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呗开通额度要多少芝麻分
芝麻分需要多少才能开通蚂蚁借呗
芝麻分在600以上。
借呗是支付宝推出的一款贷款服务,申请门槛是芝麻分在600以上。按照分数的不同,用户可以申请的贷款额度从1000-300000元不等。借呗的还款最长期限为12个月,贷款日利率是0.045%,随借随还。
2015年1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允许8家机构进行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被视为是中国个人征信体系有望向商业机构开闸的信号,腾讯征信、芝麻信用等位列其中。
扩展资料
芝麻信用分值范围350到950。持续的数据跟踪表明,芝麻分越高代表信用水平越好,在金融借贷、生活服务等场景中都表现出了越低的违约概率,较高的芝麻分可以帮助个人获得更高效、更优质的服务。
芝麻信用评分的构成:
信用历史:过往信用账户还款记录及信用账户历史;
行为偏好:在购物、缴费、转账、理财等活动中的偏好及稳定性;
履约能力:稳定的经济来源和个人资产;
身份特质:在使用相关服务过程中留下的足够丰富和可靠的个人基本信息;
人脉关系:好友的身份特征以及跟好友互动程度。
蚂蚁借呗多少芝麻信用分才能开通
芝麻分在600以上。
借呗是支付宝推出的一款贷款服务,申请门槛是芝麻分在600以上。蚂蚁借呗的开启是由蚂蚁金服根据用户的信用,花呗使用情况等等一些综合条件进行评定。按照分数的不同,用户可以申请的贷款额度从1000-300000元不等。借呗的还款最长期限为12个月,贷款日利率是0.045%,随借随还。
当评定用户具备有使用蚂蚁借呗的资格以后,蚂蚁金服会给用户发放开通名额。用户拥有开通资格以后,只需要提交一些信息以后就能完成蚂蚁借呗的开通了。
扩展资料
蚂蚁借呗作为消费金融的一个创新产品,借助阿里的生态快速发展起来,其经营的合规性也备受关注。黄震分析认为,为达到监管的要求实现合规经营,蚂蚁金服近日主动关闭部分借呗账户,虽然用户有些意外,但平台从安全与风险角度进行防控也是情理之中。
公开资料显示,蚂蚁借呗是蚂蚁金服旗下重庆市蚂蚁商城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推出的用于个人消费的借贷服务,该产品按天计息,日利息在万分之1.5-万分之6,最长期限为12个月。
不同于蚂蚁金服旗下的“花呗”基于天猫、淘宝和部分阿里体系外的商户消费购物,蚂蚁借呗除了填写基本信息之外,不需要抵押、担保即可申请,因此被市场认为是一款现金贷产品。
借呗要芝麻分多少才能开通
如果要开通借呗,支付宝用户的芝麻信用分一般得达到六百分及以上才行。不过大家需要注意,并不是说所有芝麻信用分满六百分的支付宝用户都可以成功开通借呗。
【拓展资料】
一、芝麻信用只是借呗开通审批的一个参考因素之一,由于借呗接入了央行征信,所以系统还会去审查客户的征信报告,看看其征信是否保持良好。以及以下几点条件均要满足才行:
1.年龄在18周岁(含)以上的,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支付宝账户完成实名认证;
3.账户状态正常且未被申诉;
4.账户绑定手机号和储蓄卡快捷。
满足以上条件的账户,系统会根据账户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最终能否使用还是得以系统综合评估结果为准,人工无法强行干预。而如果暂时无法开通借呗的话,建议多多积累良好信用,在后续持续留意。
二、借呗逾期怎么办
发现借呗逾期,建议尽快还清所有欠款及处罚金,否则会有以下后果:
1.借呗功能被关闭
借呗逾期后,如果不及时还款,可能会导致借呗功能无法使用,即便还清欠款后,是否恢复由系统不定期评估决定。
2.负面记录
借呗逾期记录会被支付宝上传到芝麻信用中,同时也会将此次逾期记录上传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3.逾期利息
逾期还款,会有正常利率1.5倍的罚息。
三、借呗怎么提升额度
1.经常使用蚂蚁借呗,然后按时还款,这样可以让支付宝看到你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从而在下次额度评估中提升你的借呗额度。有个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在淘宝上买东西,最好保持每月10-20单的购物记录。
2.在支付宝内添加一些芝麻信用分比较高的朋友,有句老话大家一定都听过,那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你添加的好友越多,对账户的信用提升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还可以时不时的和好友互动转账,增加彼此之间的亲密度。
3.添加自己的信息认证,为了让支付宝愿意把钱借给你,大家一定要提供一些让支付宝信任的凭据。可以在个人信息中添加自己的社保信息、公积金信息、车辆信息、家庭信息等等,以便获得借呗更多的信赖。
芝麻分要达到多少分才可以开通借呗呢?
