通银行的探索和实践,可通过以下三个方式加以解决:第一,通过链上智能合约的自动化方式,来提高业务流程的办理效率;第二,研究高性能的公有链技术,来满足交易并发情况下的计算、存储能力;第三,借助云计算,利用云的存储能力,提高效率,同时降低经济成本。
关于信任问题,主要有三种解决方式:第一,上链之前达成共识,参与方在上链之前必须要签署协议表示同意,避免业务开展过程中,因未达成共识而导致效率降低、难落地的情况发生;第二,采用数字签名和非对称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以后再进行上链,确保只有授权方才能看到数据,实现数据权限的控制;第三,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账本,实现数据的不能篡改,同时还可以进行追溯,确保各参与方对链上的数据保持较高的信任度。
助推长三角资产和资金“同城化”
《中国经营报》:交通银行在区块链场景探索方面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陈维:当前市场上有很多关于区块链使用场景的探讨,在区块链赋能金融方面,资产证券化业务是最适合的场景之一。交通银行基于在资产证券化市场的实践探索及先发优势,自2016年来已尝试探索区块链应用于资产证券化业务场景,并于2018年正式对外发布了国内首个区块链资产证券化平台――“链交融”。该平台已获得两项技术专利――《一种基于智能合约的跨机构流程解决方案》和《基于智能合约的Fabric区块链管理方案》,并荣获上海市政府颁发的2018年度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中国银行家》十佳区块链应用创新奖等奖项。
资产证券化业务参与机构众多,发行周期较长,同时交易结构也比较复杂,如何使业务更有效率地开展,就需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区块链技术具有去中心化、透明、共享、不可篡改四个特征,这就意味着区块链技术可以与资产证券化实现比较完美的结合。
从业务本身来讲,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本质是用资产信用来取代主体信用;同时,借助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技术互信取代机构互信,这两点使得区块链技术和资产证券化业务能够完美地契合。区块链技术可以在不需要第三方背书情况之下,实现系统中所有数据信息的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同时还能对信息进行追溯。
《中国经营报》:在实践中,区块链技术如何赋能资产证券化业务?
陈维:在“链交融”平台上,借助区块链技术,将底层资产和尽调报告等资料,通过数字指纹永久储存在链上,借助区块链的透明、共享、不可篡改等特性,解决了资产证券化业务众多参与方之间的互信问题,实现信用穿透;通过一些算法实现链上文件的加密保护,有效缓解了信息泄露的风险。
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也降低了一些维护成本和系统运营的压力。自发行亚洲首单区块链技术赋能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项目“交盈2018年第一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开始算起,截至目前,交通银行已经通过这个平台发行大约七八百亿元规模的项目。我们也一直致力于推动诸如国电电力等更多优质发起机构、专业投资人等资产证券化生态圈用户上链。
“链交融”是“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的孵化成果,也是交通银行前中后台共同联动的产物。在前期研发中,业务部门凭借市场敏感度牵头整个项目,中后台部门协同合作。在区块链技术投入应用后,我们还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对系统进行迭代升级。
除了交通银行内部协同来进行研发之外,交通银行还牵头成立了资产证券化业务生态圈――“陆家嘴资产证券化联盟”,通过与同业机构的合作,共同培育和发展生态圈系统,也是交通银行担当社会责任和实现社会价值的一种体现。
《中国经营报》:除了赋能银行具体业务之外,区块链技术在银行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服务上海建设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等方面能提供哪些帮助?
