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绸之路纪念币一套值钱吗
不值钱。丝绸之路银币年代确实久远,但是它的含银量很低,只有70%不到,流通起来不是太广,知名度不是太高,就不值钱了。纪念币是一个国家为纪念国际或本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名胜古迹、珍稀动植物、体育赛事等而发行的法定货币。
二、古代一两银子折合现在人民币是多少
古代一两银子折合人民币在各个朝代有所不同: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在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在北宋朝中期价值600元-1300元(或1000-1800元);在盛唐时期价值2000-4000元。
以大米为衡量单位,推算过银子的价值,虽然换算数字不一定准确,换算方法却值得参考。
比如: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如果当时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就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人民币660.8元。
又如唐太宗贞观年间一斗米只卖5文钱,通常一两银子折1000文铜钱(又称一贯),可买200斗米,10斗为一石,即是20石,唐代的一石约为59公斤,以今天一般米价1.75元一斤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4130元的购买力;唐玄宗开元年间通货膨胀,米价涨到10文一斗,也是一两银子等于2065元人民币。
又根据《宋史职官志》“每斗(米)折钱三十文”的记载,姑且以2000个铜钱折银一两计算,太平时期米价是1石600-300钱。1两银子基本上可以买到4-8石大米,以宋石66公斤计算,宋朝1两银子相当于人民币近924-1848元。
扩展资料
银子的历史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
我国古代常把银与金铜并列,称为”唯金三品”。《禹贡》一书便记载着”唯金三品”,可见我国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纪,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发现了银。在大自然中,银常以纯银的形式存在,人们便曾找到一块重达13.5吨的纯银。
而银比金活泼,虽然它在地壳中的丰度大约是黄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单质状态存在,因而它的发现要比金晚。在古代,人们就已经知道开采银矿,由于当时人们取得的银的量很小,使得它的价值比金还贵。
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间,埃及王朝的法典规定,银的价值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纪,日本金、银的价值还是相等的。银最早用来做装饰品和餐具,后来才作为货币。
三、丝绸之路银币为什么不值钱
1、这种丝绸之路银币年代近,只有民国以上的银币才有价值。
2、银币指银质的硬币,具有普遍的收藏价值,以袁大头为代表,其指白银和其他财物,从钱币收藏的角度讲,不建议把银币表面的黑色氧化层包浆清理掉。
3、这样做很容易损伤钱币表面,也影响银币的收藏价值。拥有良好包浆的银币常常被藏友追捧,价格甚至能数倍于全新未流通的版本。
四、丝绸之路的货币战争
丝绸之路的货币战争大量精美的唐代金银器的集中出现,也是考古史上的一次绝无仅有的重大发现,出土的诸多精美文物被考古界定为唐代何家村窖藏。
何家村唐代窖藏共出土文物1000多件,包括金银器皿271件,银铤8件,银饼22件,银板60件,金、银、铜钱币504枚,玛瑙器3件,琉璃器1件,水晶器1件,玉带10幅,玉臂环1对,金饰品13件,另有金箔、玉材、宝石、宝玉珍饰和贵重药材。
其中被定为中国国宝级文物的有四件,定为中国国家一级文物的有数十件。在何家村窖藏出土的504枚钱币有40多个品种,包含了金、银、铜币,上始战国、下至唐代跨度千余年,基本是一个时期一枚,像一本完整的钱币收藏册一样品种齐全。
而且其中竟然还有一枚东罗马金币、一枚波斯萨珊银币和日本银币,古今中外的这么多种钱币集中出土于一个罐子,也是第一次在钱币史上出现。金币均由正面图案、反面图案和正反面的铭文构成,在不同时期图案与铭文有细微变化。