蚂蚁借呗需要芝麻分600分以上才可以开通的。
芝麻分越高,开通借呗的的几率就越大。想要开通借呗,还需要在芝麻信用里完成实名认证,上传身份证正反面照片,进行学历学籍认证、绑定车辆、房产等信息,把需要完成的认证都做了,那么很快就可以开通借呗了。
借呗是支付宝推出的一款贷款服务,目前的申请门槛是芝麻分在600以上。按照分数的不同,用户可以申请的贷款额度从1000-300000元不等。借呗的还款最长期限为12个月,贷款日利率是0.045%,随借随还。
二、试驾丨奇瑞新能源蚂蚁:什么才叫性价比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竞争的白热化,有越来越多性价比超高的产品诞生。而今天我试驾的就是一台轴距达到2830mm的纯电动SUV,它不仅拥有宽大舒适的乘坐空间,还有高达510km的续航里程,并且起始售价还不到15万元。它就是奇瑞新能源基于@LIFE平台打造的全新车型---蚂蚁。
奇瑞新能源蚂蚁目前在售车型总共有4款,售价区间为14.98-18.98万元,而本次试驾版本是则是售价16.98万元的“高能Pro版”,也就是次顶配车型。由于此前我们已经对蚂蚁做过了比较详细的静态体验(传送门),本文以动态表现为主,静态部分只作补充和简单回顾。
蚂蚁使用了整套全新的@Natural自然美学造型,车头部分应用了分层的设计,看起来层次感特别强,而且车身的下半部分相比窗沿往上的部分要高很多,所以让这辆车显得很厚实,充满力量感。
侧面是比较饱满的曲面设计,轮拱上加入粗壮的黑色护杠,增加了一些野性。而得益于@LIFE纯电架构平台,蚂蚁不仅拥有同级领先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630/1910/1655mm,而且轴距还达到2830mm,轴长比为高达0.611。
尾部造型同样饱满并富有层次,带有一点溜背风格,让蚂蚁看起来更像是一辆跨界车,再加上长条形的贯穿式LED尾灯,让本就已经很宽的车身宽上加宽。
蚂蚁的内饰设计比起奇瑞新能源以往的车型有了长足的进步,采用环抱式设计,整个中控台顶部使用了大块软质搪塑覆盖,两侧门板的扶手区域和中央扶手箱都是皮革包裹。
门板上两侧的扬声器盖板为全金属材质,同时在此处还全系标配了行人提醒功能。当车辆静止时,只要此时后方有行人、自行车、电动车等向车辆靠近,指示灯便会亮起(四门均有),门被打开时还会发出声音警告。
回想起在网上经常能看见的各种“开门杀”,如果这项配置能够普及,应该就可以避免很多类似的事故发生了。
内饰最亮眼的就是这两块12.3英寸的大屏了,总共有三种主题,仪表盘显示信息非常丰富,磨砂质感的外屏也没有明显的反光现象。
多媒体系统并没有采用现在一些中高端车型上的高通骁龙820A芯片,所以在整体的流畅度和反应速度上确实不占优势,但作为一辆2020年上市的新车来说,它该有的功能都有,车联网、高德地图、音乐软件、科大讯飞智能语音系统、智能手机互联功能等均有配备。
而如果你恰巧还是苹果手机用户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蚂蚁的多媒体系统可以支持AppleCarplay。
蚂蚁的储物空间非常丰富,而且容积都比较大,全车共有4个USB接口、2个12V点烟器接口以及一个输出功率达到150w的三孔插座(可支持全球制式)。但前后排的杯架也是因为太大了,并且没有限位器,放普通的矿泉水瓶不太稳。
我身高174cm,在实际体验中蚂蚁前后排的空间表现都很不错,后排靠背角度不能调节,但本来就算比较缓,而且坐垫也够高够长,对大腿承托到位。
