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谁可以讲讲天才少年V神的封神之路吗
比特币开启了区块链1.0时代,1.0时代的显著特征是:为价值转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思路,即:价值转移不再依赖于像银行这种中心化机构。这一时期,随着比特币被越来越多人熟知,许多人开始借鉴比特币的思路,于是出现了大量的山寨币。
这些山寨币之所以被称为“山寨币”,是因为,它们的源代码和比特币类似,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突破,比特币的不足,他们也照样有,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改进。但是,人们也并不没有对比特币的问题听之任之,比特币社区里面的很多人,都希望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把比特币这个系统改造得完美一些。
其中,有一位俄罗斯少年,名叫Vitalik Buterin(音译:布特林),他也迫切地希望能够尽快弥补比特币系统的不足。
一、你打游戏图热闹,人家打游戏看门道儿
说起来,布特林接触比特币的经历有点戏剧性。
他在13岁的时候,是个典型的网瘾少年,沉迷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有一天,魔兽世界这个游戏的公司,突然取消了他最心爱的术士“生命虹吸”技能,他很愤怒,多次联系该公司还原这个技能,但是,游戏公司并不同意。
于是,布特林开始反思,在互联网游戏里,玩家作为参与方,其实很弱势,强大的是游戏开发商,他们才是一个游戏的中心。这种中心化服务的一个最大弊端就是,一切都是开发商说了算,玩家根本没有什么发言权,只能选择被动接受,或者离开。
布特林通过“魔兽世界”游戏认识到了中心化的弊端,于是他开始寻找打破中心化的方式。布特林从他程序员父亲那里认识到了比特币,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至于他决定放弃名校光环,从滑铁卢大学辍学,去周游世界,与全世界区块链爱好者共同交流学习。
当时,比特币爱好者正在全力以赴地为比特币增加更多的功能性,打造比特币2.0。但布特林认为,建立一个全新的编程语言才是比特币的当务之急。于是,年仅19岁的布特林撰写了一套新的白皮书,这份白皮书便是《以太坊白皮书》的雏形。布特林在白皮书
中提到:希望能够基于通用的编程语言,创建各种各样的应用,比如社交、交易、游戏……这些观点得到了比特币社区的强烈反响,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以太坊的设计之中。最后,这个项目被布特林命名为“以太坊”,因为“以太”是一种在科学理论下还未被证实的物质,暗含了布特林对项目的期待。
2015年6月,以太坊正式发布。
之后的两年间,以太坊催生的加密货币“以太币”成为继比特币之后最受追捧的数字资产,以太币的价格在2017全年翻了85倍,摩根大通、芝加哥交易所集团、微软、英特尔、埃森哲等20多家全球顶尖金融机构和科技公司成立了企业以太坊联盟……就这样,布特林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变成了区块链大神级人物“V神”。
二、以太坊激活区块链的巨大潜力
以太坊的出现激活了区块链背后的巨大潜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以太坊的突破之处在于,不光把区块链升级成了操作系统,让大家可以在这基础上开发应用链,而且还可以让大家以特别简单的方式来发布自己的代币。
和比特币事先设定好交易系统操作不同,以太坊是一种可编程的区块链:
以太坊允许用户创建他自己的、符合他们需要的、具备不同复杂程度的操作。从这个意义上看,以太坊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已经搭建好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系统”,有点类似安卓、苹果,应用开发者们可以在这条系统上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
这样的设定,又使以太坊突破了比特币单一的“货币职能”,使区块链这一技术的应用场景扩大到方方面面。拿我们现在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手机App做很多事情:缴费、订餐、打车、购物等等,同样,开发者可以在以太坊上开发DApp(区块链应用),未来你可以通过DApp去替代App,去缴费、订餐、打车、购物……以太坊赋予我们这些美好的愿景。
三、从“工作量证明机制”到“权益证明机制”