陈维:区块链技术在资产证券化业务场景的应用实际上缩短了资产持有人和资金持有人之间的信息距离,同时也打破了行政区隔的界限。借助区块链技术,“链交融”平台的各个参与者达成资产共识和价格共识,举例来说,上海的资产可以对接到江苏的资金,从某种程度来说,促进了长三角区域的资产和资金的“同城化”。
同时,区块链技术对上海建设国际资产管理中心也能提供一定帮助。建设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就意味着需要吸引大量的海外资金或者资金管理机构到上海,只有提供丰富的可供选择的优质资产才能把海外的资金或者机构留下来。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国际市场已发展得相对成熟,规模也很大,相比之下,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国内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中国来投资一些国内的优质资产,“链交融”平台或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总体而言,区块链技术与上海的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自贸区建设以及建设全球金融科技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等战略课题都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也将为服务国家战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经营网
区块链的基础知识有哪些?1、FISCOBCOS使用账户来标识和区分每一个独立的用户。在采用公私钥体系的区块链系统里,每一个账户对应着一对公钥和私钥。其中,由公钥经哈希等安全的单向性算法计算后,得到的地址字符串被用作该账户的账户名,即账户地址。仅有用户知晓的私钥则对应着传统认证模型中的密码。这类有私钥的账户也常被称为外部账户或账户。
2、FISCOBCOS中部署到链上的智能合约在底层存储中也对应一个账户,我们称这类账户为合约账户与外部账户的区别在于,合约账户的地址是部署时确定,根据部署者的账户地址及其账户中的信息计算得出,并且合约账户没有私钥。
3、SDK需要持有外部账户私钥,使用外部账户私钥对交易签名。区块链系统中,每一次对合约写接口的调用都是一笔交易,而每笔交易需要用账户的私钥签名。
4、权限控制需要外部账户的地址。FISCOBCOS权限控制模型,根据交易发送者的外部账户地址,判断是否有写入数据的权限。
5、合约账户地址唯一的标识区块链上的合约。每个合约部署后,底层节点会为其生成合约地址,调用合约接口时,需要提供合约地址。
如何部署Qtum量子链节点获取Qtum节点
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之一获得Qtum节点程序:
1.直接下载二进制文件
如果你并不关心Qtum的源码,部署Qtum节点最方便的方法是在Qtumreleasepage(点击打开)下载最新的二进制文件,目前支持的平台包括Linux,Windows,OSX。建议选择最新版进行下载,本教程以撰写时的最新版v0.14.13为例。
(注意,你所看到最新版的版本号可能不同,如这里是0.14.13,其他字符串保持不变)
Mac用户请下载:qtum-0.14.13-osx64.tar.gz
Linux用户请下载:?qtum-0.14.13-i686-pc-linux-gnu.tar.gz(32位)或qtum-0.14.13-x86_64-linux-gnu.tar.gz(64位)
Windows用户请下载:qtum-0.14.13-win32.zip(32位)或qtum-0.14.13-win64.zip(64位)
树莓派用户请下载:qtum-0.14.13-arm-linux-gnueabihf.tar.gz
下载压缩包解压后,解压路径/bin/下包含qtumd和qtum-cli,即为本教程要用到的Qtum节点可执行文件。
?
二、区块链怎么通信,区块链通过什么连接
区块链是通过哪种方式传输数据的
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区块链最直白的解释你好,区块链其实就相当于一个去中介化的数据库,是由一串数据块组成的。它的每一个数据块当中都包含了一次比特币网络交易的信息,而这些都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个区块的?
①网络层
(一)区块链是建立在TCP/IP通信协议和对等网络的基础上的一个分布式系统,不依靠中心化的服务器节点来转发消息,而是每一个结点都参与消息的转发
(二)P2P网络比传统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任何一个节点被攻击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所有的节点都保存着整个系统的状态信息
②数据层
(一)区块链就是一个只可追加,不可更改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分布式账本
(二)在区块链网络中,节点通过使用共识算法来维持网络中账本数据库的一致性
(三)采用密码学的签名和哈希算法来确保这个数据库不可篡改,不能作伪,且可追溯
③应用层
(一)代替传统的登记,清算系统
(二)通过区块链的点对点分布式的时间戳服务器来生成依照时间前后排列并加以记录的电子交易证明,可以解决双重支付的问题,从而带来结算成本趋零的可能性
(三)区块链平台能够提供编程环境让用户编写智能合约,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奠定了建立可编程货币,可编程金融,可编程社会的基础
二丶架构特点
①去中心化
②可靠数据库
③开源可编程
④集体维护
⑤安全可信
⑥准匿名性仅供参考
区块链+即时通讯是怎样的?
