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中国区块链的特性有哪些(中国的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的特性
1、去中心化
所谓去中心化,是指由于区块链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
2、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是指区块链系统是开放的,除了对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进行加密,区块链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能通过公开的接口,对区块链数据进行查询,并能开发相关应用,整个系统的信息高度透明。
3、自治性
区块链的自治性特征建立在规范和协议的基础上。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如公开透明的算法),使系统中的所有节点都能在去信任的环境中自由安全地交换数据,让对“人”的信任改成对机器的信任,任何人为的干预都无法发挥作用。
4、信息不可篡改
所谓信息不可篡改,即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到区块链,就会被永久地存储起来,除非同时控制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
正因为此,区块链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都非常高,区块链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心化的信用创建方式,通过数学原理而非中心化信用机构来低成本地建立信用,出生证、房产证、婚姻证等都可以在区块链上进行公证,拥有全球性的中心节点,变成全球都信任的东西。
5、匿名性
所谓匿名性,是指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算法,其数据交互是无须信任的,交易对手不用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对自己产生信任,有利于信用的累计。
链信是拥有千万级会员用户的区块链落地应用,拥有自己的夸克区块链作为公链,qkibill开源钱包,独立的区块浏览器,是一个完全自主由用户掌握自己数据的区块链平台,夸克链信创新区块链加生活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更好的区块链服务,链信区块链具备以上的几个特点,是真的区块链项目。
区块链的特征包括什么
安全性高。区块链不受任何人和实体的控制,数据在多台计算机上完整的复制。攻击者没有一个单一的入口点,数据安全更有保障。数据不可篡改,一旦进入区块链,任何信息都是无法更改的,甚至管理员也无法修改此信息。无第三方并且可访问。区块链的去中心和帮助对点交易,无论是交易还是交换资金,都无需等三方批准。而且,网络中是有的节点都可以轻松访问信息。
区块链最大的特性是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意味着所有操作都部署在分布式账本上,而不再部署在中心化机构的服务器上。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应用。
基本特征包含: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匿名性。
1.去中心化
由于区块链使用分布式存储,没有中心硬件和机构,任何节点的权利和责任都是平等的,系统中的数据由所有节点共同维护。
而传统互联网,比如脸书,腾讯,十数亿人的隐私数据由一家公司管理,一个中央服务器维护。
因此,传统互联网数据库,安全性和隐私性欠缺,时常发生黑客盗用,泄露事件。
2.开放性
区块链系统是开放的,公链代码是开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进行加密,数据是对大众公开的。任何人都能对数据进行查询,系统数据高度透明。
3.自治性
自治性建立在规范和协议的基础之上。区块链技术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比如公开透明的算法)。
让系统里所有节点都能在去信任的环境中自由安全地交换数据。
将传统互联网对人的信任,改变成对数学,密码学,计算机等物理机器的信任,
任何人都无法干涉区块链协议信任。
4.数据不可篡改
信息一经所有节点验证并添加到区块链上,就会被永久记录下来。
除非同时控制系统里51%以上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私自篡改是无效的,无法上链记录的。
因此,区块链数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非常高。
反而,传统互联网,中心化机构的中央服务器后台可以随时篡改任何人的数据,封禁你的网址,网页,账户等等,毫无安全性可言。
5.匿名性
区块链节点之间的交换严格按照固定算法执行。
其信息交互是无需信任的,换言之,交易各方是无条件信任的。
传统的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或者人对第三方中心化机构的信任。
而区块链技术解决的是人与人彼此之间,完全的信任问题。
。
区块链的特征是什么?1.开放,共识,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区块链网络,每一台设备都能作为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允许获得一份完整的数据库拷贝,节点之间基于一套共识机制,通过竞争计算共同维护整个区块链。
2.去中心化、去信任机制,区块链由众多的节点共同组成一个点对点的网络,不存在中心化的设备和管理机构,节点之间数据交互通过数字签名技术进行验证,不需要信任,只需要按照设置好的规则就行,节点之间不存在欺骗不信任的问题。
3.交易透明,双方匿名,区块链的运行规则是公开透明的,所有的数据信息也是公开的,每笔交易都是对所有节点公开可见,由于节点之间是去信任的,因此节点不需要公开身份,每个参与的节点都是匿名的。
4.不可篡改,可追溯,单个节点甚至多个节点对数据库的修改无法影响其他节点的数据库,区块链中的每一笔交易都通过密码学方法与两个相邻的两个区块串联,因此可以追溯每一笔交易的所有记录。
区块链的特点有哪些?区块链的技术特点主要有五个,分别是: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公开透明、集体维护性、可靠数据库。可以在很多几方面,举个例子来讲吧,比如租房中介,以前中介掌握着房源的信息、也掌握着租客的信息,而且有些黑心中介还会随意更改信息,就为了能中间赚取更多的中介费。而如果搭建一条区块链应用在租房领域,那么房源的信息由房东填写,租客的信息由租客填写,注意,信息一旦填写就不可以被二次更改了。那么这就相当于把中介这个中心去除了。当然,我们只是简单的讲,其实部署这样一条区块链也是非常复杂的。
二、区块链与大数据存储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区块链和大数据存储的关系如下:
一、数据安全:区块链让数据真正“放心”流动起来
