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特币总量是2100万吗为什么
比特币的总量是有限的,2100万枚,但聪明的人类却发明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分割,将一枚分割成一小份一小份。我们知道,一块钱人民币是由十个一角组成的,一百个一分组成的,一千个一毫组成的……而这其中任何不管是一毫一分一角一圆都可再次无限分割,而总量有限的比特币也可这样无限分割下去,无穷无尽,就像你用菜刀切香肠,直切到死那一天,也没切到最小单位。所以说,总量有限的比特币,其实是无穷无尽的巨大黑洞,把整个宇宙扔进去它都能容纳。所以我的观点是,比特币等于黑洞。
大白话,捞干货!
比特币是一种天才的想法,分布式记账系统。
解一个数学题,做一次记账,等比数列的和。
比特币价值的来源,安全,共识,资产,技术
关键词:记账,方程,收敛,共识,技术
第一,比特币白皮书,天才的想法。
11年前,一个化名中本聪的人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比特币白皮书,里面详细介绍了一种天才的想法,我经常说,引领这个世界的是人的思想。
过去人们认为虚无缥缈的东西,过去认为很扯淡的东西,在后来往往被证明是非常有远见的。比特币就是这样。
过去我们的记账往往是中心式的,总要有一个人管着你。公司里有一个财务部,有一个会计,你转的每一笔账会计总要记一记。
银行里总有一个记账的中心,有一套系统,每天转了多少账,最后都要对一对账,想想办法。
我举个例子吧,最早的信托诞生于十字军东征时期,当时很多人要出去打仗了,带着命出去,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回来,于是就把自己的财产交给一帮人打理。这帮人给你经营你的财产,有了收益,他就从中抽一点儿份子。
就好比说你家有100头羊,你要走啦,儿子还在,你放不了羊了,你就把这些羊交给一些职业放羊人,羊下了小羊,它也可以从中分到。
但是这中间有一个问题,谁来监督这个事情呢?怎么知道他是安安心心给你放羊了呢?或者说他如果把你的羊给你咪了,你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一套会计记账规则,也就是我们现在整个的审计系统,用一套借贷的方式。复式记账法来保证他不要迷你迷的太多,当然财务也可以作假,这就相当于100头羊,他能眯一点,眯个5只,你别眯95只,那就没多大意思了。
但是这种中心式的记账总归是有问题的,他知道你不知道,信息不对称。有人掌握了全部的信息,不是所有人都掌握信息,这就非常麻烦了。
而中本聪就设想了一种分布式的记账。所有人都可以记账,大家在一个网络中记账,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记账。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记一次账,我就把他对全网公布。所有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确认了我的信息呢,就有新的人来记账,然后把这个账再对全文公布。一串儿一串儿的链下去,这就是所谓的区块链。
这种想法很好地解决了有人咪掉你的羊这种事情,因为所有人都是知道的。也防止了有人作假,你一旦作假,那下一次记账的人就跟这一次对不上了。而且你这个事情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的,大家都觉得你记错了,或者你故意作假,你就失去了信用,下次你就在没记账资格。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想法。
当然这其中牵扯的有密码学,有共识机制,有泊松分布等等,很多人诟病说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什么呢?比特币又没有政府背书,我还是那句话,你信高等数学,你信牛顿,你信爱因斯坦也不是因为他们有政府背书。而是因为他们的技术高超。比特币的价值真正来源其实就是技术。
第二,什么是比特币?就是记一次账,做一个数学题。等比数列的和
那到底什么是比特币呢?为什么它的总数能够被框算在2100万枚,而且还能被推算出来?
