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的范围主要包括()。
导读:此前媒体提到的5G、特高压等“新基建”七大领域仅是列举,并非全部,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
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则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内容。
发改委指出,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同时加快5G网络等建设,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工信部赛迪智库近日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广泛,投资空间巨大,不过“新基建”建设需着注意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避免政府大规模投资,要以需求为导向,不搞大水漫灌;在实施上要根据战略规划和市场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好新基建长期发展路线图和年度投资计划,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避免短期投资泡沫。
涵盖三大领域,投资空间巨大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高层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此后,央视列出了“新基建”主要包括的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介绍,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他指出,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伍浩说。
他表示,近年来,中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正在加快释放。
从信息基础设施看,高速光纤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以及99%以上的行政村,4G网络用户超过12亿,这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和进步。
从融合基础设施看,智慧城市建设路径更加清晰,信息技术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助推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
从创新基础设施看,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布局建设5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有力支撑了科学技术研究。
21世纪经济报道从工信部赛迪智库获得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基建”是与传统的“铁公基”相对应,结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特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为经济社会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提供底层支撑的具有乘数效应的战略性、网络型基础设施。
白皮书指出,此前央媒列出的七大领域是“新基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并详细分析了“新基建”在七大领域的建设内容与投资空间。
二、区块链新基建有哪些
区块链纳入新基建的时间是
在2020年4月20日的时候,国家发改委按照惯例召开在线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回应了大家新基建的广泛讨论,确定要把“区块链”算进新型基础设施中的信息基础设施。早在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的时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基础设施建设做了一个新的定义,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4月20日,发改委将区块链列入到了新基建的基础设施中。伍浩曾说,现在的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3个方面内容,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4月20日发改委新基建首次纳入区块链是哪个板块纳入区块链、物联网科创等内容。
1、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查询2020年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2、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则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内容。
新基建包括哪些方面?新基建是指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
我国的区块链新型基础设施有哪些?
有星火·链网。星火·链网是在工信部的领导与专项支持下,由中国信通院牵头、联合北航、北邮、中国联通等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建设的国家区块链新型融合基础设施。像趣链科技这样的区块链独角兽企业也是其骨干节点技术供应商。满意请给大大的赞。
官宣!新基建的范围定了,这些城市将成新赢家文丨西部菌
2020开年至今,在经济领域,“新基建”绝对是最火的词之一。
不过,关于新基建的内涵,此前一直都是媒体和机构根据相关会议作出的分析,缺乏正式界定。
它主要被解读为七大方面:
现在,官宣来了。
20日上午,相关部门举行新闻发布会,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概念和范围。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分别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具体内容为:
可以看出,“新基建”与此前流行的“七大领域”说法有一定出入,外延大为扩宽。比如区块链、智能交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都包括在新基建之内。
众所周知,2008年的那一轮大基建,主要加速了一批内陆高铁枢纽城市的崛起。
重庆、成都、武汉、西安、郑州、长沙等城市都是直接受益者。由此也奠定了它们在全国城市版图中的地位。
新基建的到来,又将如何改变区域经济版图?有哪些城市已经走在了前列?
01
新基建:主要是大城市的游戏?
新基建是相对传统的基建模式而言的。
以2008年那一轮为例,主要是“铁公基”模式。全国高铁网络的完善就是始于那次。
而新基建,除了建设内容不同,比如由主要完善铁路、公路等硬件设施,变为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数据信息化基础设施,另一个重要不同,则是投资主体的差别。
“铁公基”模式主要是依靠国家财力驱动,它讲究的是公平。但是,新基建主要是靠社会资本驱动,也就是说,企业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它更推崇的是效率。
最近一些互联网巨头、通信巨头都纷纷宣布进军新基建,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而投资主体的差别背后,也反映出新基建区别于传统基建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更靠近产业端。
不管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还是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它都与具体的产业直接挂钩,而“铁公基”则是普惠性的基础设施。
也就是说,这轮投资流向哪些城市,本身是要看基础的。比如,那些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方面有人才、产业基础的城市,将更可能获得投资的青睐。
这基本上决定了,新基建也将主要是大城市的游戏。
毫无疑问,新基建将进一步加剧城市竞争的“马太效应”。这与近几年的城镇化发展方向更突出大城市、城市群(都市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02
新基建能否催生加强版“高新区”?
