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有多少种币种
1种。人民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管理人民币的主管机关,负责人民币的设计、印制和发行。
人民币的单位为元,人民币的辅币单位为角、分。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人民币符号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写Y加上两横即“¥”,不是Y加一横“¥”。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发行人民币以来,历时69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发行五套人民币,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纸币和5角、1元硬币除外)。目前流通的人民币,主要是1999年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此间举行的会议上透露信息:将争取早日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会议认为,在中国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探索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权重为10.92%,决议已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
扩展资料
除1、2、5分三种硬币外,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币于2018年5月1日起退出流通。市场上流通的人民币是第五套人民币;流通的纸币有:1、5角,1、5、10、20、50、100元;硬币有1角、5角和1元。
在中国钱币博物馆陈列出来的五套人民币中,与后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人民币(除1953年版5000元渭河桥图案券外)上“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与汉字面额的排列均为自右向左。
而1952年毛主席审阅票版时,提出人民币行名排列应由左向右,所以自1953年起,人民币上“中国人民银行”的排列一律改为由左向右了。
二、货币战争1:升级版
当一个政府依赖银行家的金钱时,掌握着局势的便是银行家,而不是政府的领导人,因为给钱的手始终高于拿钱的手。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拿破仑,1815年
那就是如果不成立中央银行以得到外国资金入股,政府将很快垮
国际银行家再度施展他们的绝技,先使劲发放信贷,把泡沫吹起来,让人民和其他行业拼命创造财富,然后突然猛踩信贷刹车,使得大量企业和人民破产,银行家们就又有了一个好收成。
到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由政府直接发行货币的国家。政府和人民为此而节省下来的巨额利息开支是中国能够高速长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如果有人提出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人民银行必须用政府的国债作为抵押来发行人民币,中国人民就需要当心了。
在任何一个国家里,谁控制着货币供应,谁就是所有工业和商业的绝对主人。当你明白整个(货币)系统非常容易地由极少数人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来控制时,你就不用别人告诉你通货膨胀和紧缩的根源了。
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蓄谋已久的精确定向爆破,熠熠夺目的崭新金融大厦总是建筑在成千上万破产者的废墟之上。
凯恩斯就通货膨胀的评价可谓一针见血:“用这个办法,政府可以秘密地和难以察觉地没收人民的财富,一百万人中也很难有一个人能够发现这种偷窃行为。”
国际银行家另一个赚大钱的手段就是制造经济衰退。首先是扩大信贷,将泡沫吹起来,等人民的财富大量投入投机狂潮后,然后猛抽银根,制造经济衰退与资产暴跌。当优质资产价格暴跌到正常价格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时,他们再出手以超级低廉的价格收购,这在国际银行家们的术语中叫做“剪羊毛”。当私有中央银行成立后,“剪羊毛”行动的力度和范围都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
中国自建国以来之所以从未出现重大的经济危机,其原因就是没有人有恶意制造经济危机的主观意图和客观能力。
我认为正在到来的危机的压力已经超越了摩根公司提供给英国和法国贷款的承受能力。我们能够提供给盟国最大的帮助是信用。除非我们与德国开战,我国政府将无法(向盟国)提供直接信用。”
美国,从自由到法西斯
“剪羊毛”是银行家圈子里的一个专用术语,意思是利用经济繁荣和衰退的过程所创造出的机会,以正常价格的几分之一拥有他人的财产。
美联储从1929年到1933年紧缩货币流通量达1/3,注定会造成大衰退。(真是大开眼界,以前一直以为所谓的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在众多微小失误聚集下发生的裂变反应,没想到居然是人祸。08年次贷危机,直到前段时间才知道是人为的结果,是金融欺诈。所以,每一次的经济危机,都不用担心过不去,因为资本家是不允许经济一直处于紧缩状态的,剪完了羊毛,我们再从零开始就好了。)
德国工人每天的工资必须支付两次,拿到钱之后要在一个小时之内花出去。(理由是什么?)