我简单介绍一下,比特币是一种奖励机制。大概就是说,当你有了记账的资格,你就把账记下来,记下来之后打包你的账,记得无误,于是你就可以获得一个奖励。
比特币的规定是这样的,当一个人都有权利记录在这十分钟内发生的所有的交易账目,比如说张三给李40个比特币,李子给王50个比特币,那你就把它们都记录下来。然后打成包。你就能够获得比特币的奖励,比如说40个20个。
那什么人有资格记录呢?这就需要一种筛选的方式,那就是算力。什么意思?你要想获得记账的资格,首先你要去算一个数学方程,解一道数学题。这个方程就叫做哈希方程,简单理解这种方程式可以正算,不能反算,你知道x可以求出y,但是你知道y不能求出x。
这怎么办?那你就只有一个一个数带进去试,试对了,你就解出来了,这种事的方式是不断的重复运作,就像是拿锹一锹一锹地的挖矿,这就是挖矿的意思,它是一种比喻,是说你拿一个一个数去试,而并不是说你真的在那儿匡几匡几挖矿。
同时呢,比特币的规则规定所有人记账每四年获得的比特币奖励是减半的。也就是说,本来你第一次这样可以获得十个,四年以后你就只能获得五个,再过四年你就只能获得2.5个。
长此以往,如果你算这个总数的话,比特币总数就会变成一个收敛的等比数列的和。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一个数学公式算出它的总数。如果按照既定的规则,那总数就是2100万枚,当然它可以继续细分到小数点后面,好像是八位。这就把他的总数给限定下来了。
第三,比特币的价值来源。
最后,我们谈一谈比特币的价值来源。在前面我已经说过了,比特币真正的价值来源于技术,来源于数学,来源于密码学,来源于天才的想法,来源于他的安全。
先说安全,我之前已经介绍了比特币的运行机制,你在记账的时候要对全网公布,那么一旦全网的人都收到了你的信息,那相当于你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裸奔,你身上有什么大家看的一清二楚,你想干坏事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同时呢,比特币曾经受过多次的攻击,但是依然没有打垮他,依然非常的安全,他的数据不能被篡改。如果一次又一次证明他是安全的,他就会越来越有信用。
那为什么比特币越来越值钱?以前就不值钱了呢?它的价格能够涨一千多万倍2000万倍呢?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信他,越来越多的人看中他,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他。如果所有人都认可比特币,所有人都认为比特币是重要的,比特币是合理的,比特币是安全的,那么这种共识就会变成一种信仰。当一个东西变成信仰的时候,它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
最后,比特币具有资产的特点,严格来说它应该算作一种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特点是它基本不会折旧。你想想他本来就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是一种虚拟的东西,他放一年跟放十年是一模一样的,它只存在于人们的脑子中。
我之前已经多次介绍过资产的特点,资产可以长久的放着,他是一个耐用品,那么人们购买它其实就是为了博一个更高的收益,明天买它比今天更贵,后天买它比明天更贵,越来越高,资产就是这样,越贵越想买,只要他在持续的上涨,人们形成共同的预期,它就是有价值的。
结论。那从比特币白皮书开始,一个化名中本聪的人就有了一种天才的想法,把中心式的记账改为分布式的记账。这种记账方式不容易被篡改,不容易作假。是一种天才的想法。
比特币的规则规定所有人达成共识,在一段时间内计算一个哈希方程,获得打包记账的权利。同时把十分钟内的账务向全网公布,随着时间的推移,比特币的奖励不断减半。比特币的总数也就成为了一个等比数列的和,不断的收敛,总数就是一定的。
比特币的价值来源其实就是技术,其实就是安全,其实就是共识机制,其实就是资产的特点。历史上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其实都是虚无缥缈的,真正左右人类前进的,其实是人类的思想。
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个,没错,这个是在写源代码一开始的时候就限定死的了,可以参考比特币的白皮书,里面写的很清楚,这个1个比特币是通过挖矿获取的,但是强调一点,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个,但是这个1个比特币是可以细分的。
也就是1个比特币还可以细分到很小很小。有多小?
现在比特币的最小单位为1聪,而1个比特币就等于 1亿聪。
至于这个聪是怎么来的?是因为比特币的发明者“中本聪”取名而来的。
所以如果你按照个数来说,比特币的能够通过挖矿获取的数量就是2100万个。没错!
但是如果你通过交易来获取比特币来细分。。。那可以细分到1个比特币可以分为1亿聪!!
