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重放攻击,列举几种常见防御手段
入侵者从网络上截取主机A发送给主机B的报文,并把由A加密的报文发送给B,使主机B误以为入侵者就是主机A,然后主机B向伪装成A的入侵者发送应当发送给A的报文。
防止重放攻击的方法是使用不重数
1.加随机数
该方法优点是认证双方不需要时间同步,双方记住使用过的随机数,如发现报文中有以前使用过的随机数,就认为是重放攻击。缺点是需要额外保存使用过的随机数,若记录的时间段较长,则保存和查询的开销较大。
2.加时间戳
该方法优点是不用额外保存其他信息。缺点是认证双方需要准确的时间同步,同步越好,受攻击的可能性就越小。但当系统很庞大,跨越的区域较广时,要做到精确的时间同步并不是很容易。
3.加流水号
就是双方在报文中添加一个逐步递增的整数,只要接收到一个不连续的流水号报文(太大或太小),就认定有重放威胁。该方法优点是不需要时间同步,保存的信息量比随机数方式小。缺点是一旦攻击者对报文解密成功,就可以获得流水号,从而每次将流水号递增欺骗认证端。
在实际中,常将方法(1)和方法(2)组合使用,这样就只需保存某个很短时间段内的所有随机数,而且时间戳的同步也不需要太精确。
对付重放攻击除了使用本以上方法外,还可以使用挑战一应答机制和一次性口令机制,而且似乎后面两种方法在实际中使用得更广泛。
二、什么是xss攻击
一、什么是跨站脚本攻击
跨站脚本攻击(Cross Site Scripting)缩写为CSS,但这会与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的缩写混淆。通常将跨站脚本攻击缩写为XSS。
跨站脚本攻击(XSS),是最普遍的Web应用安全漏洞。这类漏洞能够使得攻击者嵌入恶意脚本代码到正常用户会访问到的页面中,当正常用户访问该页面时,则可导致嵌入的恶意脚本代码的执行,从而达到恶意攻击用户的目的。
二、跨站脚本攻击的种类
从攻击代码的工作方式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1、持久型跨站:最直接的危害类型,跨站代码存储在服务器(数据库)。
2、非持久型跨站:反射型跨站脚本漏洞,最普遍的类型。用户访问服务器-跨站链接-返回跨站代码。
3、DOM跨站(DOM XSS):DOM(document object model文档对象模型),客户端脚本处理逻辑导致的安全问题。
三、跨站脚本攻击的手段和目的
常用的XSS攻击手段和目的有:
1、盗用cookie,获取敏感信息。
2、利用植入Flash,通过crossdomain权限设置进一步获取更高权限;或者利用Java等得到类似的操作。
3、利用iframe、frame、XMLHttpRequest或上述Flash等方式,以(被攻击)用户的身份执行一些管理动作,或执行一些一般的如发微博、加好友、发私信等操作。
4、利用可被攻击的域受到其他域信任的特点,以受信任来源的身份请求一些平时不允许的操作,如进行不当的投票活动。
5、在访问量极大的一些页面上的XSS可以攻击一些小型网站,实现DDoS攻击的效果。
四、跨站脚本攻击的防御
XSS攻击主要是由程序漏洞造成的,要完全防止XSS安全漏洞主要依靠程序员较高的编程能力和安全意识,当然安全的软件开发流程及其他一些编程安全原则也可以大大减少XSS安全漏洞的发生。这些防范XSS漏洞原则包括:
1、不信任用户提交的任何内容,对所有用户提交内容进行可靠的输入验证,包括对URL、查询关键字、HTTP头、REFER、POST数据等,仅接受指定长度范围内、采用适当格式、采用所预期的字符的内容提交,对其他的一律过滤。尽量采用POST而非GET提交表单;对“<”,“>”,“;”,“””等字符做过滤;任何内容输出到页面之前都必须加以en-code,避免不小心把htmltag显示出来。
2、实现Session标记(session tokens)、CAPTCHA(验证码)系统或者HTTP引用头检查,以防功能被第三方网站所执行,对于用户提交信息的中的img等link,检查是否有重定向回本站、不是真的图片等可疑操作。
3、cookie防盗。避免直接在cookie中泄露用户隐私,例如email、密码,等等;通过使cookie和系统IP绑定来降低cookie泄露后的危险。这样攻击者得到的cookie没有实际价值,很难拿来直接进行重放攻击。
4、确认接收的内容被妥善地规范化,仅包含最小的、安全的Tag(没有JavaScript),去掉任何对远程内容的引用(尤其是样式表和JavaScript),使用HTTPonly的cookie。
三、重放攻击与中间人攻击有什么区别
重放攻击是攻击者获取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端的包,不做修改,原封不动的发送给服务器用来实现某些功能。比如说客户端发送给服务器端一个包的功能是查询某个信息,攻击者拦截到这个包,然后想要查询这个信息的时候,把这个包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就会做相应的操作,返回查询的信息。
中间人攻击就不一样了,中间人攻击是攻击者把自己当作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中间人,客户端发送的信息会被攻击者截取然后做一些操作再发送给服务器端,服务器端响应返回的包也会被攻击者截取然后再发送给客户端。你可以看作是相对于客户端来说攻击者是服务器端,(攻击者假冒客户端需要证书,但是攻击者自己制作的证书不是信任的证书,会弹警告,但往往人们对于这些警告大意或不懂就忽略了);相对于服务器段来说攻击者是客户端,两边都欺骗,既截取了服务器端回馈给客户端的信息,又截取了客户端发给服务器的请求信息。
可以做两个比喻:
重放攻击:相当于偷偷拿锁原来的钥匙去配了一把,配的钥匙可以打开这把锁,当然也只能打开这把锁。
