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数字货币怎么使用
大数据时代,消费者对个人隐私保护日益重视,使用数字人民币时也不例外。如何在保障消费者隐私的情况下,使得支付更加便利、安全?数字人民币正通过实现“可控匿名”,探索解决之道。
小额支付可匿名大额依法可追溯
现金交易具有匿名性,更能保障消费者的隐私。定位于流通中现金的数字人民币,自然也要满足人们匿名交易的需求,开立数字人民币钱包甚至不用绑定银行卡。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此前介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电信运营商不得随意将手机号对应的客户信息披露给包括人民银行在内的第三方,因此用手机号开立的四类钱包实际处在匿名状态。
当前,无论是互联网支付还是银行卡支付,都需要绑定银行账户体系,满足银行实名制开户要求。但数字人民币钱包采取分层管理,开立四类数字人民币钱包不用绑定银行卡,仅凭手机号码便可实现。当然,这类钱包也有相应的余额限额、支付限额等要求。
按照目前数字人民币钱包的管理要求,最低权限的四类数字人民币钱包的交易限制为:余额上限1万元、单笔支付限额上限2000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上限5000元,年累计支付限额上限5万元。
就小额支付而言,数字人民币可以做到完全匿名,但如要进行大额支付,需要升级“钱包”,按要求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本人银行账户等信息。比如,升级到二类钱包后,数字人民币钱包余额上限会提升至50万元,单笔支付限额上限升至5万元、日累计支付限额上限为10万元。
不过,穆长春强调,只有当触发涉嫌非法可疑交易等情况时,有权机关才可以依法向运营机构查询、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同时,严格将知悉和使用范围控制在法律法规授权内,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开通子钱包保护“数字足迹”
一些互联网平台过分追踪与收集用户“数字足迹”,特别是各类金融信息。如何避免在线上支付场景中暴露“数字足迹”?数字人民币推出的子钱包功能或将解决这一问题。
当使用数字人民币在电商平台支付时,用户可以在母钱包下开通子钱包,用户的支付信息将被打包加密处理。电商平台将无法直接获取客户的银行卡号、银行卡有效期等信息,而仅能看到客户开通子钱包时用于关联电商平台账号的手机号。当前,数字人民币钱包支持京东、滴滴出行、美团骑车等多个子钱包应用。
穆长春表示,数字人民币只收集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的必要个人信息。对于用户选择拒绝提供权限的,数字人民币App将严格执行。为确保用户财产安全,数字人民币仅收集风险控制所需信息,用以加强用户数字人民币钱包风险识别,防止被盗、恶意挂失、网络欺诈等风险。
2022年4月29日,在重庆市璧山区,一名乘客使用数字人民币付款乘坐公交车。新华社发
防范电信诈骗履行“三反”义务
近年来,电子支付被不法分子盯上,成为网络赌博、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的结算通道。专家指出,央行数字货币收集的用户信息少于电子支付,若匿名程度过高,将为不法分子提供新的犯罪土壤,大量非法交易或从电子支付流向央行数字货币。同时,央行数字货币便携性更强,如果提供与现钞同样的匿名性,将极大地便利洗钱等不法交易行为。
目前,各国中央银行、国际组织在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匿名性时均将防范风险作为重要前提,对于无法满足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及反逃税等要求的设计将被一票否决。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曾撰文指出,如果没有交易第三方匿名,会泄露个人信息和隐私;但如果允许实现完全的第三方匿名,会助长犯罪。所以为取得平衡,必须实现可控匿名。
为确保数字人民币可控匿名要求的有效落实,穆长春透露,下一步,数字人民币将逐步建立信息隔离机制,明确数字钱包查询、冻结、扣划的法律条件,建立处罚机制,完善数字人民币反洗钱、反恐怖融资等法规制度……
二、数字货币在金融安全中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是
数字货币在金融安全中可能带来的主要问题包括交易匿名性带来的资金追踪困难、技术漏洞导致的安全风险、市场波动性引发的经济不稳定,以及缺乏足够法规监管的潜在合规风险。
首先,数字货币的交易匿名性虽然保护了用户的隐私,但同时也为非法活动如洗钱、贩毒、资助恐怖主义等提供了便利。因为这些交易可以难以追踪,使得监管机构在追查资金来源和流向时面临极大挑战。例如,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就曾被用于“暗网”上的非法交易,因为其可以提供相对较高的匿名性和安全性。
其次,数字货币的技术基础——区块链技术虽然被认为是安全的,但也并非无懈可击。近年来,已经出现了多起针对数字货币交易所和钱包的黑客攻击事件,导致大量数字资产被盗。这些攻击暴露了一些数字货币系统的安全漏洞,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巨大损失。
再者,数字货币市场的极端波动性也是金融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与传统金融市场相比,数字货币价格的波动幅度往往更大,这既带来了投资机会,也带来了极高的风险。例如,比特币价格在2017年底曾一度飙升至近2万美元,但随后又暴跌至3000美元左右,这种价格的大幅波动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最后,数字货币市场目前还缺乏足够的法规监管。虽然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对数字货币进行监管,但整体上,这个市场仍然处于相对“野蛮生长”的状态。缺乏监管意味着市场操纵、欺诈等行为可能更加猖獗,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同时也可能对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构成威胁。例如,一些“空气币”项目通过虚假宣传骗取投资者资金后跑路,就是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导致的恶果。
三、数字货币,你愿意用敢用吗
现在数字货币正在被大家热议,也正在内测,据说很快就要推出来。很多人又是激动又是自豪,厉害了鹅的哥!可是真正了解了数字货币后,你愿意用吗?你敢用吗?!