以太坊的共识机制也和比特币不同。前面我们提到,比特币是通过POW的共识机制来决定记账权的,尽管POW的安全指数较高,但挖矿的能耗和成本都是巨大的,处理交易速度还很慢。于是,以太坊将比特币的技术进一步丰富化,提出了新的挖矿机制,即——权益证明(PoS)。
以太坊提出的“权益证明”类似于股东机制,拥有股份越多的人越容易获取记账权,是根据持币量和持币时间进行利息分配的制度。POS机制的核心逻辑是:谁持有币,谁就有网络的控制权。需要注意的是,在POS机制中,仍然存在算力挖矿,需要算力解决一个数学难题,但数学难题的难度和持币者的“币龄”相关,持币者持有币的时间越长,难度就越简单,挖到币的概率越大。
四、饱受争议的 ICO
以太坊是一套开源的系统,类似于现在的安卓、苹果系统,开发者可以在上面开发各种各样的应用,ICO项目多数就是基于以太坊开发的应用。开发者者想要在以太坊上开发区块链应用(DApp),需要通过ICO来募集一定的资金作为运维成本。
ICO这个概念在2017年非常火爆,一度被认为是带来2017年大牛市的主要原因。
ICO是怎么回事呢?ICO(Initial Coin Offering,简称ICO)是一种为数字货币/区块链项目筹措资金的方式,由于代币具有市场价值,可以兑换成法币,这样一来,就可以用作项目的开发成本。而早期参与者可以从中获得初始发行的数字货币作为回报。
通俗来讲,假如一家区块链游戏公司宣布:我们要发币私募(ICO)啦!如果你特别看好这个项目,你想参加就需要先买一定数量的以太坊,打到这个区块链游戏项目方的钱包地址上,这就相当于你参与了这个区块链游戏项目方的众筹(ICO)。等到这家区块链游戏公司的币上到交易所可以实现交易了,那么他们会按照一定的规则,给你回报。
区块链领域的 ICO,看起来和股票领域的 IPO(首次公开募股)差不多是不是?没错!区块链领域的ICO其实和股票领域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非常相似,我们看一下二者的概括解释:
IP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
ICO是指一家企业或公司(多数为区块链创业公司)第一次将它的代币向公众出售。
不过,正常来讲,企业或者公司到IPO这一步是非常难的,要经过“BP——种子轮——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Pre IPO——IPO”,没有五年到八年是是很难实现的。但是区块链领域的ICO呢,只需要“白皮书——基石投资——私募—
—ICO——上交易所”,大概三到八个月就能实现了。
这也是ICO是非常有争议的原因,目前很多国家把ICO界定为违法行为。禁止ICO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目前国家对这方面没有相关的监管,就很容易出现项目方非法集资、圈钱跑路,不仅给投资者造成很大的损失,也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五、备受推崇的“智能合约”
以太坊最大的特点在于引入了“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什么意思呢?智能合约是用代码的方式定义一套交易规则。日常生活中,我们通常是签署纸质合约,履行纸质合约需要中心化机构,也就是法院来进行监管。以太坊提出的“智能合约”,是通过程序实现去中心化的自动执行。
这个叫作”智能合约账号“的账户,只会按照代码去执行。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保险、股权、信托等等,可以说凡是需要信任为基础的活动都可以应用这一技术。
六、以太坊的意义:代表区块链 2.0时代
以太坊发展到今天,有过辉煌也经历着挫折。度过了2017的辉煌期,到了现在,面对熊市,一些ICO项目担心被熊市所累,纷纷套现离场,导致以太坊的价格暴跌。以太坊创始人V神也深陷各种弄谣言中,坊间时常流出他要退出以太坊、他跑路了这种传言。
尽管如此,以太坊对于区块链技术而言,的确是一次飞跃性的突破,它代表了区块链
2.0时代。如果说比特币代表的区块链1.0时代,为价值转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那么,以太坊代表的区块链2.0时代,则让区块链商业应用变得可能。
二、中科大少年班学生为何从华尔街辞职回国做区块链呢
2014年8月,中科大新创校友基金会与少年班校友会共同完成并发布了一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校友教授调查》,调查显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创建以来培育了超212位教授,同2005年前相比,“少年班教授”在境内外的比例,已从“对比悬殊”改变为“极为接近”。