比特币的整个运行机制都是模仿的实体黄金,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把比特币称之为数字黄金的原因。而我们知道黄金它作为地球上元素的一种它本身是具有稀缺性的,这也导致黄金为首的贵金属在人类很长的历史中都扮演着货币天然是金银的角色。所以比特币最初规定的数量同样也是有限的,总数是2,100万枚。
2008年10月31日,一个署名为中本聪的人在网络上提出了长达9页的去中心化点对点的交易方式构想,这个构想后来被称之为比特币的白皮书。在比特币的白皮书里有着明确的规定,比特币的上限数量是限定死的2,100万枚,并且永远无法篡改,这是支撑当前比特币价格的一个基石。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比特币的数量并不是无限的,总数量它有一个恒定量是2,100万枚,目前流通中的比特币数量已经超过了1,800万枚,但是最后一枚比特币面世时间将会在2100年以后,也是由它的算法机制所决定的。你所理解的比特币数量是无限的,应该是它的最小值,但是目前的流通中的总数量1,800万枚比特币,还包括接近400万枚沉默在历史时间长河中的已经被丢失的比特币。
所以有空多看看中本聪2008年10月份发表的白皮书在这份长达9页的论文里带给我们的,并不仅仅是比特币还有最终的区块链技术,这才是比特币带给世界的一份大礼。
至于比特币的总量,实际上,准确地说,比特币的总量是2099999.769万,略低于2100万。
比特币生成计划:
比特币挖掘的计算方法
比特币在10分钟内生成一个区块,将每小时6个区块的速度乘以24小时(每天)、365天(一年),最后是4年(一个周期)。结果,在一个周期内总共生成210000个块。所有区块的奖励从50逐渐减少到25,然后逐渐减少到12.5,因此有50+25+12.5+6.25+3.125。。。=100个奖励,两个数字相乘可获得2100万比特币。
也就是说,到2140年,比特币将被完全挖掘出来。
为什么比特币的总金额只有2100万?不能再多点吗?
我们来谈谈为什么比特币的总量是2100万。首先,比特币总量由中本设计。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说清楚原因。所以外界有很多猜测。现在我将向您列出以下8种猜测。
一
猜测一:因为21是最终答案42的一半。
说明:答案是一个笑话。这条线索来自电影《银河系指南》中最终答案的桥梁:宇宙的最终答案是42。
二
猜测二:因为我们生活在21世纪。
解说:这有点牵强。
三
猜想三:中本设定的原则是每10分钟生产一个街区,奖励50枚硬币,4年内减半。结果很自然。
说明:中本没有人为干预,而是接受了自然结果。
四
猜想四:世界上所有的黄金都熔化在一起,这是一个边长约21米的立方体。
注:中本用这个概念来比喻比特币是一种虚拟黄金。
为什么比特币的总金额只有2100万?不能再多点吗?
五
猜想五:外人认为中本喜欢玩21点。
解释:我对这个答案没有任何解释。
六
猜测6:有32位整数可以存储2^31-1,即2147483647。如果你取前8位,它是21474836.47比特币。那是2100万。
注:我猜本聪在最初的开发中使用了32位精度整数。后来,他发现对于一种全球货币来说,精度是不够的,于是他将小数点后两位扩展到8位,并将32位存储改为64位存储。
七
猜测7:比特币是用来比较全球经济总量的,根据目前全球经济水平,全球经济总量估计为2100万上限。
说明:我认为这个猜测更科学。
八
猜想八:根据以太坊创始人维塔利克·布特林的分析,这个值可能与计算机编程语言支持的整数数据范围有关,与特殊货币相比,也便于后续开发者的维护。
注:比特币使用C++编程语言。
总结与分析
以上八个答案都是外界猜测的。因为中本一直没有解释,所以我们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就我个人而言,我同意V上帝。那么你心里的答案是什么?
【1】准确的说最终产生的比特币数量是20999999.97690000个,比2100万少一点。
【2】为了防止比特币升值以后的分割交易和使用,每个比特币可以被划分成约1亿份,每份叫做1“聪”,换句话说就是1个比特币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8位。这样一来,全部比特币单位(每一份)的总数字是2,100,000,000,000,000,也就是2100万亿,或者说2的50.899次方。
【3】为什么是2的50.899次方这个数字呢?因为这是目前64位计算机里面可以以标准整数形式存放的最大整数是2的64次方-1,一旦超过这个值,数值就会归零。
【4】之所以不选2的63次方,是因为一个总“聪”数要设法低于的更小的阈值:可以用浮点的格式表示的可能的最大整数。因为高阶计算编程语言普遍不能处理整数,处理整数就会丢失精度,比如在很多语言里3除以2等于1,而处理浮点数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因此,为了处理小数,计算机使用一种做浮点表示法的格式。浮点表示法本质上就是一个科学记数法的二进制版本。
在这个高精度形式中,系数(也就是不是指数的那部分)有52位(52bits)。这意味着双精度浮点数最多可以存贮高达2的53次方的数字,而且不能再高了,如果超过了,就得开始砍掉末尾的数字。比特币的2的50.899次方这一以指数形式表现的总“聪”数,刚好低于这个最大值。
综上所述,就是比特币总数大约是2100万个的真正原因。中本聪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考虑到编程方便。至于现有些人所说的每10分钟系统出现一个区块,生成50个比特币,每四年减半,大概到2140全部产出正好是2100万个,其实是错误的。
