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数据与区块链
这个故事还是要从比特币谈起
比特币这个电子现金系统是同时去中介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现金无须可信第三方中介的介入)和去中心化(由某个机构负责维护)的(交易双方可以在无须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下完成交易)
哈希函数:将任意长的字符串,转变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计算过程不能太复杂),只要输入字符串发生微小变化,哈希函数的输出就会完全不同。
区块链:把大的东西切分成很多个区块进行存储,只要其中有一个东西被篡改,下边的数据都不一样,就会被发现
采用区块链(数据结构哈希函数),保障账本不能被篡改,采用数字签名技术,保证只有自己才能够使用自己的账户,采用p2p网络和pow共识机制,保证去中心化的运作方式
区块链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安全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机范式。
三要素:
区块链的本质就是分布式账本,是一种数据库。区块链用哈希算法实现信息不可篡改,用公钥,私钥来标识身份,以去中心化和去中介化的方式,来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
大数据与区块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据量。区块链技术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处理的数据量小,具有细致的处理方式。而大数据管理的是海量数据,要求广度和数量,处理方式上会更粗糙。
(2)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区块链是结构定义严谨的块,通过指针组成的链,是典型的结构化数据,而大数据需要处理的更多的是非结构化数据。
(3)独立和整合。区块链系统为保证安全性,信息是相对独立的,而大数据的重点是信息的整合分析。
(4)直接和间接。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本质上就是一个数据库,而大数据指的是对数据深度分析和挖掘,是一种间接的数据。
(5)CAP理论。C(Consistency)是一致性,它是指任何一个读操作总是能够读到之前完成的写操作的结果,也就是在分布式环境中,多点的数据是一致的。A(Availability)是可用性,它是指快速获取数据,可以在确定的时间内返回操作结果。P(Tolerance of Network Partition)是分区容忍性,它是指当出现网络分区的情况时(即系统中的一部分节点无法和其他节点进行通信),分离的系统也能够正常运行。CAP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分布式系统不可能同时满足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区容忍性这3个需求,最多只能同时满足其中2个,正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大数据通常选择实现AP,区块链则选择实现CP。
(6)基础网络。大数据底层的基础设施通常是计算机集群,而区块链的基础设施通常是P2P网络。
(7)价值来源。对于大数据而言,数据是信息,需要从数据中提炼得到价值。而对于区块链而言,数据是资产,是价值的传承。
(8)计算模式。在大数据的场景中,是把一件事情分给多个人做,比如,在MapReduce计算框架中,一个大型任务会被分解成很多个子任务,分配给很多个节点同时去计算。而在区块链的场景中,是让多个人重复做一件事情,比如,P2P网络中的很多个节点同时记录一笔交易。
二、请简述大数据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的区别与联系
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都是现代科技的热点领域,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并且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技术是相互交织的。
区别:
1.数据规模:大数据的核心是巨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物联网则是通过互联网实时收集和处理物体的数据,它涉及到的数据量也相当庞大。人工智能主要关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以实现更高级的自动化决策和任务。区块链则是一个分布式账本技术,用于记录和验证数据的不可篡改性。
2.应用领域:大数据主要用于商业智能、预测分析和政策决策。物联网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医疗保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语音识别和医疗诊断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区块链则主要用于金融交易、供应链管理和身份验证等领域。
联系:
1.数据来源: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都依赖于大数据。这些技术都需要处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以实现其功能。
2.技术交叉: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大数据分析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可以帮助从大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区块链技术可以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相结合,创建一个更安全、透明的数据环境。
3.协同工作: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可以协同工作,形成一个更智能、更有效的系统。例如,区块链可以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和交易机制,人工智能可以处理和分析大数据,物联网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数据。
三、数字货币和大数据有什么区别
数字经济,作为经济学概念的数字经济是人类通过大数据(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的识别-选择-过滤-存储-使用,引导、实现资源的快速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作为一个内涵比较宽泛的概念,凡是直接或间接利用数据来引导资源发挥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形态都可以纳入其范畴。在技术层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在应用层面,"新零售"、"新制造"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数字货币是指对货币进行数字化。数字化不是指扫描。这一点就如同数字签名一样,数字签名不是指将签名扫描成数字图像,或者用触摸板获取的签名,更不是落款。数字货币经常被讹误成虚拟货币,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
四、大数据与区块链的区别
1、大数据需要应对海量且快速增长的存储,这就要求底层硬件架构和文件系统在性价比上要远高于传统技术,并且能够灵活扩展存储容量。 Hadoop的HDFS为大数据存储技术奠定了基础。此外,大数据对存储技术提出的另一个挑战是多种数据格式的适应性。因此,大数据的底层存储层不仅仅是HDFS,还有HBase、kudu等存储架构。大数据一般是指海量且复杂的数据集。传统的数据处理软件无法在合理的时间内捕获和处理这些数据。这些大数据集包括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每个数据集都可以通过分析获得洞察。
2、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不断增长的链式数据结构,按顺序排列成块,通过网络中的多个节点参与数据的计算和记录,并相互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从这个角度来看,区块链技术也是一种特定的数据持久化技术。由于去中心化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很多业内人士看好其发展,认为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的升级和补充。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是如何在所有分布式部分之间达成共识,通过算法生成和更新数据以确定记录的有效性,这不仅是一种识别手段,也是一种防止篡改的手段。区块链主要包括四种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
3、大数据通常用于描述足够大且复杂到难以以传统方式处理的数据集。区块链所能承载的信息和数据是有限的,与“大数据”的标准相去甚远。区块链和大数据之间有几个显着的区别:结构化与非结构化:区块链是一个具有明确结构的块。由指针组成的链是典型的结构化数据,而大数据需要处理更多的非结构化数据;独立vs集成:为了保证区块链系统的安全,信息是相对独立的,而大数据则侧重于信息的整合和分析;直接vs间接:区块链系统本身就是一个数据库,而大数据是指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属于间接数据;数学与数据:区块链试图用数学说话。区块链倡导“代码就是法律”,而大数据试图用数据说话。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28877.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