如今,这一改变仍在继续,越来越多的少年班学子选择归来。他们中不仅有学术型人才,还有各行业的企业精英。
“如今情况不一样了,留在国内发展和学成归国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辞去华尔街一切职务归国创业的庞华栋说,回国创业这一年,找回了久违的热情。
第四篇
庞华栋
中科大95级少年班学生
▲2003年第一次去纽约留影。受访者供图
1981年,庞华栋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黄埠村。
1995年,以612分的总分考入中科大少年班。
2007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概率论数学博士。
2007-2011年任摩根大通(JP Morgan)北美投行部副总裁。
2011-2015年任塞尔斯资本(Saiers Capital LLC)首席量化策略师。
2016-2017年任Global Sigma Group首席数量策略师,兼首席风险控制官。
现任中科大校友基金会理事、主席。目前创业中,为数矩科技公司合伙人、CFO,专门为区块链技术运营提供服务。
2017年,庞华栋结束15年“美漂”生活,回到国内。从小就被称为“数学天才”的他,14岁时以数学接近满分的成绩考入中科大少年班。接着又读研、出国深造,获得让人羡慕的工作。
在接触到区块链后,庞华栋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他辞去在华尔街的一切职位,回国与人合伙经营一家区块链公司。为了在区块链的“大风口”里站稳脚跟,他不得不每天睁大眼睛,盯着随时可能到来的变化。他认为,区块链的技术必将颠覆金融格局。
辞去华尔街一切职务
回到北京做区块链
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币……2017年以来,数字货币持续高热,人们发现其底层都有一个共同的技术:区块链。庞华栋认为,数字货币价格大涨,是促使区块链进入人们视线的重要原因。
据《半月谈》报道,早在几年前,达沃斯论坛创始人施瓦布就认为,区块链技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成果之一。“这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极客和银行业都为此兴奋不已。”
区块链技术是互联网底层多种技术的集合体,包括P2P通信协议、分布式存储数据库技术、加密算法、共识算法等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整合创造了一种按时间序列、按区块记录数据的模式。
庞华栋首次接触区块链,是在2017年初的中国科技大学校友基金会活动上。通过校友的介绍,庞华栋有些心潮澎湃,“它是颠覆性的,肯定带来一场技术革命。”作为在美国华尔街金融行业摸爬滚打了10年的金融领域“老手”,庞华栋认为,运用自己的所学所业,能在区块链领域做很多事情。
▲2010年与华尔街量化之王James Simons合影。受访者供图
很快,庞华栋辞去华尔街的一切职务,回到了北京,加入了数矩科技有限公司。庞华栋说,目前公司的业务已经扩大,以前服务基于大数据,现在基于区块链。
2017年5月,他所在的公司得到来自联想之星的天使轮投资,成为投资较早的区块链公司。对于公司的发展,以及区块链的未来,庞华栋信心满满。他用数学模型系统分析了美国硅谷的科技产业,认为区块链模式下的硅谷可能会很快取代华尔街,区块链的技术必将颠覆金融格局。
在“大风口”创业
每天都得睁大眼睛
2017年底,区块链概念突然火起来之后,作为数矩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伙人、CFO,庞华栋每天都在匆忙中度过。
3月26日早上他从北京赶到上海,目的是与来自技术、投资、学术、法律等领域的“大佬”进行一场关于区块链的研讨会。晚上,他又连夜赶回了北京。“要约谈、见面的客户太多,电话、微信都回复不过来。”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他为不能及时回复信息表示歉意。
作为国内规模较大,获得融资较早的区块链公司,庞华栋在被人羡慕的同时,也保持着谨慎。
他认为,在“大风口”创业,公司的定位有时是一个伪命题。“每天都在变化,公司随时要根据市场变化作出调整。我现在只能说公司大概做区块链技术的研发、服务和咨询。”庞华栋说,区块链处于发展初期,充满众多不确定性,他不得不每天睁大眼睛,“市场有什么变化,立刻就得扑上去。”