问题在于,历史的真相与媒体刻意塑造的公共感受之间,常常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人们对精心编导的场景难免出现错觉。
拿破仑也曾一针见血地说道:“金钱没有祖国,金融家不知道何为爱国和高尚,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获利。”
对日本的作战早在1933年罗斯福上台之前就已经计划好了。1932年,美国海军就已经证实了从珍珠港海域60英里发动袭击可以重创太平洋舰队。
国际银行家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再次大发了一笔横财。(一战时怕德国赢,美国参战。二战时,银行家援助德国,为什么会对德宣战?)
著名的货币专家弗兰兹·皮克曾经说:“货币的命运最终也将成为国家的命运。
没有经济自由,政治自由只是摆设;没有经济平等,民主制度也就失去了根基,成了任凭金钱玩弄的道具。
美联储自己也承认,每年有计划地、“科学地”让美元的购买力下降3%到4%,是为了让劳工阶层能“看到”工资在上涨
用大量现金去买根本不可能发生的日本股市暴跌的可能(就像次贷危机时,银行都觉得赌房价下跌的人都是脑子进水)
在黄金的制约之下,所有的国家都必须诚实和刻苦地工作来积累财富,这也就是国际银行家厌恶黄金的根本原因
在出口下降的同时,大量外来的热钱持续涌入,不断推高房地产和股票市场价格。
第一步,国会批准国债发行规模,财政部将国债设计成不同种类的债券,其中一年期以内的叫做T-Bills(Treasury Bills),2~10年期的叫T-Notes,30年期的叫T-Bonds。这些债券以不同的频率在不同的时间里,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拍卖。财政部最后将拍卖交易中没有卖出去的国债全部送到美联储,美联储照单全收,这时美联储的账目上将这些国债记录在“证券资产”(Securities Asset)项下。
第二步,当联邦政府收到并背书美联储开出的“美联储支票”后,这张神奇的支票又被存回美联储银行,并摇身一变成了“政府储蓄”(Government Deposits),并存在政府在美联储的账户上。第三步,当联邦政府开始花钱,大大小小的联邦支票构成了“第一波”货币浪潮涌向经济体。收到这些支票的公司和个人纷纷将它们存到自己的商业银行账户上,这些钱又变成了“商业银行储蓄”(Commercial Bank Deposits)。此时的它们呈现出“双重人格”,一方面它们是银行的负债,因为这些钱属于储户,早晚要还给别人,但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构成银行的“资产”,可以用于放贷。在会计账目上一切都还是平衡的,同样的资产构成了同样的负债。但是,商业银行在此开始借助“部分储备金”这一高倍放大器,开始准备“创造”货币了。第四步,商业银行储蓄在银行账目上被重新分类为“银行储备”(Bank Reserves)。此时,这些储蓄已经由银行的普通“资产”,一跃为生钱种子的“储备金”。在部分储备金体系之下,美联储允许商业银行只保留其10%的储蓄做“储备金”(一般而言,美国银行只保留相当于总储蓄额的1% 2%的现金和8% 9%的票据在自己的“金库”里,作为“储备金”),而将90%的储蓄贷出。于是,这90%的钱就将被银行用来发放信贷。
马克·吐温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和统计数字。
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指出,如果中国停止平均每星期几十亿美元国债的购买量,美国经济就会有大麻烦,但是中国经济由于向美国出口萎缩也会有大麻烦,事实上,双方已经陷入“金融恐怖平衡”的状态。
中国80年代的“万元户”是富裕的标志,90年代的“万元户”只是城市收入的平均水平,现在家庭年收入1万元可能就接近“贫困线”了
以GDP增长为导向,以债务货币为基础,以赤字财政为手段的增长旧模式,应该转变为以社会和谐发展为中心,以诚实货币为度量衡,以积累带动增长的新模式。
如果中国以这样的胃口连续五年吃进黄金,国际金价的飞涨将会刺穿国际银行家所设置的美元长期利息上限的铠甲,人们将会有幸亲眼目睹世界上貌似最强大的美元货币体系是如何土崩瓦解的。
其实外资银行们根本不必印发人民币就能“创造”货币供应。它们会引进大量令人眼花缭乱的“创新”金融产品,以各种方式创造债务工具并使之货币化,这就是货币的类似物“流动性”。这些金融货币完全具备实体经济领域货币的购买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外资银行将参与中国人民币的货币发行。
维护人民币的主权就会面临升值的后果,而追求人民币与美元汇率的基本稳定,就会丧失货币主权。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房地产业离银行比较近,因此它就占了不小的便宜。而靠养老金生活和老老实实储蓄的人就是最大的输家。
银行在产生按揭贷款的同时“无中生有”地创造了货币,而不完全是普通人想象的那样将别人的储蓄转贷给他人,这其实就是将未来的尚未创造出的劳动提前印成货币并进入流通。一方面是大规模的房地产贷款所产生的“货币海量增发”,而这一行为又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和房价上涨失控;另一方面,央行为了对付通货膨胀又不得不通过加息来应付,这两种作用的合力导致贷款人还贷压力逐步上升,直至被巨大的债务压垮而出现违约率大幅攀升,紧接着就是房价出现下跌,投资人开始撤出房市,
这就是债务货币驱动下的经济发展的规律:债务创造货币,货币刺激贪婪,贪婪加重债务,债务发生内爆,内爆触发紧缩,紧缩导致衰退!