总量是约等于2100万个,每四年减半,大概到2140年会彻底挖完,此后挖矿不再产出BTC,矿工收入来源为转账手续费。
这些逻辑是在代码里写死的。
这个问得好,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问到了关于数字货币的起源。
主权政府具有发币权,各国央行会不断发行货币,比如我国发行人民币,美国发行美元。因为主权政府发行货币没有限制,海量货币造成通货膨胀,居民手里的钱不断在贬值。
比如小时候馒头一元四个,现在一元一个,有的地方2元一个。物价上涨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这种情况下,居民辛辛苦苦攒下的财富,永远在不断的缩水,人必须永远忙碌。假如你30岁积累的财富,够你躺着殷实的度过余生。但是,如果不能保持财富增值,你60岁的时候会发现就快没有余粮了,同样数量的货币已经买不到什么东西了。
为了对抗这种货币贬值,聪明的创造者就创造出了数量必须有限的数字货币。比特币就是开创者,有且只有2100万枚,并不归任何政府管理。
数字货币就是因为这个被创造出来。至于比特币怎样确保总量仅有2100万枚,这是另一个问题,感兴趣可以再讨论。
数字货币发展方兴未艾,体现了居民对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的珍视。主权政府可以“掠夺”财富于无形,推动了数字货币新事物的发展。
拿比特币无限可分说事的人,是根本没理解比特币。我不推荐你买比特币,但是这个道理必须讲清楚,“无限可分”和“总量无限”是两回事。
先说总量问题,再说为啥无限可分不代表总量无限,比特币总量确实是2100万,你可以把比特币的数量理解成,一个超级难的方程式的解,而这个解一共有2100万个,这个是可证明的数学定理,所以总量是确定的,你拥有一个比特币就相当于你拥有一个解,这个解的归属权,就在每次计算出结果后,记录在比特币的链条上,而且是无法篡改的。而且比特币,是无法更多发行的。
然后很多人说,比特币不是2100万个,因为比特币是无限可分的,你可以拥有0.1个比特币,0.01个比特币,0.001个比特币,所以比特币是无限的。
说比特币无限可分这个是对的,但因此说比特币是总量无限的,就是胡扯了。
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无论你怎么继续分,原来有多少,你还是有多少,你原来有10个比特币,那么无论剩下的2000多万怎么继续划分,你永远都拥有10/21000000的比特币分量,不会因为有人把自己的1个比特币分成了100份,他就拥有比你更多的比特币了。同样的,也不会因为你把这10个比特币继续分成1000分,你就拥有超过10/21000000的比特币分量了。
但是传统货币不同,假设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总量是1000万,你拥有10万,那么你就拥有1/100的货币量。
假设你这10万不动,接着,国家又发行了1000万的货币,那么你所拥有的货币量就变成了1/200了。
那么在你什么都不做的时候,你的货币就贬值了。
比特币被吹捧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一个这样的中央银行,可以随便发行货币,导致手里的货币贬值。
当然了,国家也不是随便就发,但是比起拥有总量恒定的比特币,央行在这方面的弹性那就太大了。
另外无限可分充其量也就是个数学游戏,理论上说,任何货币都是无限可分的,只要国家愿意发行,0.001元,0.0001, 0.00000000001元......,那么任何货币都是无限可分的,只不过比特币通过程序代码实现,实现起来更容易。
骗局你明白吗就和当初美元又叫美金一样,等到价值上来了就可以割全世界韭菜,还是咱们国家厉害。上来就禁止比特币中国交易了。
二、数字货币如何使用
可作为支付手段,也可以电子形式转移、存储或交易。
数字货币简称为DIGICCY,是英文“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DIGICCY)都属于数字货币(DIGICCY) 。
数字货币是一种不受管制的、数字化的货币,通常由开发者发行和管理,被特定虚拟社区的成员所接受和使用。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将虚拟货币定义为: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当局发行,也不与法币挂钩,但由于被公众所接受,所以可作为支付手段,也可以电子形式转移、存储或交易。
数字货币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由于来自于某些开放的算法,数字货币没有发行主体,因此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能够控制它的发行。
2、由于算法解的数量确定,所以数字货币的总量固定,这从根本上消除了虚拟货币滥发导致通货膨胀的可能。
3、由于交易过程需要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认可,因此数字货币的交易过程足够安全。
比特币的出现对已有的货币体系提出了一个巨大挑战。虽然它属于广义的虚拟货币,但却与网络企业发行的虚拟货币有着本质区别,因此称它为数字货币。从发行主体、适用范围、发行数量、储存形式、流通方式、信用保障、交易成本、交易安全等方面将数字货币与电子货币和虚拟货币进行了对比。
央行数字货币如何使用?