庞华栋说,2017年底区块链概念开始被更多大众了解和认可,到现在3个多月的发展中,几乎形成了从政府机构,到大公司,再到创业团队的联动。他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为这些急迫进入区块链产业的机构、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每天都要跟团队讨论和解决项目进展中遇到的问题,并与传统行业公司讨论他们进入区块链的可行性。
面对带着极大热情找上门要和公司展开合作的传统行业公司,庞华栋往往会根据区块链的发展情况与公司进行匹配,如果该公司适合发展区块链技术,两个公司的技术人员将展开深入合作,让区块链项目迅速落地。
在庞华栋看来,“现阶段,很多公司并不适合区块链技术。”就如同当年互联网技术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泡沫一样,区块链技术随着众人的涌进,也出现了泡沫。“区块链火热之后,很多企业为了蹭热点,把公司名字改为与区块链相关的,很容易就拿到融资,公司价值也快速提升。”
曾过得不开心
怀疑智商是不是退化了
一路走来,从事金融工作,拥抱区块链技术,能让庞华栋迅速作出判断的也许离不开他从小就有的数学天赋。
1981年,庞华栋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黄埠村。庞华栋从小学开始就展露出了数学天赋,二年级时,他自学完成了三年级数学课本,老师拿出三年级试卷考他,结果得了满分。和父母商量后,学校让他跳级,直升五年级。上初一时,他参加初三学生的数学竞赛,得了第三名,接着又跳一级,考入寒亭一中。
在“神童”光环笼罩下,庞华栋成了黄埠村的“名人”,经常有家长带着孩子来他们家“取经”。如今回忆起那段经历,庞华栋说出了不为人知的秘密:他过人的数学天赋来源于自学,而自学所用的教材都是父亲从高年级学生那里四处搜罗买来的旧教材。
1995年6月,14岁的庞华栋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总分612分,数学接近满分,过了中科大的录取分数线。一个月后,他收到中科大少年班的复试通知。经过五天的复试,其中包括智商测试、心理测试、记忆力测试、高难度课程接受能力测试等,8月初,庞华栋被少年班录取。
95级少年班有43人,庞华栋是其中年龄第二小的。他的印象里,少年班同学第一年都过得不开心。“聪明人太多,以前一个难题自己很快做完了,别人怎么也算不出。在少年班你发现,很多人做得比你更快。”庞华栋说,他和很多同学那一年都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退化了。
▲1998年暑期在中科院实习留影。受访者供图
因为少年班同学年龄偏小,生活自理能力弱,加上学习压力大,很多同学像庞华栋一样,不注重生活细节。第一学期,庞华栋没有理过发,衣服也洗不干净,等寒假回家,父母被他的模样吓了一跳。“长头发,衣服又破又脏,像叫花子一样。”庞华栋向红星新闻讲述这段时,忍不住哈哈大笑。
通过一年的适应,少年班同学找到了各自研究的方向。中科大对于选专业很自由,学生不适应可以随时更换,庞华栋去过生物系、计算机系,但最后还是回到他最喜欢的数学系。学数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必须要在强手如林的少年班找到自信。在中科大第5届数学竞赛中,庞华栋获得了第一名,他找回了自信。“那时候就想终于有一科可以拿第一了。”庞华栋说。
回国创业是趋势
这一年找回了久违的热情
1999年,本科还未毕业,庞华栋报考了中科大硕士研究生,因本硕连读可以少读一年。随后接着读博、出国深造,取得让人羡慕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成绩。
2017年,庞华栋当选新一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基金会理事会主席,繁忙中不得不抽空打理校友事务。在庞华栋看来,这项工作可以接触到上万个中科大校友,为学弟学妹指点迷津的同时,也能开拓新视野、新思路。“校友们涉足各行各业。我现在基本没有特别陌生的领域,即使有,我给校友打一个电话也就懂了。”
庞华栋说,据他观察,从少年班毕业的1700多名学生中,大多涉足比较前沿的专业,即使不搞研究,回国创业的他们也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比特币、区块链等领域。
他说,以前国内的教育相对落后,所以少年班大多数学生选择出国深造,如今情况有所改变,留在国内发展和学成归国的人数在不断增加。
归国创业的这一年,庞华栋称自己找回了久违的热情,每天都处于兴奋状态。他说,目前正处于一个“大风口”,像当年互联网时代到来一样,他相信区块链的新时代很快就会来,“我必须得抓住。”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27053.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