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语: 鱼水相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典故和故事
成语:鱼水相得成语简解
编号: 3089
成语:鱼水相得
注音:ㄩˊㄕㄨㄟˇㄒ|ㄤㄉㄜˊ
汉语拼音: yú shǔi xiāng dé
参考词语:如鱼得水
释义:义参「如鱼得水」。见「如鱼得水」条。
Emoji符号:(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鱼水相得”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成语详解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如鱼得水」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如鱼得水」是一句来自于生活体验的成语。鱼是无法离开水生活的,所以将鱼放入水中,才能得其所哉。这句成语可以用作许多比喻:例如用鱼于水中之姿来比喻用笔之法的灵活,秦代李斯〈用笔法〉就有「如游鱼得水」的说法。这可能是文献上较早出现的用法。也可以用鱼和水的两相契合,来比喻得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或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例如三国时代,刘备得到孔明相助,就说自己「犹鱼之有水」,见于《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另外也可以用鱼和水的亲密关系,来比喻人和人的关系极为亲密。例如《喻世明言.第三卷.新桥市韩五卖春情》中,说及两位主角「如鱼得水,似漆投胶」。这种用法经常指的是男女情爱之事。
典源:此处所列为「如鱼得水」之典源,提供参考。(一)秦.李斯〈用笔法〉(据《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秦文.卷一.李斯》引)夫书之微妙,道合自然。篆籀以前,不可得而闻矣。自上古作大篆,颇行于世,但为古远,人多不详。今斯删略繁者,取其合理,参为小篆。凡书,非但裹结流快,终藉笔力轻健。蒙将军恬《笔经》,犹自简略,斯更修改,望益于用矣。用笔法,先急回,后疾下,鹰望鹏逝1>,信之自然,不得重改。如游鱼得水,景山兴云,或卷2>或舒,乍轻乍重,善思之,此理可见矣。〔注解〕(1)鹰望鹏逝:下笔有如高空盘旋的老鹰,疾飞的鹏鸟,指凌空疾下。(2)卷:通「卷」,指笔法收敛。(二)《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巖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1>情好日密。关羽2>、张飞3>等不悦,先主4>解之曰:「孤5>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注解〕(1)亮:诸葛亮(西元181∼234),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避乱荆州,刘备三访其庐乃出。为人足智多谋,曾败曹操于赤壁,辅助后主刘禅。志在攻魏以复中原,后鞠躬尽瘁,卒于军中。(2)关羽:?∼西元219,字云长,三国蜀河东人。为蜀汉大将,辅佐刘备成大业,后吴将吕蒙袭破荆州,被杀。因其为人忠直仁义,广受民间崇祀,尊其为「关公」。(3)张飞:?∼西元221,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4)先主:刘备(西元161∼223),字玄德,河北涿县人,为三国蜀汉开国君王。曾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西元221年,于成都即位称帝,国号汉,年号建章。伐东吴兵败,损失惨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史称为「刘先主」。(5)孤:古代王侯的自称。此处指刘备。
书证: 01.唐.李中〈读蜀志〉诗:「鼎分天地日,先主力元微。鱼水从相得,山河遂有归。」
成语接龙“得”字开头的成语
得心应手
得意忘形
得陇望蜀
得寸进尺
得过且过
得不偿失
得鱼忘筌
得手应心
得不补失
得不酬失
得此失彼
得寸觑尺
得不偿费
得趣忘形
得寸思尺
得不偿丧
“鱼”字结尾的成语
缘木求鱼
殃及池鱼
漏网之鱼
落雁沉鱼
帝虎鲁鱼
忘筌得鱼
竭水博鱼
缘木希鱼
涸泽取鱼
游釜之鱼
亥豕鲁鱼
漏网游鱼
落鴈沉鱼
竭水搏鱼
涸水取鱼
“鱼”字开头的成语
鱼目混珠
鱼游釜中
鱼游沸鼎
鱼水相得
鱼得忘筌
鱼目入珠
鱼目乱珠
鱼目为珠
鱼目混珍
鱼游釜底
鱼游釜中
鱼池之殃
鱼沈鴈落
鱼游沸釜
鱼游沸鼎
鱼游釜内
鱼游釜底
鱼沉鴈落
“得”字结尾的成语
一举两得
心安理得
唾手可得
捷足先得
疾足先得
开卷有得
信手拈得
鱼水相得
名不虚得
心宰理得
心定理得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鱼水相得”分成的单字详解:
鱼,水,相,得。