中间人攻击:相当于房屋中介,买家和卖家都需要通过中介来进行沟通,中介赚了买家的钱,也赚了卖家的钱,当然了,中间人攻击这个中间人会尽量隐蔽自己不被两端察觉到。
上面是自己对于这两种攻击的理解,可能理解片面或者有错误的地方,但希望能帮到你~
纯手打,望采纳~
四、IPSEC的两种工作模式是什么
IPSec都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隧道模式,另一种是传输模式。
PSec的工作原理类似于包过滤防火墙,可以看作是对包过滤防火墙的一种扩展。当接收到一个IP数据包时,包过滤防火墙使用其头部在一个规则表中进行匹配。当找到一个相匹配的规则时,包过滤防火墙就按照该规则制定的方法对接收到的IP数据包进行处理。
这里的处理工作只有两种:丢弃或转发。IPSec通过查询SPD(Security Policy Database安全策略数据库)决定对接收到的IP数据包的处理。
但是IPSec不同于包过滤防火墙的是,对IP数据包的处理方法除了丢弃,直接转发(绕过IPSec)外,还有一种,即进行IPSec处理。正是这新增添的处理方法提供了比包过滤防火墙更进一步的网络安全性。进行IPSec处理意味着对IP数据包进行加密和认证。
包过滤防火墙只能控制来自或去往某个站点的IP数据包的通过,可以拒绝来自某个外部站点的IP数据包访问内部某些站点,也可以拒绝某个内部站点对某些外部网站的访问。但是包过滤防火墙不能保证自内部网络出去的数据包不被截取,也不能保证进入内部网络的数据包未经过篡改。
只有在对IP数据包实施了加密和认证后,才能保证在外部网络传输的数据包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通过Internet进行安全的通信才成为可能。IPSec既可以只对IP数据包进行加密,或只进行认证,也可以同时实施二者。
扩展资料
IPsec主要由以下协议组成:认证头(AH),为IP数据报提供无连接数据完整性、消息认证以及防重放攻击保护;封装安全载荷(ESP),提供机密性、数据源认证、无连接完整性、防重放和有限的传输流(traffic-flow)机密性;安全关联(SA),提供算法和数据包,提供AH、ESP操作所需的参数。
IPsec被设计用来提供入口对入口通信安全,在此机制下,分组通信的安全性由单个节点提供给多台机器(甚至可以是整个局域网)。到端分组通信安全,由作为端点的计算机完成安全操作。上述的任意一种模式都可以用来构建虚拟专用网(VPN),而这也是IPsec最主要的用途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psec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PSec协议
五、什么是重放攻击有什么用
重放攻击(英文名称为Replay Attacks)还可以叫做重播攻击、回放攻击或新鲜性攻击(英文名为Freshness Attacks),指的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过的包,这样做就是为了欺骗系统,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破坏认证的正确性。它是一种攻击类型,这种攻击会一直恶意或欺诈性地重复一个有效的数据传输,重放攻击能够由发起者,也能够由拦截并重发该数据的敌方进行。攻击者可能会通过网络监听或者其他方式盗取认证凭据,然后把它重新发给认证服务器。进一步说明的话,加密能够有效防止会话劫持,但是不能阻止重放攻击。重放攻击任何网络通讯过程中都可能发生。重放攻击是计算机世界黑客常用的攻击方式之一,它的书面定义对不了解密码学的人来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
我们通过以上关于什么是重放攻击有什么用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什么是重放攻击有什么用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六、重放攻击是什么意思啊
重放攻击是指利用已经获得的信息重复发送一条数据包,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攻击者通过截取之前的网络传输数据,并不加修改地再次发送该数据,从而欺骗系统接收该数据包并执行相应的操作。这种攻击方式通常被用来重复发送某些请求,从而使系统出现重复操作,造成不必要的开销或甚至是损害系统安全的问题。
重放攻击的特点是攻击者并未对数据包做出任何的修改,只是重复了之前发送的数据。也就是说,攻击者并不需要破解加密算法或窃取认证信息来实现攻击,只需要在传输过程中对数据进行截获,然后进行重放攻击即可。因此,重放攻击对系统的危害不容小觑,在网络安全的防护中需要加强重视。
为了防止重放攻击,应用程序可以采用多种技术进行防御,例如:时间戳、随机数等技术。时间戳是一个基于时间的值,用于标记每个数据包的发送时间。这样,即使攻击者截获了数据包,也不会成功地进行重放攻击,因为系统会根据时间戳判断数据包是否过期。随机数则可以在每个数据包中加入一个随机的值,用于确保数据包的唯一性,从而防止重复攻击。
总之,重放攻击是网络安全中的一种常见攻击方式,它的危害性极大,给系统的运行和保护带来不小的挑战,因此,我们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护系统的安全运行。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23532.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