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拟货币有什么风险
模型风险
虚拟货币并非真实货币,没有中央银行在背后进行总量控制和宏观调控,其是否值钱完全看其供应量。例如,根据中本聪的算法,最终比特币的供应量是2100万个,不会再增加。但如果其模型被发现存在缺陷,导致货币供应海量增加,当前的交易平台及投资者将血本无归。
诸多算法爱好者已经进行过反复推演,至今未发现存在模型缺陷。
风险可能性:1
风险影响程度:5
市场深度风险
当前虚拟货币的价值链上主要由矿工和交易者两部分组成,货币供应量少、市场参与者少,相对于其他成熟市场,比特币交易显得不活跃且易受大资金出入影响产生暴涨暴跌。此外,市场深度风险还会衍生出市场操纵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一)市场操纵风险
因
为虚拟货币可以通过组建“矿机”挖取,若大资金在某虚拟货币尚未红火之时,投入大量资金开采虚拟货币并在市场上逢低吸纳,当其在市场上占有一定比重时,如
15%以上,便可能操纵整个市场。相对于股票市场中的小盘股而言,操纵一个新兴的非比特币的虚拟货币市场更为容易。普通投资者在这样的市场中想要赚钱难度
极大。
应对策略:形成行业自律,平台中应对账户进行监控。对于平台中出现大批量吸入虚拟货币的行为应予以警示乃至停止其交易,谨防其依靠大
资金操纵市场。但考虑到虚拟货币本身所倡导的互联网精神,做到这一点极其困难。另外,当前各个平台均为非官方机构,平台间信息共享非常困难,且很难通过身
份验证、银行账号便锁定是否为同一集团在进行建仓及操纵市场。
风险可能性:3
风险影响程度:4
(二)流动性风险
虚拟货币经常因为市场深度不足,在非理性繁荣思维或突发性恐慌后,市场价格暴涨暴跌,很难以合理价格买入或卖出,尤其在大资金或大批量虚拟货币进入市场时,此现象尤为明显。
应
对策略:1.虚拟货币的现有参与者可考虑积极向政府和民众推荐这一品类,增加市场参与者;2.对比特币采取fof的方式运作,即形成虚拟的投资于虚拟货币
的基金,允许投资者按份额购买,而非必须以整数形式购买;3.大平台应有一定的虚拟货币储备,形成有实力的做市商来保障遭遇大资金突发性冲击时,可以吸纳
市场上出现的大量虚拟货币或资金;4.做好对投资者的教育工作,当市场上的成熟参与者越多时,市场将越趋于稳定。
风险可能性:4
风险影响程度:4
平台风险
当前诸多的虚拟货币平台,基本都需要将资金存入该平台进行买入或卖出。有些平台为了吸引投资者的加入,往往会提供手续费免费的优惠条件。但有些免费的平台风险较大,如2013年10月,一家在香港注册的比特币交易平台以“遭黑客攻击”为由,突然跑路,高管全部失踪。其后估算,本次事件卷走了大约人民币3000万元。
应
对策略:1.投资者应在确定自己是否投资虚拟货币、具体投资哪种虚拟货币后,对于平台进行考察和甄别,不要受手续费高低的蝇头小利影响,选择有实力、声誉
好的平台进行交易行为;2.投资者应关注自己所投资平台的各类消息,做好对其声誉变化的观测;3.监管机构应将对虚拟货币的交易平台纳入监管范畴,要求其
缴纳准备金及保证金,预防此类道德风险。
风险可能性:1
风险影响程度:4
流通风险
货
币的根本职能之一,便是能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不断地当做购买手段,实现商品的价格。迄今为止,只有极少部分商家接受虚拟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进行流通。或可
言之,当下进行虚拟货币投资的参与者,相当一部分是以博取差价为目的,而只有一小部分是怀着将其视为未来的货币来进行提前贮藏的目的。
应对策略:虚拟货币的现有参与者应积极向政府和民众推荐这一品类,增加市场上愿意接受虚拟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商家。
风险可能性:4
风险影响程度:3
法律主体风险
2013
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其声称从性质上看,比特币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
品,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美国国税局发布的2014年第21号通告称比特币及其他虚拟货币将被视作财产而不
是一种货币。总而言之,虚拟货币的法律主体地位确立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应对策略:虚拟货币的现有参与者应积极向政府和监管当局施加影响,早日确立虚拟货币的法律主体地位。
风险可能性:5
风险影响程度:3
二、央行数字货币来了,"支付宝们"会被颠覆吗
10月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人民银行开展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