何家村的这枚是东罗马帝国的金币,金币上的人物是公元7世纪初的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和他的长子君士坦丁。最早在中国境内发现第一枚出土东罗马金币的是俄国人古德弗雷,1897年在新疆和田古城废墟中发现的。
而1915年,在新疆吐鲁番地区英国人斯坦因又发现我国出土的第一枚波斯萨珊银币。不同于中国古钱币的是:中国历朝历代的钱币都是用年号等简单的文字表达,而这些异域币是用复杂的打制工艺打造出丰富的图案与内容。
他们把皇帝头像做在钱币上使用,而古代中国普通民众根本无法知道当朝天子长什么模样。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考古界统计,异域金币及其仿制品在中国境内有17处出土地点,出土53枚。其中罗马金币42枚,分别属于20个罗马帝王时期,时间跨度长达700年左右。
从地域分布来看,百年来在新疆、宁夏甘肃、陕西、内蒙、河北、河南、辽宁、浙江都陆续有所发现。尤其是宁夏固原市出土一批文物中金银币就有12枚,其中波斯萨珊朝卑路斯银币2枚,占国内出土外国金币总数的四分之一。
由此可以看出宁夏的贸易在唐代“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和重要性。从我们统计的流入中国的罗马金币的时间看,集中期在东晋至初唐,由此可见“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
公元前后,欧亚大陆东西两端两个最繁荣的国家:中国与罗马虽然天各一方千里迢迢,但经济往来却由来已久。而古罗马人文献里称古代中国人为“赛里斯人”,东方有盛产丝绸的赛里斯国。
一些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往于长安和罗马之间,把丝绸织物运往罗马帝国,把罗马的玻璃制品运回中国,丝绸是古罗马极为昂贵的奢侈品也是当时连接东西方重要的纽带。
罗马战争史上有这么一段记载,罗马统帅马卡斯·李西尼·克拉苏为了实现征服亚洲的梦想,率领7个罗马军团,来到叙利亚境内一个叫卡尔莱的地方,与安息军队决一死战。
据历史学家考证,那些神秘的令人目眩的安息军旗就是用中国丝绸做的,可谓是小小“丝绸”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负了。不久的一天,凯撒大帝身穿一件华美无比的用丝绸制作的长袍出现罗马剧场,绚丽多彩的丝绸把全场观众惊得是目瞪口呆。
从此,丝绸很快风靡整个罗马上层社会,历经千里迢迢的丝绸之路到达罗马的丝绸,当然已经是连城之价。因12两黄金一磅高级丝绸料子的价格成为名副其实的罗马上层社会的奢侈品。
而当时黄金的购买力又几乎比今天高出6倍之多,历史学家甚至认为,罗马帝国的覆亡,就是因为过于喜欢奢侈的丝绸,导致国库空虚。我们知道,在汉朝以前的丝绸之路上的交易方式以物物交换为主,如丝绸、茶叶等都可以发挥出实物货币的功能。
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考古发现大量汉代五铢钱和唐代开元通宝来看,汉朝以后货币逐渐取代了物物交换的贸易形式,这种模式更为便利化,更有效的促进了丝绸之路的贸易繁荣。
随着波斯帝国的日渐强盛,逐步控制了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权。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波斯与中国的商业关系最为密切,北朝至隋唐时期,波斯使节来华50余次。中国的丝绸大量流入波斯,而波斯的银币和一些罗马帝国的金币也相应地进入中国。
南北朝时期,由于中国内部战争不断导致丝绸之路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没有大批商队穿越中亚和南亚去和西方贸易。东罗马的丝绸只有完全依赖波斯进口,东罗马一直想打破波斯垄断拿到丝绸的定价权。
公元408年东罗马帝国皇帝与波斯萨珊王朝签订丝绸贸易协定,前者为购买丝绸每年给后者支付1.1万镑罗马金币。
因此罗马对波斯发动了9次战争没想到屡战屡败,无奈只好继续接受波斯人明目张胆的盘剥。东罗马帝国不得不向波斯妥协,每年付给波斯1万镑以上的金币换取丝绸。公元568年不甘心的东罗马帝国又联合突厥做盟友,此时的西突厥已经控制了西域诸国,成为丝路一霸。
西突厥可以从北齐北周获取丝绸,也正想越过奸商波斯与东罗马直接交易双方一拍即合。波斯人知道后当然不会心甘情愿让突厥断了他们的财路,于是铤而走险暗杀了突厥使团。这下祸惹大了,在西突厥的支持下,东罗马于公元571年再次波斯,这场战争长达20年之久未分胜负。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27545.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