二、成语: 不学无文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不学无文成语简解编号: 2802成语:不学无文注音:ㄅㄨˋㄒㄩㄝˊㄨˊㄨㄣˊ汉语拼音: bù xué wú wén参考词语:不学无术释义:义参「不学无术」。见「不学无术」条。 Emoji符号:️(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不学无文”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成语详解典故说明:此处所列为「不学无术」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不学无术」原作「不学亡术」,「亡」是「无」的通假字。这句成语出自于《汉书.卷六八.霍光金日磾传.霍光》。霍光是汉武帝时的一位大将军,非常受到汉武帝的信任。武帝临终时,将仅八岁的太子托给他,并封他为大司马大将军,希望他能辅佐太子成为一位好皇帝。霍光受了武帝之托,尽心尽力辅佐汉昭帝,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就在霍光认为自己不负先帝之托,圆满完成任务之时,昭帝却在二十一岁时突然得病去逝。霍光只好再和大臣商议,立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为皇帝。没想到刘贺放纵无道,霍光只得建议皇太后废了刘贺,另立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即为汉宣帝。宣帝即位后,霍光的妻子基于私利,想把女儿嫁给宣帝为后,便设计毒死原立的皇后。后来东窗事发,霍光的妻子眼见事情即将败露,只好将实情告诉丈夫。霍光听了虽然大为震惊,但还是隐瞒下来。霍光死后,有人将此事密告皇帝,霍光的妻子便意图谋反,被朝廷派兵围捕,霍氏族人因此被诛杀殆尽。班固在《汉书》里评论霍光,说他对汉室的功劳,虽然比古代的贤臣周公、伊尹还要大,但是「不学亡术」,未能精通书中的道理,用不适当的方法处理事情,所以隐瞒妻子的阴谋,并立了女儿为后,终于导致灭门的结局。「不学无术」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原用以指不知研习经典,并从中获取经验与知识,以致行为处事有所偏颇或错误;后则泛指人未经学习而没有学问才干。典源:此处所列为「不学无术」之典源,提供参考。《汉书.卷六八.霍光金日磾传.霍光》赞曰:「霍光1>以结发2>内侍,起于阶闼3>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4>。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5>,当庙堂,拥幼君,摧燕王,仆上官6>,因权制敌,以成其忠。处废置之际7>,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拥昭立宣8>,光为师保9>,虽周公10>、阿衡11>,何以加此!然光不学亡12>术,闇13>于大理,阴妻邪谋14>,立女为后,湛溺15>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16>三年,宗族诛夷17>,哀哉!」〔注解〕(1)霍光︰?∼西元前68,字子孟,西汉平阳人。武帝时,为奉常都尉,甚见亲信。昭帝时,为大司马大将军,封博陆侯。秉政二十年,未尝有过。卒諡宣成。(2)结发:束发。指初成年时。(3)阶闼:指宫闱。闼,音ㄊㄚˋ,宫门。(4)谊形于主:对君主尽忠义。谊,音|ˋ,通「义」。(5)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指武帝临终前,嘱托霍光辅佐年仅八岁的昭帝。(6)摧燕王,仆上官:燕王与左将军上官桀密谋杀害霍光,废帝篡位。东窗事发后,霍光尽诛上官桀与其党羽,燕王自尽。燕王,刘旦,汉武帝第四子。仆,倾倒。上官,上官桀,武帝时为太仆,临终时又命为左将军。与霍光为亲家,子为骠骑将军,封桑乐候,孙女为昭帝后,权倾一时,遂与霍光争权,后因与燕王谋反失败被诛。(7)处废置之际:指昭帝崩后,欲立武帝孙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入宫后,行为放荡***,霍光与群臣力谏太后,废昌邑王,另立武帝曾孙病已,是为宣帝。废置,认为无用而搁在一边。(8)拥昭立宣:拥立昭帝及宣帝。(9)师保:教辅太子之官职。(10)周公:姬旦(?∼西元前1105),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东征平定三监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天下大治。(11)阿衡:伊尹,名挚,商初贤相,生卒年不详。辅汤伐桀,灭夏,遂王天下,汤尊之为阿衡。汤崩,其孙太甲无道,伊尹放诸桐宫,俟其悔过,再迎之复位。卒时,帝沃丁葬以天子之礼。(12)亡:音ㄨˊ,通「无」。(13)闇:音ㄢˋ,不了解。(14)阴妻邪谋:指宣帝即位后,立原配许氏为后。霍光妻欲其小女为后,派人毒杀许后。霍光知情后,秘而不报,仍送其女进宫,使帝立其为后。(15)湛溺:沉溺。(16)财:同「才」。(17)诛夷:消灭。书证: 01.宋.苏洵〈辨奸论〉:「卢杞之奸固足以败国,然不学无文,容貌不足以动人,言语不足以眩世,非德宗之鄙暗,亦何从而用之?」成语接龙
“文”字开头的成语
“不”字开头的成语
“文”字结尾的成语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不学无文”分成的单字详解:
不,学,无,文。
三、成语: 下笔成章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及故事
成语:下笔成章成语简解
编号: 645
成语:下笔成章
注音:ㄒ|ㄚˋㄅ|ˇㄔㄥˊㄓㄤ
汉语拼音: xià bǐ chéng zhāng
参考词语:下笔成篇,下笔成咏,援笔成章,落笔成章,走笔成章,走笔成文
反义:江郎才尽
近义:一挥而就,援笔立成,意到笔随,落纸如飞,运笔如飞