因此,新基建时代,对个人来说,坚定选择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将成为越来越必然的选择;对企业投资而言,也同样如此。
因为新基建背后的资本流向地,很可能就是未来的新产业诞生地,它对应的就是人、产业、消费的聚集。
这比传统基建时代的投资参考要更准确。如有数据统计,36个高铁节点三线城市中,有26个出现人口流失。
换言之,这些城市开通高铁后,由于与大城市的“距离”拉近,反倒加速了人口流失。
而新基建主要体现在产业端,它与人口、资本、产业都具有强相关性。因此,新基建重仓的地方,一定差不了。
打个比方,新基建对应的产业升级,尤其是新兴技术产业对区域的影响,可能接近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全国布局的国家级高新区。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68个国家级高新区。多数情况下,高新区都是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绝对高地。甚至不少城市的扩张、新城建设,也主要就是依托高新区拉动。
国家高新区之所以对城市发展有如此大的牵引力,主要是因为它代表的是新的生产力,属于技术、资本密集型区域。
所以,它的人才素质、房价、消费等在一个城市中也往往是“头一档”。
由于发展阶段不同,此轮新基建不太可能再在每个城市都催生出一片全新的加强版“高新区”,并且不少新基建项目就是依托现有的高新区产业、人才基础进行布局。
但是新基建重点发力的区域,大到一个城市,小到城市中的某个版块,成为新的经济“热点”地区,这一点应该是大概率。
03
哪些城市喝到“头啖汤”?
虽然新基建的范围日前才正式确定。但是,政策和资本早就有所行动,并且已有城市喝到了“头啖汤”。
最近,多个部门接连公布的几个名单,就是一个缩影。
比如,上个月,重庆、成都、西安、济南四地获支持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而就在16日,12家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名单公布。
涉及的城市有北京、天津、大连、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厦门、济南、广州、澄迈、成都。
而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基建内容,都是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这些被点名的城市及其相关区域,在新基建上也将获得针对性加持。
另外,新基建的“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方面,最近也有一批城市收获大利好。
日前,《关于促进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的意见》共有9大城市11座机场被点名。
所谓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实际就是推进这些交通枢纽城市的空铁大联运。
当然,还有一些交通枢纽城市此次未被点名,并不意味着就被排除在新基建的轨道交通建设利好之外。
一方面,空铁联运是大势所趋,重点交通枢纽城市都将有机会;另一方面,一些城市的枢纽机场联通轨道交通已经开建,此次公布的只是计划建设名单。
比如,成都在建的天府国际机场,就预留了高铁站,并且途经的成自高铁已于去年开工。
而重庆的江北机场日后通过支线连接的重庆铁路枢纽东环线,也已开建。
另外,要特别提到的一个城市是贵阳。
贵阳这几年在大数据产业上颇有建树,这恰好对应了新基建这一新风口。
而《“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
这意味着,像贵阳等非头部中西部城市,也可以在新基建中分一杯羹,关键是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
每一轮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升级,都是城市格局重塑的重要窗口。
新基建时间正式开始,一个新的城市竞争时代也相应到来,任何不想掉队的城市,都需要抓住这个机会。
新基建是什么项目新基建是指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频繁出现,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热词,但一直没有十分明确的定义。比较流行的说法认为,新基建主要包括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领域。
新基建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
三、区块链纳入“新基建”的时间是
2020年。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新技术,被纳入“新基建”的时间是2020年。并且“新基建”是指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旨在推动数字经济和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而区块链作为一种去中心化、安全透明、可追溯的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传统基础设施赋能升级,提高效率和质量,促进数字化转型。因此,将区块链技术纳入“新基建”,有助于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23415.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