区块链以其可信任性、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让更多数据被解放出来。用一个典型案例来说明,即区块链是如何推进基因测序大数据产生的。区块链测序可以利用私钥限制访问权限,从而规避法律对个人获取基因数据的限制问题,并且利用分布式计算资源,低成本完成测序服务。区块链的安全性让测序成为工业化的解决方案,实现了全球规模的测序,从而推进数据的海量增长。
二、数据开放共享:区块链保障数据私密性
政府掌握着大量高密度、高价值数据,如医疗数据、人口数据等。政府数据开放是大势所趋,将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推动力。然而,数据开放的主要难点和挑战是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开放数据。基于区块链的数据脱敏技术能保证数据私密性,为隐私保护下的数据开放提供了解决方案。数据脱敏技术主要是采用了哈希处理等加密算法。例如,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英格码系统(Enigma),在不访问原始数据情况下运算数据,可以对数据的私密性进行保护,杜绝数据共享中的信息安全问题。例如,公司员工可放心地开放可访问其工资信息的路径,并共同计算出群内平均工资。每个参与者可得知其在该组中的相对地位,但对其他成员的薪酬一无所知。
数据HASH脱敏处理示意图
三、数据存储:区块链是一种不可篡改的、全历史的、强背书的数据库存储技术
区块链技术,通过网络中所有节点共同参与计算,互相验证其信息的真伪以达成全网共识,可以说区块链技术是一种特定数据库技术。迄今为止我们的大数据还处于非常基础的阶段,基于全网共识为基础的数据可信的区块链数据,是不可篡改的、全历史的、也使数据的质量获得前所未有的强信任背书,也使数据库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
四、数据分析:区块链确保数据安全性
数据分析是实现数据价值的核心。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如何有效保护个人隐私和防止核心数据泄露,成为首要考虑的问题。例如,随着指纹数据分析应用和基因数据检测与分析手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一旦个人健康数据发生泄露,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多签名私钥、加密技术、安全多方计算技术来防止这类情况的出现。当数据被哈希后放置在区块链上,使用数字签名技术,就能够让那些获得授权的人们才可以对数据进行访问。通过私钥既保证数据私密性,又可以共享给授权研究机构。数据统一存储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上,在不访问原始数据情况下进行数据分析,既可以对数据的私密性进行保护,又可以安全地提供给全球科研机构、医生共享,作为全人类的基础健康数据库,对未来解决突发疾病、疑难疾病带来极大的便利。
五、数据流通:区块链保障数据相关权益
对于个人或机构有价值的数据资产,可以利用区块链对其进行注册,交易记录是全网认可的、透明的、可追溯的,明确了大数据资产来源、所有权、使用权和流通路径,对数据资产交易具有很大价值。
一方面,区块链能够破除中介拷贝数据威胁,有利于建立可信任的数据资产交易环境。数据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与普通商品有着本质区别,主要是具有所有权不清晰、“看过、复制即被拥有”等特征,这也决定了使用传统商品中介的交易方式无法满足数据的共享、交换和交易。因为中介中心有条件、有能力复制和保存所有流经的数据,这对数据生产者极不公平。这种威胁仅仅依靠承诺是无法消除的,而这种威胁的存在也成为阻碍数据流通巨大障碍。基于去中心化的区块链,能够破除中介中心拷贝数据的威胁,保障数据拥有者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区块链提供了可追溯路径,能有效破解数据确权难题。区块链通过网络中多个参与计算的节点来共同参与数据的计算和记录,并且互相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既可以进行信息防伪,又提供了可追溯路径。把各个区块的交易信息串起来,就形成了完整的交易明细清单,每笔交易来龙去脉非常清晰、透明。另外,当人们对某个区块的“值”有疑问时,可方便地回溯历史交易记录进而判别该值是否正确,识别出该值是否已被篡改或记录有误。
一切在区块链上有了保障,大数据自然会更加活跃起来。
币盈中国平台上众筹项目的代币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出来的,相关的信息都会记录到区块链上。
三、区块链发展趋势如何
行业主要企业:中国平安(601318)、东港股份(002117)、信息发展(300469)、远光软件(002063)、博思软件(300525)、飞天诚信(300386)、四方精创(300468)、工商银行(601398)、顺丰控股(002352)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区块链市场规模、中国区块链招标数量、中国区块链企业数量
行业概况
1、定义
狭义来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来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方式。
区块链并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一个新技术的组合。其中每项技术都各司其职,解决了不同难题,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区块链。区块作为区块链的基本结构单元,由区块头和包含了交易数据的区块主体两部分组成。
2、产业链剖析:下游行业涉及范围广
区块链产业链的上游主要是底层的技术及基础设施。底层技术包括核心基础组件、协议和算法。以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坊为代表,搭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算法、数字秘钥、数据存储、P2P网络协议、共识机制等网络环境、交易规则及矿工加入网络节点的奖励机制,代表性企业有小蚁、量子链、万象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则主要是矿机。
中游则是平台层,主要是面向开发者提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是在底层技术的基础上提供智能合约、信息安全、数据服务等产品化服务,提高开发者在平台层开发应用的便捷性和可拓展性。
下游则是垂直行业应用层。表现为核心应用组件,包括智能合约、可编程资产、激励机制、成员管理等。
行业发展历程:正处于区块链3.0时代
从全球区块链的发展历程来看,2008年,署名为“中本聪”的匿名人士发表论文《比特币:对等网络电子现金系统》,最初期望是推出一种可以自由流通的点对点电子现金,比特币的发行代表了区块链技术的开端;之后在2013年以太坊的推出,直接推动区块链进入到2.0时代;2017年底,稳定币的流行以及及MakerDAO上线,推动区块链进入3.0时代,到2019年6月,Facebook发布Libra白皮书,引起全球各界的关注与讨论,各国监管部门先后发声,显示出区块链技术在重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巨大潜力。进入2021年后,基于NFT的标识技术兴起,率先在艺术领域展开应用。
