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劣币效应,因为什么产生
劣币效应(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或银子(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由16世纪英国伊丽莎白财政大臣格雷欣提出,也称"格雷欣现象"(Gresham's Law)。
狭义来说,劣币效应是指因为信息不对称,物品的估值方(信息缺少的一方)估值一定时,物品的提供方(信息充分的一方)会选择提供实值较低的物品(劣币),致使实值较高的物品(良币)越来越少。广义来说,劣币驱逐良币也可以泛指一般的逆淘汰(即劣胜优汰)现象。
劣币效应怎么产生的?
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效应"现象存在的基础。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但事实上,劣质的货币同优质货币一样都具有相同货币效益,即有破损的一块钱和崭新的一块钱购买力是相同的,所以有时这种现象也并非由信息不对称导致,而是自发性的好恶导致,其结果就是劣币逐渐增多,最终良币被淘汰掉。
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开创者是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治.阿克洛夫,他因此而获得了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可是他的开创性论文《"柠檬"市场》(在英文中,次品俗称"柠檬")曾经因为被认为"肤浅",先后遭到三家权威的经济学刊物拒绝。几经周折,这篇论文才得以在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立刻引起巨大反响。
"劣币效应"是经济学中一个古老的原理,它说的是铸币流通时代,在银和金同为本位货币的情况下,一国要为金币和银币之间规定价值比率,并按照这一比率无限制地自由买卖金银,金币和银币可以同时流通。由于金和银本身的价值是变动的,这种金属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动与两者兑换比率相对保持不变产生了"劣币效应"的现象,使复本位制无法实现。比如说当金和银的兑换比率是1:15,当银由于银的开采成本降低而最后其价值降低时,人们就按上述比率用银兑换金,将其贮藏,最后使银充斥于货币流通,排斥了金。如果相反即银的价值上升而金的价值降低,人们就会用金按上述比例兑换银,将银贮藏,流通中就只会是金币。这就是说,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渐渐为人们所贮存离开流通市场,使得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这一现象最早被英国的财政大臣格雷欣(1533-1603)所发现,故称之为"格雷欣现象",他观察:消费者保留储存成色高的货币(undebase money)(贵金属含量高),使用成色低的货币(debased money)进行市场交易、流通。
格雷欣法则实现要具备如下条件:劣币和良币同时都为法定货币;两种货币有一定法定比率;两种货币的总和必须超过社会所需的货币量。
"劣币效应"的现象不仅在铸币流通时代存在,在纸币流通中也有。大家都会把肮脏、破损的纸币或者不方便存放的劣币尽快花出去,而留下整齐、干净的货币。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也比比皆是。譬如说,平日乘公共汽车或地铁上下班,规矩排队者总是被挤得东倒西歪,几趟车也上不去,而不守次序的人倒常常能够捷足先登,争得座位或抢得时间。最后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的人越来越少,车辆一来,众人都争先恐后,搞得每次乘车如同打仗,苦不堪言。
"劣币效应"法则的内容和条件即如上述,我们这里再讨论一个相反的法则。譬如在一个完全自由的外汇市场,亦即没有任何法律强制干预的市场,在各种货币之间,并没有一定的法定比价存在,而这些货币之间价值各不相同,其中走势坚挺、含金量较高的货币被认为是硬通货,即"良币";反之,走势疲软的货币被认为是软通货,即"劣币"。在国际贸易当中,人们往往乐意接受硬通货,即"良币",而不愿意要软通货,即"劣币"。从而优胜劣败,形成了"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此可谓"格雷欣现象"的反例,也可称为"反格雷欣现象"。
二、请问什么是币种代码各种币种的代码是什么
币种代码即是货币代码指一国货币在交易中为了方便而使用的代码。一般以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其中前两个字一般代表国名,后一个字一般代表货币名。
各种币种的代码是全世界150多个国家及地区其中大约有30种货币属于交易活跃的货币。单以这30种货币来说,每一种货币对其它货币一共有29种汇率,就会有435种不同汇率。
常见的币种代码:人民币 CNY(RMB)、美元 USD、日元JPY、欧元EUR、英镑 GBP、德国马克 DEM、瑞士法郎CHF、法国法郎FRF、加拿大元CAD、澳大利亚元AUD、港币 HKD。
扩展资料:
目前世界外汇市场上重要外汇之间的基本格局是:
大多数货币之间的基本定价关系仍以美元为主,美元的国际地位是与美国强大的发展实力和国际汇率制度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相联系的。
日本经济的飞跃和相当实力使日元地位得以稳固和扩张。欧元是一个新生儿,欧洲区统一政策的强大后劲及其内在经济实力决定了欧元必将成为21世纪与美元、日元统领外汇市场风骚的重要货币。
为了防范外汇风险,目前亚洲各国中央银行已经控制了世界外汇储备的一半。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已有3.82万亿美元,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紧随其后。亚洲各国的增长趋势正在使国际货币体系的权力平衡格局向着有利于亚洲的方向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货币代码
三、法国货币是什么
法国的法定货币为欧元。1999年1月1日,法国和其他11个欧洲国家共同参与使用欧元,并在2002年初正式开始使用欧元硬币和纸币,完全取代之前的法国法郎。截至2014年4月19日,1欧元=8.60人民币元,1欧元=1.38美元。
法国外汇储备主要由黄金、外汇存款及外国有价证券、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特别提款权组成。自2000年5月以来,法国根据欧洲中央银行系统实行的标准结算外汇储备,以月底汇率为基准进行换算,并用欧元计价。
扩展资料:
法郎”最早出现在1360年,当时法国国王约翰二世铸造叫法郎的硬币,法国大革命后推行公制,1795年,法郎开始作为标准货币在法国流通,取代原有的里弗尔。
1法郎等于100生丁(centimes),含5克成色90%的白银。此外还铸造了含6.45克黄金、价值20法郎的拿破仑金币。
2002年1月1日欧元发行之后,法郎已逐渐的停止流通,法国的国家银行,法兰西银行在2002年已停止兑换某些法郎旧钞,而2005年后,旧钞中的高乃依(Corneille)系列(有5法郎、100法郎)或10法郎白辽士(Berlioz)系列的钞票也不能再换欧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法国
四、de***是什么货币
DE是德国的货币,即欧元。
德国作为欧盟的成员国,其官方货币是欧元。欧元是欧洲货币联盟国家所使用的货币,它在欧盟内部以及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中广泛使用。以下是关于欧元的详细解释:
欧元的介绍:
欧元是欧洲联盟官方货币,其符号为€。自1999年开始,欧元在欧盟成员国中逐步取代其原有的货币单位,成为统一的流通货币。欧元的发行由欧洲中央银行系统负责,其价值与欧洲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密切相关。
欧元的历史:
欧元的诞生源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为了促进欧洲经济融合和稳定,欧洲各国决定创建单一货币。经过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谈判,最终确定了欧元的引入。自欧元问世以来,它在国际贸易、旅游以及跨境交易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欧元的重要性:
欧元作为国际主要货币之一,其在全球贸易、金融和投资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此外,对于德国来说,欧元的广泛使用也促进了欧洲内部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进程,为德国出口导向型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欧洲经济的复苏和发展,欧元的地位也将继续得到巩固和提升。
总之,DE作为标识,代表的是德国的货币——欧元,它在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4785.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