消息发出后引发了全国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民众现阶段最为关心的问题是数字人民币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会有哪些影响?是否会取代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由于权威机构对于数字人民币的介绍和宣传较少,参加活动的市民和商家对于数字人民币也还有很多疑问。根据官方通告的阐述,此次数字人民币红包活动系数字人民币研发过程中的一次常规性测试,可见数字人民币离实现正式落地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货币的演变:从贵金属到数字货币
货币形式的演变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对于货币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以物易物”的形式。公元前,由金属铸成的货币统一了计价标准,如金币、银两和铜钱,在全世界盛行了两千多年。使用金属货币,尤其是贵金属货币,是由于其本身在流通中具有价值,能够保证价格的相对稳定。
17世纪末中央银行在英国出现后,诞生了象征国家债务的纸钞。19世纪,金本位制开始盛行,并通行了约100年。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货币价值与黄金彻底脱钩之后,货币价值依靠国家信用支撑,信用货币时代到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货币的形式愈发虚拟化。
21世纪,比特币诞生。但比特币作为货币有不可回避的缺陷:首先,比特币数量固定,且开采难度逐渐升高,有通缩风险。其次,比特币缺乏强有力的政府信用背书和可靠保障,其匿名性使得其缺乏有效的监管。最后,比特币价格不具备稳定性,价格波动太大且走势也缺乏透明度,其近年来的火爆也更多地是因为作为一种投机性金融资产的价格上涨。
欧美积极布局、中国发展领先全球各国政府和央行在今年纷纷开展了对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究,均发布了详细的研究报告,与公众沟通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进展与计划(表 2)。表 2世界主要国家(地区)数字货币研究进展
三、ustd交易是什么币
USTD交易涉及的币种是Tether公司的USDT,这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USDT的设计旨在通过与美元保持1:1的比例,每发行一个USDT,就相应在美国银行账户中存入1美元,以确保币值的稳定。它通常被称为“美元保守主义”型数字货币。
至于ustd买卖交易,其主要涉及的是比特币(BTC)。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基于P2P(点对点)技术的加密货币,最初由中本聪在2008年提出,2009年1月3日正式发布。比特币不依赖于任何中央机构,是一种完全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
关于合法性问题,尽管中国央行和其他监管机构如《关于预防比特币风险的通告》和《关于预防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通告》禁止将比特币等虚拟货币视为法定货币,但这些政策并未否定虚拟货币作为资产的法律地位。通常认为,比特币等虚拟资产具有权利主体的属性,尽管不具备法定货币的法律属性,但仍被视作一种合法的虚拟资产或产品。
根据相关规定,任何货币融资平台都不允许从事法定货币与虚拟货币之间的兑换服务。这意味着平台不能直接进行数字货币与货币的交易,而只能支持个人之间的场外交易。
四、数字货币牌照怎么办理
数字货币交易行业的牌照一般是指在某个国家或当地的运营许可牌照,但也涉及相关的证券、银行、基金牌照,数字货币交易牌照的发行主体一般是国家央行、金融监管机构,当然法律部门的参与也十分重要。各个国家的牌照申请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交易所一般都需要按当地的企业注册条件和牌照申请标准准备好材料。
目前来说可以申请数字牌照的有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爱沙尼亚、日本、泰国、开曼等地方,从注册流程和费用来说爱沙尼亚和美国性价比是比较高的。
申请哪一个国家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指定的,主要还是看各位的预算和需要达到的效果。下面拿美国MSB举一下例子,资料只需要提供名称和股东信息就可以。流程的话就是先注册美国公司后申请牌照,注册地址我司提供。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22523.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