区块链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不可逆,同时采用各种技术,比如环签名、零知识证明等实现匿名、保护隐私等。社交网络由Facebook垄断、即时通讯由WhatsApp等中心化产品垄断,它们给用户带来了无与伦比的沟通方便,大大提高了人们之间沟通的频次和效率,给全世界几十亿人带来便利。
通过区块链,通讯服务可以不采用中心企业的模式来组织通讯服务的运行,区块链未来要对现实生活产生真正影响,不能光靠概念和炒作,而是要有真正落地的产品。什么叫真正落地的产品,就是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如果现有的中心化产品能够很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那么去中心化的产品就没有足够的替代效应,也就无法真正落地性。
区块链协议层就有主要包括:网络编程、分布式算法、加密签名、数据存储技术等4个方面。
网络编程能力是大家选择编程语言的主要考虑因素,因为分布式算法基本上属于业务逻辑上的实现,什么语言都可以做到。其中加密签名技术是直接简单的使用,数据库技术也主要在使用层面,只有点对点网络的实现和并发处理才是开发的难点。所以对于那些网络编程能力强,对并发处理简单的语言,人们就特别偏爱。
用户免费获得初始数量的token。它的一些实际使用场景:
1.加密视频聊天:跨国用户想要进行视频聊天,只有双方都持有一定数量的SKM才能实现加密视频聊天。
2.大容量文件加密传输:一位用户向另外一位用户传输的文件超过了大小限制,传输者必须持有一定的token来实现加密传输。
3.对话信息保存:只要双方认可就可保存对话记录,双方需要持有一定量的token。
4.再次传输提醒:如果一位用户给另外一位用户发送了一份文件,但他不希望对方进行分享,用户可以通过使用一定的token,当文件被再次传输时会获得通知提醒。
5.秘钥解锁文件:一位用户给另外一位传输秘钥文件,只允许对方查看。发送的用户可以通过使用token,让对方收到的是碎片化的文件,只有通过发送者那里得到秘钥才能解锁文件。
链乔教育在线旗下学硕创新区块链技术工作站是中国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开展的“智慧学习工场2020-学硕创新工作站”唯一获准的“区块链技术专业”试点工作站。专业站立足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路径,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区块链技术的特征区块链技术的五个基本特点如下:
1、区块链技术特点一:分布式数据库
区块链上的每一方都可以访问整个数据库及其完整的历史记录。没有单一方控制数据或信息。每一方都可以直接验证其交易合作伙伴的记录,而无需中间人。
2、区块链技术特点二:对等传输
通信直接在对等体之间发生,而不是通过中心节点。每个节点存储并转发信息到所有其他节点。
3、区块链技术特点三:透明的匿名性
任何有权访问系统的用户都可以看到每个事务及其关联值。区块链上的每个节点或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30以上的字母、数字组成的地址,用于标识自身。用户可以选择保持匿名或向他人提供其身份证明。区块链的加以发生在这些地址之。
4、区块链技术特点四:记录的不可逆性
一旦在数据库中输入事务并更新了帐户,则不能更改记录,因为它们链接到它们之前的每个交易记录(因此称为“链”)。采用各种不同的算法以确保数据库中的记录是永久的、按时间顺序排序的,并且对于网络上的所有其他节点都是可以访问的。
5、区块链技术特点五:计算逻辑
分类帐本的数字性质意味着区块链交易可以关联到计算逻辑、本质上是可编程的。因此,用户可以设置自动触发节点之间交易的算法和规则。
拓展资料:
区块链,就是一个又一个区块组成的链条。每一个区块中保存了一定的信息,它们按照各自产生的时间顺序连接成链条。这个链条被保存在所有的服务器中,只要整个系统中有一台服务器可以工作,整条区块链就是安全的。这些服务器在区块链系统中被称为节点,它们为整个区块链系统提供存储空间和算力支持。如果要修改区块链中的信息,必须征得半数以上节点的同意并修改所有节点中的信息,而这些节点通常掌握在不同的主体手中,因此篡改区块链中的信息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相比于传统的网络,区块链具有两大核心特点:数据难以篡改和去中心化。基于这两个特点,区块链所记录的信息更加真实可靠,可以帮助解决人们互不信任的问题。
区块链怎么和物联网结合?首先,在实现这两者结合之前咱们需要先明确知道这两者都是什么。
区块链,基本大家通过前几年比特币横空出世的同时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区块链的本质是分布式数据账本,抛开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技术词汇,咱们可以把区块链技术看作是一个互联网中的底层代码系统,这套系统拥有去中心化、公开、透明、匿名、不可篡改等特性。区块链基本解决了大部分弱信任环境下的信任问题,适用范围很广几乎各个领域都可以与其结合,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生产三要素中的生产关系。