中间地台为全平,纵向宽度足够放下43码的AF1,中间座位也配备有头枕。同样因为车身非常宽,后排可以轻松舒服的坐下三个成年人。
目前蚂蚁采用单电机后置后驱布局,除低配聚能版之外,其余车型的电机最大功率130kW(178马力),扭矩280N·m。虽然数据并不算出彩,但凭借电机天生的快速响应和扭矩释放特性,其实际的表现已经完全超出了“够用”的范畴。
不过蚂蚁只配备有ECO和SPORT两种驾驶模式,并没有中间的“NORMAL”档,使用ECO模式在市区行驶足够轻快,但高速上快速超车会稍显吃力,用上SPORT就会好很多。
电门踏板的调教的很线性,而且一点也不“冲”,可以说踩多少有多少,整体偏向于欧系车的风格。动能回收不与驾驶模式联动,也设置了独立的“低、中、高”三档,低档位时与一般的燃油车带挡滑行无异,而即使是放在最高档,介入时产生的拖拽感也比较轻柔。
但由于这一批试驾车还是非量产版本的试装车,动能回收系统和刹车的匹配并不完美,所以制动不是很细腻,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会有较为明显的顿挫。对此我也特意咨询了厂家的工程师,他表示这个是软件问题,并且在首批新车交付前就会解决。
全系标配的真皮多功能方向盘样式和奇瑞家族其它车型一样,盘身比较粗壮,支持上下、前后位置手动调节,握感出色且十分轻盈,转向的整体感觉偏舒适,中间位置带有明显虚位,在高速行驶时能保证良好的稳定性。
蚂蚁拥有非常高的底盘,空载离地间隙有193mm,满载时也有166mm,接近角和离去角分别达到23°和27°,加上四轮独立悬架结构,通过性非常好。
悬架的滤震表现也是不错的,面对大范围的路面起伏可以做到基本没有余震,电动车天生的低重心也让过弯的侧倾不明显。
试驾车搭载20英寸轮毂,轮胎匹配245/45R20的路航LS588SUV系列,主打操控,排水性能不错,抓地力优秀,但代价就是胎壁比较硬,路感稍微强了一点。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这种感觉的,如果你更喜欢那种隔绝一切的“高级感”,换一套主打舒适取向的轮胎就可以。
隔音是我认为可以优化的地方,在时速80km/h以下,车内总体是非常安静的,不过上了高速就能够感觉到从A柱传来的风噪。电机随着转速的提高,声音也会越发明显,但这仅限后排乘客,因为电机是后置的。
和奇瑞新能源的微型车小蚂蚁相同,这款“大”蚂蚁超过86%车身骨架也采用了铝合金材质,扭转刚度数达到了27000N?m/deg,还为整车带来了非常明显的减重效果。作为参考,尺寸相近、电池容量相近为广汽新能源埃安V整备质量为1860kg,而蚂蚁仅为1760kg。这不仅对车辆的操控有正面影响,同时还能降低能耗。
另外,在本次试驾中有一天还进行了续航测试,车上三人+行李,在“放飞自我”的驾驶方式下(22℃空调制冷+偶尔运动模式大电门超车+蓝牙音乐+手机充电),表显与实际的里程几乎能做到一致,这确实是令我感到比较惊喜的地方。
不过实话实说,这300多公里总体上还是以匀速的稳态工况为主,但如果在真实的市区路况中,续航打个9折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奇瑞新能源的车型一直都是以高性价比著称,从小蚂蚁、艾瑞泽e到瑞虎e,它们始终是同级别、同续航水平中价格最具吸引力的产品。而这次在定位更高、尺寸更大的蚂蚁上面也同样延续了这种优良传统。这次试驾的蚂蚁虽然并没有特别强的动力和越级的行驶品质,但作为一辆高性价比的家用车,它是十分合格的。