释义:一挥笔即写成文章。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语出《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一气呵成」、「一挥而就」、「援笔立成」
Emoji符号:⬇(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下笔成章”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成语详解典故说明:据《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载:曹植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从小聪颖好学,十多岁时,就已经读了数十万字的诗辞歌赋等各类文章,培养出极丰富的文采。有一次太祖曹操看了曹植的文章,曾怀疑地问:「你是找谁帮忙写的啊?」曹植跪下而恭敬地回答:「我自己能出口成论,下笔成章,何须找人代笔?您不信的话,可以当面测试啊!」那时恰巧曹操兴建的铜爵台刚完工,他就带著几个儿子登上高台,并要他们各作一篇赋。曹植拿起笔来,瞬间就完成了一篇令人激赏的佳作,让曹操惊讶不已,不得不相信他这个儿子确实有「下笔成章」的奇能。后来「下笔成章」就用来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
典源:《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陈思王植1>字子建。年十岁余,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2>。太祖3>尝视其文,谓植曰:「汝倩4>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5>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6>,可观,太祖甚异7>之。〔注解〕(1)陈思王植:曹植(西元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武帝第三子,文帝之弟。十岁能属文,甚得武帝宠爱。文帝立,忌其才而不重用,封陈王。植才思捷,词藻富丽,尤长于诗。六朝诗人多受其影响,谢灵运尝言:「天下才共一石,子建独得八斗。」卒諡思,世称为陈思王。有《曹子建集》。(2)属文:连缀字句而成文,指写文章。属,音ㄓㄨˇ,缀辑、写作。(3)太祖:曹操(西元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东汉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县)人。有雄才,多权诈,能文学。起兵击黄巾,讨董卓,渐次剪削诸雄,自为丞相,拜大将军,爵魏公,旋进爵魏王,加九锡。后卒于洛阳,子丕篡汉。追諡武帝,庙号太祖。(4)倩:请。(5)将:音ㄐ|ㄤˋ,率领。(6)援笔立成:拿起笔来立刻写成文章。形容才思敏捷。见「援笔立成」。(7)异:惊讶。
书证: 01.《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二》:「评曰:『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彊识,才蓺兼该。』」 02.《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陈萧王传.陈思王植》:「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源) 03.《隋书.卷七六.文学列传.杜正玄》:「开皇末,举秀才,尚书试方略,正玄应对如响,下笔成章。」 04.元.戴善夫《风光好.第一折》:「少年文史足三冬,下笔成章气似虹。」 05.明.李梦阳〈再与何氏书〉:「盖君诗徒知神情会处,下笔成章为高,而不知高而不法,其势如搏巨蛇,驾风螭,步骤即奇,不足训也。」 06.《金瓶梅.第三一回》:「自说此人下笔成章,广有学问,乃是个才子。」
用法说明:【语义说明】比喻才思敏捷且具文采。【使用类别】用在「出手成章」的表述上。【例句】<01>你要能多记些佳句成语,自然下笔成章。<02>他那下笔成章的才能,是靠平日多读多写磨出来的。<03>我也希望自己能才思敏捷,下笔成章,然而就是做不到。<04>老师说没才气的人,若要下笔成章,得靠后天勤写勤练了。<05>我这位同学不仅口才好,笔下功力也不弱,常常能下笔成章。
成语接龙“下”字结尾的成语
骑虎难下
双管齐下
瓜田李下
寄人篱下
七上八下
江河日下
声泪俱下
每况愈下
十行俱下
依人篱下
五行俱下
五行并下
言泪俱下
辞泪俱下
移手上下
七行俱下
脍炙天下
每变愈下
数行并下
“下”字开头的成语
下笔成章
下里巴人
下井投石
下笔成篇
下笔成咏
“章”字结尾的成语
约法三章
下笔成章
率由旧章
出口成章
脱口成章
出言成章
走笔成章
援笔成章
出言有章
落笔成章
摘句搜章
摘句寻章
欲盖弥章
相得益章
冲口成章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的成语:下笔成章。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下笔成章”分成的单字详解:
下,笔,成,章。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25130.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