数字货币简称为DIGICCY,是英文“DigitalCurrency”的缩写,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一般情况下都是投资,等着升值,不使用。个别比较通用的可以在部分网站购物,例如比特币、莱特币等。
相比于纸币,数字货币优势明显,不仅能节省发行、流通带来的成本,还能提高交易或投资的效率,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由央行发行数字货币还保证了金融政策的连贯性和货币政策的完整性,对货币交易安全也有保障。
从近日农业银行数字货币的测试页所获取到的信息来看,央行所发行的数字货币使用方式基本上,可以说与国内广大居民目前所使用的移动支付产品,相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例如: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移动支付产品)。
央行数字货币其实也就是,央行不再使用纸张而使用一串数字所发行的货币(简称电子版人民币),与我们目前国内所只用的纸质版人民币区别在于首付款方式不用,其他方面均是相同的,因为有国家背书央行数字货币是按照,纸质版人民币的发行总量进行发行,并不是无限量的发行,升值率与贬值率与纸质版人民币相同,不会因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人民币发生贬值与增值(据了解,为了保障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银行或其他兑换机构需要向央行100%全额缴纳准备金,也就是说等价兑换)。个人认为数字货币正式上线后,各类移动支付机构均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为广大居民在使用数字货币的时候不会产生任何手续费,而是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均是会产生一定的手续费转账与体现。
综上:从目前所了解的央行所发行的数字货币来看,使用方式与目前的移动支付基本上类似,没有太大的变化,不据相关资料显示,央行所发行的数字货币在网络信号不佳的情况下,依然是可以使用数字货币进行交易(与使用纸币交易相同)。
4月17日,央行数字人民币(DCEP)正在内测,但并不等于正式落地发行。
(图:DC/EP钱包的双离线功能)
总之,所谓的央行数字化人民币其本质就是纸质人民币的数字化形式,纸质人民币所具有的一切(法偿性、稳定性、国家信用背书),DCEP同时具有。
而另一方面,央行数字货币搭配上DC/EP钱包又具有“扫一扫”、“转账”、“碰一碰”等功能,完全不亚于两大传统支付工具,而最重要的是DC/EP钱包摆脱了对网络的依赖。
央行数字货币如何使用?下面我就说说我个人看法。
(1)数字货币相当于把现在手里的纸币换了一种看不见的形态,即数字化形态。它是可以在任何需要支付的场景下使用的,它与微信和支付宝不一样,微信和支付宝有些场景可能并不支持使用。
(2)未来数字货币开始使用流通,会需要一个“载体”数字货币的数字钱包,等到需要使用时,只要手机上有这个载体,两个手机碰一下就能实现相互之间转账,很有可能连网络都不需要。
(3)数字货币是可以跨行、跨App使用的。
(4)根据报道央行采用的是“双层运营”机制,初期,央行将会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阿里、腾讯、工行、中行、建行、农行、银联,再由他们直接向大众发行,等数字货币真正发行后,我们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App直接兑换。
综上所述:数字货币是一种数字化形态的货币,它可以在任何场景下使用,连网络都不需要,只需要一个数字钱包这样的载体就可以实现相互转账。数字货币发行后,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微信、支付宝、银行APP等多种渠道兑换数字货币。
货币分大概有6种,具体的时段以及功效也不太一样,我就简单说一下。
1自然货币。自然货币也就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货币,类似石头贝壳之类的。从我们的汉字也可以看得出,只要带被子的基本就跟钱有关。
2金属货币。金属货币属于人工制成的货币,像黄金、白银这种贵金属。由于白金黄银的一个稀缺,所以古代经常用来购买商品使用,充当着一个货币的一个功能。
3信用货币。纸币,铜钱,银票等等这种标示好了账面价值的货币就是信用货币。像我们古时候经常看电视,看到那个用银票或者铜板来进行交易日常交易活动。
4电子货币。最普遍的就是微信,支付宝。这应该是属于现在用的最普遍的一种货币了。随身一个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进行日常的一个交易活动。
5数字货币。央行通过政府背书的信用担保发行的数字货币。就是你的银行卡里面有多少存款,你就可以兑换成多少数字货币。
