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的数字货币未来会是怎么一个发展状况呢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的普及率,试点城市从“4+1”,扩大到“10+1”,支付场景逐渐延伸丰富。我国为何着力推广数字人民币,以及推广的难度如何?前瞻针对我国数字人民币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如下分析。
数字人民币有利于维护我国货币主权
目前,全球范围各类加密货币和电子货币的出现,大量加密货币均为非金融机构创立,在区块链上发行与交易、具备独立交易价格。
依据Finbold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加密货币数量仅为8000+个规模,到2021年,直接突破16000个,同比增长98.98%。全球性加密货币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对法定货币的地位造成冲击,推出我国法定的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是维护我国货币主权的必要手段,
数字人民币利于提振M0活跃度和支付便捷性
随着第三方支付形式的普及率上升,我国纸质人民币的流转率不高,一方面不利于我国人民币作为法定货币的使用活跃度,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少部分群体(如老年人等)的支付便捷。
截至2021年12月,国内M0规模为9.1万亿元(占M2中的比重仅为3.81%),数字货币的普及能够提升M0的活跃度。
数字人民币利于加速人民币国际化
从银河证券的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流程图来看,数字人民币在跨境结算时,省去了中间客户之间的流转,提升了跨境支付的效率,加强我国货币的主权地位,也相应节省中间费用,减轻对SWIFT体系的依赖,为扩大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创造必要条件。
数字人民币推广可行可控可持续
从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可行性来看,不同于其他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广,我国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具有先天的用户习惯基础。
2009年以来,我国支付系统中非现金支付规模逐年递增,2020年达到4013万亿元。非现金支付占支付系统的交易金额的比重基本维持在50%左右。2021年前三季度,我国非现金支付规模为3256万亿元,占支付系统的52.4%。
另外,我国发行数字人民币具有坚实的技术、市场、经济以及法律基础。技术保证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市场基础保障数字人民币的可推广性以及推广范围,经济与法律基础保障数字人民币的可持续发展。
整体来看,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其发展对于稳定物价、提升支付效率、增强人民币使用的安全性以及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另外,我国现有的非现金支付渗透率提升,以及用户、市场、技术等基础均为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数字人民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二、我国数字货币发展现状及趋势
数字人民币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广电运通、长亮科技、拉卡拉、数字认证等
本文核心数据:数字人民币接口、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
1、国内外央行纷纷开启数字货币布局
从数字货币布局来看,近年来,多个国家开启了对数字货币的研究,部分国家已迈过研发阶段,发行了数字货币。不过,各国发行或计划发行的数字货币具备不同特征,差异性来源于发行机构、应用领域、数字货币采用的技术等。
图表1:2020年以来部分国家数字货币进展
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已取得阶段性进展。2014年,我国开始筹备数字人民币,2019年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布局,2020年,央行数研所官宣首批试点“四地一场景”,包括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加上冬奥会场景,目前试点均已经落地。2021年,第二批数字人民币面向公众的试点包括上海、海南、长沙、青岛、大连、西安六地,“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场景和形式逐步扩大,支付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数字货币在用户端后续可提供贷款、理财、保险等线上金融产品;企业端可提供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为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图表2:数字人民币大事记
2、数字人民币兼具金融与科技属性
作为央行推出的数字化人民币,数字人民币兼具金融与科技属性。作为特殊形式的法定货币,数字人民币具有与纸质货币相同的双层运营体系,与传统货币不同的是,数字人民币的定位为对M0的替代,这与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为日常小额支付领域有关。作为电子化的货币,由货币交易产生的巨量数据有助于监管机构对资金进行监控,同时由于兼具拥有法定效力与电子化的属性,数字人民币得以实现“支付即结算”。
图表3:数字人民币特征
3、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的不同点
央行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微信、支付宝与数字人民币的区别在于两者的维度、法偿性等方面:
图表4:数字人民币与微信、支付宝的不同点
4、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图谱
数字人民币发行、流通与支付场景分别构成数字化人民币的上、中、下游。我国数字人民币发行机构为中国人民银行,此外上游领域还包括数字人民币研究机构与提供基础信息技术支持的企业;目前,共有7家银行可兑换数字人民币。2021年5月10日,数字人民币子钱包再度扩容,国内首批互联网银行之一的网商银行成为第七家参与公测试点的商业银行;数字人民币App“子钱包”已接入美团、京东、B站等以及网商银行接入的饿了么、盒马、天猫平台入口。
图表5:数字人民币产业链图谱
5、数字人民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数字人民币的推出对宏观经济产生一定影响,其对国内经济、货币政策等层面的影响如下:
图表6:数字人民币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6、数字人民币可能朝有利于推广使用与提升使用便捷性的方向演变
尽管数字人民币已经进入试点测试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真正落地,在正式投放使用前,还需要检验理论可靠性、系统稳定性、风险可控性等多项环节。
数字人民币可能朝有利于推广使用与提升使用便捷性的方向演变,这将有利于数字人民币的广泛应用以及提高公众对数字人民币的可接受性,例如可能的“账户松耦合”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没有境内银行账户的群体使用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普惠金融。
图表7:数字人民币可能的发展趋势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三、数字货币有哪些发展
尽管多国已开启数字货币布局,部分国家已发行数字货币,但数字货币的发行效果欠佳。随着数字化成为货币流通与支付领域的一种趋势,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各国/地区央行纷纷开启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讨论、研发或实证实验,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也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数字人民币行业相关上市公司:广电运通、长亮科技、拉卡拉、数字认证等
本文核心数据:研究、试验、试点数字人民币的央行占据全球央行数量的比例
1、各国央行积极部署数字货币项目
随着数字化成为货币流通与支付领域的一种趋势,全球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
CBDC)的探索正如火如荼。
国际清算银行在2021年初对中央银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有86%的央行正在积极研究
CBDC的潜力,60%的央行正在试验这项技术,14%的央行正在部署相关试点项目。
2、各国/地区积极布局央行数字货币
从数字货币布局来看,近年来,各国/地区央行也纷纷开启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讨论、研发或实证实验,但大部分国家尚未发行数字货币。各国发行或计划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具备不同特征,差异性来源于应用领域、所采用的技术等。
3、少数国家尝试过发行数字货币
目前,非洲、拉丁美洲等少数国家尝试过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如乌拉圭发行了数字化比索e-Peso,该国发行数字货币的原因为降低美元替代本币的程度,但试点期结束后发现,e-Peso发行对消除美元化帮助很小。
4、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取得阶段性进展
我国数字人民币布局已取得阶段性进展。2014年,我国开始筹备数字人民币,2019年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布局,2020年,央行数研所官宣首批试点“四地一场景”,包括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加上冬奥会场景,目前试点均已经落地。
2021年,第二批数字人民币面向公众的试点包括上海、海南、长沙、青岛、大连、西安六地,“稳妥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十大重点工作之一。
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场景和形式逐步扩大,支付模式也在不断更新。数字货币在用户端后续可提供贷款、理财、保险等线上金融产品;企业端可提供数字营销、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银行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19992.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