行业政策背景:推动区块链全方位发展
2016年,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将区块链列入新技术范畴并作前沿布局,标志着我国开始推动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此后国家个地方接连出台区块链相关政策,为区块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019年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正式施行,规范了我国区块链行业发展所发布的备案依据。出台《规定》旨在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和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健康发展,规避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风险,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本次“管理规定”的出台也意味着我国对于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监管时代”正式来临。
2019年10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央领导明确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区块链技术已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做讲解的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10月12日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2019CCF区块链技术大会上表示,国内区块链产业发展正迎来“春风”,中国区块链技术的研究热点将集中于联盟区块链的关键技术、区块链监管技术两个方面。
行业发展现状
1、2020年市场规模增速超90%
2016-2018年,大型IT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区块链,初创企业进入井喷模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IDC的数据,中国区块链行业经历了从2017年的0.85亿美元级别市场规模,到2020年的5.61亿美元级别产业规模的改变。
2、相关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在企业数量方面,2020H1我国提供区块链专业技术支持、产品、解决方案等服务,且有投入或产出的新增区块链企业数量达303家,全国同比增长274.07%。截至2020年末,我国区块链相关企业数量达到64062家,同比增长52.88%。
3、区块链金融是最大下游应用市场
根据《中国区块链发展白皮书(2020)》的披露,随着区块链应用落地加快推进,“区块链+”业务已经成为互联网骨干企业进军区块链行业的发展重点,在金融业务之外,积极部署互联网、溯源、供应链&物流、数字资产、政务及公共服务、知识产权、法律、医疗等多领域的应用。其中,金融是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中探索最多的领域,在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支付清算、资金管理等细分领域都有具体的项目落地。
4、区块链招标数量逐年增多
从年份来看,2016-2020年,政府在区块链相关项目上的招标数一直呈指数型增长,一方面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价值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政府对于区块链的需求和重视程度都有所增加。
行业竞争状况
1、区域竞争:北京广东区块链技术研发相关企业分布最多
在公司分布方面,截至2021年上半年,企业分布阶梯化明显。其中北京、广东分别以348家和341家区块链开发相关企业位居第一梯队,江苏、上海、浙江企业数量分别达164、127、81家。
区块链产业园区作为区块链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地方政府正在加快推进建设。从产业园的位置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杭州、广州、重庆、青岛、长沙等城市区块链产业园区数量较多,形成以北京、山东为主的环渤海聚集效应,以浙江、上海、江苏为主的长江三角洲聚集效应,以广东为主的珠江三角洲聚集效应和以重庆、湖南为主的湘黔渝聚集效应。结合产业园的定位发展,均是以为企业服务为前提,打造区块链创新平台和产业高地,这样的定位也为企业的聚集效应提供了基础。
2、企业竞争:阿里巴巴区块链实力最强
2021年3月,在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数字经济发展研究小组和中国区块链企业百强榜组委会指导下,链塔智库从数千个项目、企业名单中进行筛选、评估,最终发布2020中国区块链企业百强榜。
在2020年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2020年区块链百强榜对企业考察的维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以突出2020年度优秀区块链企业的表现。其中分为五大主要维度,分别是商业经营权重占比25%,技术研发权重占比20%,产品应用权重占比30%,团队组成权重占比15%和市场推广占比10%。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目前仍旧处于导入期
目前,我国区块链行业正处在导入期,行业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大型行业企业积极应用区块链技术来改进其自身的业务,但仍以尝试为主,主要的应用场景也都为行业中的非核心业务。如中国平安、中国银联、蚂蚁金服等企业在区块链应用探索中仅限于非核心业务;二是以区块链技术服务为主的企业的业务发展大多处在起步阶段,产品技术体系和商业模式还不够成熟,需求方对区块链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区块链在司法存证、政务管理、民生服务、食品溯源、供应链管理等场景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应用案例,但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2、预计2026年市场容量超160亿美元
区块链技术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区块链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区块链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21485.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