6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是近年来争议比较大的一个货币,最典型的就是比特币。
虚拟货币跟数字货币好多人可能有点歧义,觉得都是属于一个程序计算的一种货币。实际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数字货币背后是强大的一个政府信用担保,国家信用担保。而虚拟货币它本身的一个周转周转情况,流通程度,包括它的一个信用担保能力也是差距非常大的。
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替代的是我们日常使用的人民币现金。平日里我们使用纸币支付款项,而央行数字货币采用电子化形式,大概率将使用电子钱包的方式进行使用。
从最近测试的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界面可以看出,央行数字货币钱包的界面和我们熟悉的支付宝、微信差不多,主要功能也包括“扫码支付”、“汇款”、“收付款”,一般情况下,只要我们使用手机登录电子钱包APP,点击相关模块即可激活相关功能。如:“扫码支付”功能大概率就是由我们的手机扫他人的电子钱包二维码进行支付,使用习惯上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而“碰一碰”功能可以实现电子钱包在无网络离线状态下的资金转移,可以说彻底摆脱了网络信号的束缚,使资金的流通变得更加高效。
另一方面,欣奇猜测该功能也是为老年人等不习惯电子支付的人群特意设计的,尽最大可能模拟现金支付的行为,可以说是非常的人性化。
综上,我认为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与传统的支付宝、微信APP软件相比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基本上还是登陆APP进行各项操作,唯一的区别在于支付宝、微信上的资金为M1,而数字货币钱包里的资金为M0。
当然,大家大可放心,毕竟科技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央行数字货币也不例外,社会会给予公众充分的时间来适应数字货币,逐步从“纸币与数字货币共存”过渡到“数字货币”的阶段。
央行的数字货币还没有正式落地发行,最近确实进行了相关的信息测试,从下面这张图上可以看到,这就是测试中的央行数字货币,这是从银行的系统中截取的测试图。数字货币对应的就是人民币,发行机构为中国人民银行。
数字货币是一种全新的货币,采用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可溯源、不可伪造等多种特点,这意味着未来的数字货币会极为安全,比如说你的数字货币被盗了,完全可以跟踪数字货币流向哪里了,甚至可以直接将该货币冻结或作废,那么骗子骗到钱也没有什么用了。
至于说央行的数字货币怎么用?现在还没有正式落地发行,自然还没有详细又准确的的指引方案出来。不过其实就算是未来发行了数字货币,使用也不是什么问题。
数字货币与我们用的纸币是对等的,都代表了法币,货币货币会代替一部分纸币发行,使得货币发行更高效,与经济活动更加匹配。那么我们既可以选择将纸币换成数字货币,也可以选择将存款换为数字货币。
使用数字货币就是在手机上安装一个数字货币钱包,兑换到数字货币后,就进入到钱包,成为自己的资产,可以像现在的支付宝、微信等支付一样,通过扫描支付、收款码支付,或者通过碰一碰等方式支付,使用流程会无限趋同于大家的使用习惯。同时,数字货币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不需要网络,就算是跑到没有信号塔的山沟沟里,或者在没信号的电梯里,也可以随时进行支付,将会更另方便快捷。
三、数字货币是怎么回事
数字货币简称为DC,是英文“Digital。
Currency”(数字货币)的缩写,是电子货币形式的替代货币。数字金币和密码货币都属于数字货币。数字货币是一种不受管制的、数字化的货币,通常由开发者发行和管理,被特定虚拟社区的成员所接受和使用。欧洲银行业管理局将虚拟货币定义为:价值的数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当局发行,也不与法币挂钩,但由于被公众所接受,所以可作为支付手段,也可以电子形式转移、存储或交易。
数字货币可以认为是一种基于节点网络和数字加密算法的虚拟货币。数字货币的核心特征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①由于来自于某些开放的算法,数字货币没有发行主体,因此没有任何人或机构能够控制它的发行;②由于算法解的数量确定,所以数字货币的总量固定,这从根本上消除了虚拟货币滥发导致通货膨胀的可能;③由于交易过程需要网络中的各个节点的认可,因此数字货币的交易过程足够安全。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14647.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