作为一个金融小白,初次接触这本书,真是不明觉厉,震惊无比。它几乎颠覆了我原本就肤浅的认知。甚至对未来产生了深深的忧虑和恐慌。即便这本书已经过了十年,但是书中的预测似乎一一发生了,只是时间和程度的差异。看到快结束时,心血来潮的跑到豆瓣去看评论,顿感后背发凉。豆瓣对这本书的评分低的可怜,评价也着实不敢恭维。虽然在看书过程中,有时也隐约觉得书中的某些观点似乎自相矛盾,但从未质疑过他的可信度。可是,豆瓣评论显示,大部分内容都是阴谋论,是胡言乱语,这本书堪称是金融玄幻小说,不足为信。不管他其中关于国际银行家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内容有多少可信度,我个人认为他对于货币,对于金融的讲述还是有其真知灼见的。书中的货币理论,金融市场的发展,结合这十年的发展,在今天看来,确实有那么点道理,只是他所提的建议,并没有看到有实施的迹象,或许是建议不够具有操作性吧。总之,不管内容有多少真实性,至少在货币,通胀,金融等问题上的讲述,算是给了我一个普及机会,能够粗浅的理解经济发展的某些规律。毕竟书中的某些内容,是亲身经历过的,某些预测也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对于未来,对于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危机,也会有一些不够成熟的看法,来指导日常的生活。
不管有多少真实性,不管有多少人在批判他胡说八道,阴谋论。但是,对不起,以我的浅见,我还是觉得书中的内容大多是切合实际的。十年前,他说要多储备黄金,没了解过,不敢妄言。但是十年前,他预测次贷危机的结果,成真了。十年前,他对房价,物价,通胀的论述,现在也在实际的发生着。我还有什么理由认为他是胡说八道?很多人在纠结罗斯柴尔德家族和国际银行家们的真实性,可是,试问下,这些家族的真实与否,影响金融和货币的规律嘛?即便这些内容失实,又能说明货币战争不存在或者作者对金融的看法没有一丝可取之处嘛?那些两这本书贬的一无是处的人,是不是有点吹毛求疵了??
三、第五套人民币尾数8888的值多少钱
1.第五套人民币中的尾数8888的价值大约在600元左右。
2.人民币收藏是指收藏一些有价值的人民币,这些货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设计、印制和发行。
3.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币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发行了五套人民币。这些人民币包括纸币、金属币、普通金属纪念币和贵金属纪念币等多个系列。
4.目前流通的人民币主要是第五套人民币,这套人民币自1999年、2005年和2015年以来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
5.第一套、第二套和第三套人民币已经退出流通市场,第一套人民币的市场价值已经超过了300万,而全套收集的人数不超过10人。
6.第二套人民币由于存世量稀少,其观赏、纪念、珍藏和投资价值不断增加,已经升值了两千多倍。
7.人民币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见证,其票面图案和印制工艺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变化,因此备受收藏家的喜爱。
8.人民币收藏已经成为收藏界的一个重要领域,吸引了大量的收藏爱好者。
9.本书详细阐述了人民币各种票券的发行背景、票券种类、票面特征、文化内涵和收藏意义,并为每张票券提供了收藏参考价。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1853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