以不到15万元的起始售价,就能获得一款拥有纯电平台、铝合金车身、大空间、510km续航和不错的行驶品质的新能源SUV,在目前的国内市场上,你找不到第二家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三、怎样才能消灭掉蚂蚁
1、消除蚂蚁的路径痕迹。用下面提到的几种方法迅速消除蚂蚁的行进轨迹,同时可以把轨迹中的蚂蚁杀死,并阻止其他蚂蚁再沿着这条路径走。
推荐先把路径的入口点找出来,然后立即做个屏障。凡士林、粘性面朝上的胶带或是滑石粉都可以用来做屏障用。做完屏障,外面的蚂蚁就没法进来了。然后选一个下面的方法试试,把蚂蚁轨迹清除。
1)用块海绵沾上肥皂水,沿着蚂蚁轨迹一路抹过来把一列蚂蚁捉住,在下水道拧干海绵。再沾肥皂水捕捉蚂蚁,再拧到下水道去,一直到轨迹里的蚂蚁全给消灭为止。
2)往蚂蚁轨迹喷上通用清洁剂或漂白剂,再用湿纸巾抹掉。往蚁巢里喷也是可取的,但务必要把一窝蚂蚁全端了,否则会弄巧成拙,幸存的蚂蚁会再开拓新的巢穴。
2、压扁“侦查员”。蚁巢每过一段时间就派出一只只单独行动的蚂蚁找寻食物来源。如果你看到一只孤单的蚂蚁在你的咖啡桌上悠闲地爬过去,别让它活着回家。
因为这只蚂蚁可以让整个巢穴知道,你在哪撒了苹果汁,哪有好吃的东西。要是这只侦查蚁回了家,还带了一帮弟兄过来,他们就会顺着气味轨迹排成一列行进。除非你准备好了要诱捕他们,否则应立即把它们干掉。
3、把你食品储藏室里,或各种橱柜里盘踞的蚂蚁连窝端掉。你要放点诱人的毒诱饵,让蚂蚁兴奋地抱着“战利品”跑回窝。将硼酸粉或硼砂和糖水混合是最常见的诱饵了,硼酸会损伤蚂蚁的身体外表面(作为硼酸粉存在时,和硅藻土有异曲同工之处),也会损害蚂蚁的内脏(被摄食后)。用一杯水、两杯糖和两大勺的硼酸来配制诱饵。
1)等着第一批蚂蚁出现。不要用诱饵吸引新一批的蚂蚁,否则会引来新一批的蚂蚁筑巢。要是有条蚂蚁轨迹,就把诱饵放在轨迹旁边(不要放在轨迹上,否则会干扰他们回家的路线)。你也可以把诱饵放在食品室的一个可靠的有蚂蚁聚集的地方。
2)若你有宠物,有孩子(见下面的警告),把诱饵放在果酱罐里,蚂蚁会来罐子里找食吃的。把盖子旋紧,用透明胶封上。在盖子上扎两三个小洞,以让蚂蚁通过。然后在罐子外面涂上一点无毒的诱饵,来增强诱引蚂蚁的效果。要是你担忧罐子会倒掉,有毒诱饵会漏出来,就在罐子里的毒诱饵上零散地放一些棉球吧。
4、把蚂蚁用吸尘器吸掉。撒点滑石粉或硅藻土,把它们和蚂蚁一起吸到吸尘袋里。然后再扔到你要处理掉的垃圾里。上面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可以确保蚂蚁不会在吸尘器里再搭起一个窝。
5、用外用酒精、洗洁精和水做个混合液。拿个喷雾瓶,彻底洗净,倒入一小勺外用酒精和一小勺半的洗洁精,加水倒到离瓶口2.5厘米的地方,盖紧盖子。摇晃瓶子,让瓶里出现泡沫,然后就可以使用了!因为混合液里有酒精的存在,蚂蚁会躲得远远的。
6、用一台“深效益”的烟熏杀虫器(或名“烟雾机”)。这些可以让蚂蚁绝迹长达六到八个月,但其缺点是,不管你在哪用了烟熏器,都得远离此处数小时甚至数天之久。你可以在网上找找这类产品的产品反馈,也可以咨询一下本地的家居商店。
要是你担心这种方法使用了潜在的有害物质,这种方法不太适合你。要是你家里有孩子,最好别用这种方法,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没发育完全。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15516.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