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趋势
数字人民币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广电运通、长亮科技、拉卡拉、数字认证等
本文核心数据:数字人民币接口、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1、国内外央行纷纷开启数字货币布局
从数字货币布局来看,近年来,多个国家开启了对数字货币的研究,部分国家已迈过研发阶段,发行了数字货币。不过,各国发行或计划发行的数字货币具备不同特征,差异性来源于发行机构、应用领域、数字货币采用的技术等。
图表1:2020年以来部分国家数字货币进展
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已取得阶段性进展。2014年,我国开始筹备数字人民币,2019年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布局,2020年,央行数研所官宣首批试点“四地一场景”,包括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加上冬奥会场景,目前试点均已经落地。2021年,第二批数字人民币面向公众的试点包括上海、海南、长沙、青岛、大连、西安六地,“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场景和形式逐步扩大,支付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数字货币在用户端后续可提供贷款、理财、保险等线上金融产品;企业端可提供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为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图表2:数字人民币大事记
2、数字人民币兼具金融与科技属性
作为央行推出的数字化人民币,数字人民币兼具金融与科技属性。作为特殊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具有与纸质货币相同的双层运营体系,与传统货币不同的是,数字人民币的定位为对M0的替代,这与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为日常小额支付领域有关。作为电子化的货币,由货币交易产生的巨量数据有助于监管机构对资金进行监控,同时由于兼具拥有法定效力与电子化的属性,数字人民币得以实现“支付即结算”。
图表3:数字人民币特征
3、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的不同点
央行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微信、支付宝与数字人民币的区别在于两者的维度、法偿性等方面:
图表4: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的不同点
4、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图谱
数字人民币发行、流通与支付场景分别构成数字化人民币的上、中、下游。我国数字人民币发行机构为中国人民银行,此外上游领域还包括数字人民币研究机构与提供基础信息技术支持的企业;目前,共有7家银行可兑换数字人民币。2021年5月10日,数字人民币子钱包再度扩容,国内首批互联网银行之一的网商银行成为第七家参与公测试点的商业银行;数字人民币App“子钱包”已接入美团、京东、B站等以及网商银行接入的饿了么、盒马、天猫平台入口。
图表5: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图谱
5、数字人民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其对国内经济、货币政策等层面的影响如下:
图表6:数字人民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数字人民币可能朝有利于推广使用与提升使用便捷性的方向演变
尽管数字人民币已经进入试点测试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真正落地,在正式投放使用前,还需要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风险可控性等多项环节。
数字人民币可能朝有利于推广使用与提升使用便捷性的方向演变,这将有利于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应用以及提高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可接受性,例如可能的“账户松耦合”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没有境内银行账户的群体使用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普惠金融。
图表7:数字人民币可能的发展趋势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数字货币什么时候落地全国普及
1.数字货币预计在2022年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全面落地。
2.数字货币的发展和应用受到技术成熟度、政策法规、市场接受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3.数字货币的市场发展也受到全球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
4.从当前趋势和迹象来看,数字货币发展呈现出积极信号。
5.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索数字货币的发行和监管,得到政府和监管机构的关注和支持。
6.数字货币的技术和基础设施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为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好条件。
7.数字货币的普及和应用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包括完善技术基础设施、加强监管和合规性、提高市场参与者信任和信心等。
8.解决数字货币对传统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等问题需要时间和技术发展,以及各方共同努力和合作。
9.数字货币在全国普及的时间难以预测,但随着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政府和监管机构的推动,其普及和应用成为必然趋势。
10.具体的普及时间需要考虑市场波动、政策法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三、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
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起源、初期发展、技术创新和全球普及。
起源:
数字货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当时密码学家David Chaum提出了一个名为“ecash”的电子现金系统。此系统允许用户进行匿名交易,使用数字签名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然而,由于技术和接受度的问题,该系统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初期发展:
1998年,Wei Dai提出了“b-money”的概念,这是一个基于加密技术的去中心化电子现金系统。几年后,Nick Szabo推出了“bit gold”,一个基于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的数字货币系统,旨在解决双重支付问题。这些早期的数字货币尝试为后来的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技术创新:
2008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布了比特币的白皮书,描述了一种基于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的电子现金系统。2009年,比特币网络正式启动,标志着数字货币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比特币通过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挖矿)来验证交易并创建新的货币单位,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交易。
随着比特币的兴起,其他数字货币也相继出现,如莱特币(Litecoin)、狗狗币(Dogecoin)等。这些货币采用了不同的算法和技术,但都基于区块链技术来实现去中心化的交易。
全球普及:
近年来,数字货币的普及率显著上升。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接受比特币等数字货币作为支付方式,而一些国家甚至开始探索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此外,随着以太坊等智能合约平台的出现,数字货币的应用场景也扩展到了金融、供应链、物联网等多个领域。
总的来说,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从最初的电子现金系统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再到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应用拓展,数字货币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支付和投资工具。
四、数字货币有哪些发展
尽管多国已开启数字货币布局,部分国家已发行数字货币,但数字货币的发行效果欠佳。随着数字化成为货币流通与支付领域的一种趋势,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各国/地区央行纷纷开启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讨论、研发或实证实验,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数字人民币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广电运通、长亮科技、拉卡拉、数字认证等
本文核心数据:研究、试验、试点数字人民币的央行占据全球央行数量的比例
1、各国央行积极部署数字货币项目
随着数字化成为货币流通与支付领域的一种趋势,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
国际清算银行在2021年初对中央银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有86%的央行正在积极研究
CBDC的潜力,60%的央行正在试验这项技术,14%的央行正在部署相关试点项目。
2、各国/地区积极布局央行数字货币
从数字货币布局来看,近年来,各国/地区央行也纷纷开启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讨论、研发或实证实验,但大部分国家尚未发行数字货币。各国发行或计划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具备不同特征,差异性来源于应用领域、所采用的技术等。
3、少数国家尝试过发行数字货币
目前,非洲、拉丁美洲等少数国家尝试过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如乌拉圭发行了数字化比索e-Peso,该国发行数字货币的原因为降低美元替代本币的程度,但试点期结束后发现,e-Peso发行对消除美元化帮助很小。
4、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取得阶段性进展
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已取得阶段性进展。2014年,我国开始筹备数字人民币,2019年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布局,2020年,央行数研所官宣首批试点“四地一场景”,包括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加上冬奥会场景,目前试点均已经落地。
2021年,第二批数字人民币面向公众的试点包括上海、海南、长沙、青岛、大连、西安六地,“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场景和形式逐步扩大,支付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数字货币在用户端后续可提供贷款、理财、保险等线上金融产品;企业端可提供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13437.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