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块链eos怎么运作***区块链eos是什么意思
EOS是什么?
EOS有四种不同释义,具体如下:
1、EOS:电子电气
电气过应力(ElectricalOverStress,EOS)是元器件常见的损坏原因,其表现方式是过压或者过流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元器件内部温度过高从而损坏元器件(大家常说的烧坏),是由电气系统中的脉冲导致的一种常见的损害电子器件的方式。
2、EOS:嵌入式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EmbeddedOperatingSystem,简称:EOS)是指用于嵌入式系统的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系统软件,通常包括与硬件相关的底层驱动软件、系统内核、设备驱动接口、通信协议、图形界面、标准化浏览器等。
嵌入式操作系统负责嵌入式系统的全部软、硬件资源的分配、任务调度,控制、协调并发活动。它必须体现其所在系统的特征,能够通过装卸某些模块来达到系统所要求的功能。
3、EOS:基于SDH的以太网
POS(PacketOverSDH,基于SDH的包交换)和EOS是SDH网络承载IP业务的两种不同的实现方式。POS技术出现得较早一些,EoS是后来出现,技术上做了一些演进。
和POS的主要差异是先将以太网帧进行封装后再映射到SDH/SONET的VC(虚容器)中,然后按照SDH的交叉映射系统处理信息。
4、EOS:区块链
EOS,可以理解为EnterpriseOperationSystem,即为商用分布式应用设计的一款区块链操作系统。EOS是引入的一种新的区块链架构,旨在实现分布式应用的性能扩展。注意,它并不是像比特币和以太坊那样的货币,而是基于EOS软件项目之上发布的代币,被称为区块链3.0。
扩展资料:
区块链(EOS)的特点
1、EOS有点类似于微软的windows平台,通过创建一个对开发者友好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支持多个应用同时运行,为开发dAPP提供底层的模板。
2、EOS通过并行链和DPOS的方式解决了延迟和数据吞吐量的难题,EOS是每秒可以上千级别的处理量,而比特币每秒7笔左右,以太坊是每秒30-40笔;
3、EOS是没有手续费的,普通受众群体更广泛。EOS上开发dApp,需要用到的网络和计算资源是按照开发者拥有的EOS的比例分配的。当你拥有了EOS的话,就相当于拥有了计算机资源,随着DAPP的开发,你可以将手里的EOS租赁给别人使用,单从这一点来说EOS也具有广泛的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OS:区块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OS:嵌入式操作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OS:基于SDH的以太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OS:电子电气
深入理解手里的代币——EOS
EOS是什么?有人说是“50亿美元的空气”,有人说是区块链世界的微软,有人说是区块链3.0。对于我来说,它是我的第一次ICO。因为只入不出,目前手里依然重仓,对于它的未来,需要多一点了解。
EOS(EnterpriseOperationSystem)项目的目的是打造一个区块链底层的商用操作系统,如计算机中的WIN、安卓等。EOS背后的公司为BlockOne,注册地在香港。2017年6月5日发布白皮书,6月26日21:00开始ICO,至7月1日为第一阶段发售,共2亿代币,融到1.8亿美元,其中也有我的一点点小贡献。然后是长达一年(截至2018年6月1日)的第二阶段ICO,共发布7亿枚代币,分350个连续23个小时的窗口,每个窗口200万个代币。EOS的主要开发者为比特股BTS的创始人,也是STEEM的创始人BM(ByteMaster),真名为DanielLarimer,是个连续创业者。
EOS针对现有区块链应用存在的瓶颈而生,这些缺陷如下:
1、现有区块链应用支持的交易频率太低,如BTC每秒3个,ETH为30个,而信用卡为2万每秒,差距巨大。
2、交易费用过高。这个深有感触,提2个币一次花了好几块钱,旷工费太高了。如果交易费用过高,肯定会阻碍区块链应用的普及。
3、区块链目前还没有好用的操作系统。虽然ETH出现在智能合约,但它依然没有特性、没有内置功能,从长远看,无法担当操作系统重任。
针对以上缺陷,EOS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EOS采用了DPOS(委托证明机制),可以使交易频率提高到十万量级;采用并行处理方式,使交易规模达到上百万。这样,它就可以支持几千个基于它的应用(DAPP)同时运行。EOS免除交易费用,而是采用代币所有权的机制来确定资源的利用。EOS内置了很多基础功能、提供通用模块,便于快速开发。
值得注意的是,EOS的DPOS技术与BTC的POW(工作量证明)方式完全不同。POW虽然公平,但是时间、计算资源耗费巨大。DPOS是BM说提出的,最早应用于BTS。这个机制类似于股份制公司的股东大会制度,EOS代币持有人投票选出授权代表为董事会成员(委派见证人)。EOS的矿工工作由这些董事会成员完成,不过是24小时不间断召开。每三秒产生一个区块,63秒一轮选举。因为有出块的激励(靠通货膨胀产生,不超过5%),矿工有足够的动力完成任务。这个机制也可以避免分叉的产生,因为矿工之间是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关系。
用李笑来老师的区块链投资MBA原则分析一下EOS?