物联网,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物与物之间联系的网络”,其核心其实是基于互联网和线下传感器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物联网可以说是互联网向线下延伸的产物。如果说之前互联网时代是单纯的线上信息时代,那么物联网将会带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的网络时代。万物互联,这将会极大的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改善和提高生产力。
那么,区块链和物联网怎么像结合呢?或许在不同的细分行业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场景。我最近看到过一家叫Chaincmop链计算的技术公司有个在农业养殖方面用物联网设备监控农场情况+区块链系统的智慧农业养殖管理方案很有启发。打个比方,大家今后可以使用物联网设备对粮仓种子的温度、湿度以及种子状态进行全方位检测,而这些数据可以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和加密性特性对数据进行同步和加密,让监控数据更高效的传送到每一个节点上,另外也能很好的保护监控数据,避免其在传输的过程中被篡改。
三、区块链怎么互通,区块链如何通信
多类数据“链”上共享,线上线下服务协同,区块链政务让办事更轻松_百度...
1、在智慧政务方面,“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广应用电子合同、电子签章等;推动智能合约、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分布式系统等区块链技术创新,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政务服务等领域应用方案,完善监管机制。
2、百度称,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一种新使用模式。它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同时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它是由密码学产生的一系列数据块。
3、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与湖南建设银行合作,基于茶产业区块链平台,为安化黑茶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什么是区块链的跨链技术?1、它是把区块链从分散的孤岛中拯救出来的良药,是区块链向外拓展和连接的桥梁。
2、跨链,简单来说就是信息从一条链到另一条链。从互联网的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理解为信息从一个内网转移到另一个内网上。对于互联网来讲,由于互联网已经有了标准化的底层输出协议,因此,信息的传输比较容易。
3、目前主流的区块链跨链技术有公证人机制(Notaryschemes)、侧链/中继(Sidechains/relays)、哈希锁定(Hash-locking)。公证人机制公证人技术的代表就是瑞波Interledger协议。
4、跨链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打通"这些封闭的系统,让不同区块链上的资产或其他信息可以交流。其中一个重要应用就是跨链的交易,例如拿比特币去换以太币。
什么是跨链技术?不论对于公有链还是私有链来看,跨链技术就是实现价值互联网的关键。它是把区块链从分散的孤岛中拯救出来的良药,是区块链向外拓展和连接的桥梁。
目前主流的区块链跨链技术有公证人机制(Notaryschemes)、侧链/中继(Sidechains/relays)、哈希锁定(Hash-locking)。公证人机制公证人技术的代表就是瑞波Interledger协议。
跨链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打通"这些封闭的系统,让不同区块链上的资产或其他信息可以交流。其中一个重要应用就是跨链的交易,例如拿比特币去换以太币。
跨链:区块链中的跨链技术是指,通过某种技术,能让价值跨过链和链之间的障碍,进行直接的流通。侧链:是指能够和比特币区块链交互,并与比特币挂钩的区块链。
跨链技术可以理解为连接各区块链的桥梁,其主要应用是实现各区块链之间的Atom交易、资产转换、区块链内部信息互通,或解决Oracle的问题等。
城市交通区域互通,蚂蚁区块链做了什么?
1、蚂蚁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跨城坐地铁的效率问题。
2、拿双链通平台来说,运用了蚂蚁链的技术特点,供应链金融可以更好的进行全链路覆盖:上链后,整个融资流转过程清晰留痕、不可篡改,也就杜绝了资金挪用等风险。
3、如果有区块链这个技术的介入,那就不一样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区块链特有的不可篡改,不可抵赖,易追溯等特点将完美解决商品质量保障的问题。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12822.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