首先简单了解一下什么是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可以分为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和私人发行的数字货币。目前,关于数字货币(Digital currency)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定义。按照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的定义来看,狭义的数字货币主要指纯数字化、不需要物理载体的货币;而广义的数字货币等同于电子货币,泛指一切以电子形式存在的货币,包括电子货币、虚拟货币和数字货币。
本文当然是讲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是指中央银行发行的,以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为表现形式的法定货币,它本身不是物理实体,也不以物理实体为载体,而是用于网络投资、交易和储存、代表一定量价值的数字化信息。简单说,就是数字化人民币。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发行数字货币?
根据公开的媒体报道,发行数字货币有如下好处:
数字货币丰富了人民币现金的存在形式,是适应移动互联网社会的最新产物,会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货币不仅将在减少纸币携带、提升安全性和便利性等方面发挥作用,还将在金融政策、财富管理等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首先,数字货币将对金融政策产生较大影响。纸币时代很难追溯货币流向,数字货币时代,央行或者金融部门对货币流向将有更精准的把握,未来货币政策也会更加精准有力。
其次,数字货币的推行有利于了解居民收入情况,这样政府部门更容易对社会财富进行精准管理与合理调控。
第三,数字货币还可改善企业财务管理方式,优化相关人员配置,有利于经营成本降低,工作效率提高。
看清楚了吧?!数字货币时代,央行或者金融部门对货币流向将有更精准的把握。数字货币的推行有利于了解居民收入情况,这样政府部门更容易对社会财富进行精准管理与合理调控。
好了,现在我们来设想一下,比如你每个月收入八千,全是数字货币,都在你的手机里存着,那么你付出的每一分钱,比如你开了个房,泡了个脚,去了一次夜总会,都用数字货币支付的,结果就是你所有的消费全都在系统里记载了,你愿意或不愿意,都一直储存在那,随时可能被调阅。您,就是一个透明人,没有任何隐私了!你或者可以说,,没事啊,我又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但是,你能保证你以后余生支付就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吗?!再假设一下,你要感谢某个人帮了你的忙,想给他送个1000的红包,你用数字货币给对方,对方敢要吗?你敢给,人家可不敢要!好吧,你说你可以去换纸币啊,谁给你换?以后纸币就是稀缺资源了,你说你可以去银行换啊,可是你真的去银行换,银行肯定要问询你,为什么要换纸币?数字货币不能用吗?有什么违反的用途吗?你总不能说你要给别人送红包对方不要数字货币吧?那么你觉得数字货币是方便你了还是麻烦你了?!
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报道,某个人在某地的火车站找了一次失足女,然后估计很自然用某信转了300给她,支付习惯嘛!后来失足女被查获,发现了支付记录,这可是证据啊,都不用问,为什么付300给别人?!还用问吗?就被列入了网上逃犯,后来还真的抓到了,抓到后呢,罚了500块!!就是说,他的这一次用了800.还好只是罚款!这样付钱的的人多吗?真的很多,看起来很潇洒啊,一部手机走天下啊!可是,你的一切都记录在案了,不知道哪天就会被拎出来啊!呵呵!我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就是老少爷们,外出办事啊,还是要随身携带一些现金啊!!别显得很时尚的样子,一部手机全搞定!后悔药可是不好吃的!
另外,我又想到了,很多出国的人回来后,都说,外国真落后,连手机支付都很少。其实二维码是日本发明的,可是在中国却运用的最多,西方国家用的都很少,难道是真的外国落后了吗?!真实情况是,西方人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因为电子支付会暴露你的一切行踪,在他们看我们用电子支付,就像我们看他们不用电子支付一样,都觉得对方不可思议!所以数字货币在西方,可以推测到不可能普及的!
人老了,总会联想,不是说,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吗?!联想到现在很多人都在屯米屯黄金屯卫生纸,其实真的该屯的还是现金啊!试想,如果真的天灾人祸发生,肯定是没有电了,各大超市,只能是手工收人民币,这时哪怕你手机里有资产万千,可能买一盒方便面都买不到,那时你就知道什么叫绝望了!!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1687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