1、这个世界真的需要这个应用吗?区块链需要一个操作系统。
2、解决了什么原本没有解决的问题?解决交易频率低、费用高、没有好用的操作系统等问题。
3、去中心化真的有必要吗?有,只有去中心化,才能建立智能合约的信任机制。
4、账务公开真的能够提高效率吗?同4,保证资产的安全转移、合约执行。
5、有多大可能成为一个DAC?规则明确,是一个区中心的自治组织。
EOS仅出现三个月,却被很多业内人士看好,已有多个ICO项目明确支持EOS,如PRESSONE、欧链等。如果现在想众筹,比较麻烦;如果想在二级市场购买,可以在完成。
虽然EOS现在正处于风口浪尖,但没关系,少了一些非理性的夸张追捧,也许更有利于技术的发展。依然看好区块链,看好解决区块链瓶颈的EOS,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继续抓紧不放手。
eos是什么意思eos意思是电子订货系统(ElectronicOrderingSystem)。EOS是EnterpriseOperationSystem的缩写,它是商用分布式应用设计的一款区块链操作系统。EOS是引入的一种新的区块链架构EOSIO,用于实现分布式应用的性能扩展。EOS并不像比特币和以太坊那样是货币,而是基于EOSIO软件项目之上发布的代币,被称为区块链3.0。
EOS的主要特点:EOS有点类似于微软的windows平台,通过创建一个对开发者友好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支持多个应用同时运行,为开发dAPP提供底层的模板。
EOS通过并行链和DPOS的方式解决了延迟和数据吞吐量的难题,EOS是每秒可以上千级别的处理量,而比特币每秒7笔左右,以太坊是每秒30-40笔。
EOS没有手续费,在EOS上开发dApp,需要用到的网络和计算资源是按照开发者拥有的EOS的比例分配的。当你拥有了EOS的话,就拥有了计算机资源,随着DAPP的开发,你可以将手里的EOS租赁给别人使用。简单来说,就是你拥有了EOS,就相当于拥有了一套房租给别人收房租,或者说拥有了一块地租给别人建房。
EOSIO主要的程序:nodeos(node+eos=nodeos):可以使用插件配置以运行节点的核心EOSIO节点守护进程。可以生成区块、节点验证、RPCAPI接口。
cleos(cli+eos=cleos):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可以与nodeos公开的RESTAPI进行交互并管理钱包。
keosd(key+eos=keosd):是一个轻客户端钱包,负责管理钱包,以便在广播到网络之前保护密钥和签署交易,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并安全地将EOSIO密钥存储在钱包的组件中。
Eoscpp:是一个编译器,将C++代码编译为WASM和ABI。它生成.wasm、.abi的文件并上传到区块链。
什么是EOS?EOS从诞生之初便备受瞩目,并受到各路资本的青睐与追捧。EOS是区块链奇才BM(DanielLarimer)领导开发的类似操作系统的区块链架构平台,旨在实现分布式应用的性能扩展。
EOS提供帐户,身份验证,数据库,异步通信以及在数以百计的CPU或群集上的程序调度。该技术的最终形式是一个区块链体系架构,该区块链每秒可以支持数百万个交易,同时普通用户无需支付使用费用。EOS白皮书中称其有非常强的拓展性,能够提供账户、身份认证、数据库、异步通信等程序调用和并行计算,是一个以商用为目的的区块链平台。具有低延迟和免费交易费用,未来有望实现百万级TPS(每秒处理交易数)。
它的社区基础强大,社区化现象越发成熟,其生态成员中各节点、项目开发方、使用者之间保持着良性的博弈增长关系。另外,它的上线交易所覆盖面广,主网上线至今运行近半年,钱包、智能合约开发及发布等基础功能完备,区块链浏览器基础及可视化附加功能较为齐全。现阶段EOS性能满足当前阶段各应用的基础需求,但长期安全性方面仍有待时间检验。生态进展优异,据数据显示,DApp生态相关数据稳步上升,应用生态呈现厚积之势。
EOS是什么?EOS有什么特点?EOS
概念:
可以理解为EnterpriseOperationSystem,即为商用分布式应用设计的一款区块链操作系统。
EOS有点类似于微软的windows平台,通过创建一个对开发者友好的区块链底层平台,支持多个应用同时运行,为开发分散式的应用程序提供底层的模板。
主要特点:
我们使用区块链,需要消耗各种资源,包括节点的计算能力、带宽等,这些资源都是有成本的。在ETH里,使用这些资源的成本是消耗ETH,所以转账代币都要收取手续费。但在EOS的设计中,使用EOS是免费的。
一个形象的比喻:ETH是“石油”,是消耗品,每次转账就消耗一点点。而EOS是“房产”,利用房产周围的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居住、就医、上学,都不会消耗房子本身的价值;拥有了房产,还可以将其出租给别人以获取租金。
什么是EOS?EOS,可以理解为EnterpriseOperationSystem,即为商用分布式应用设计的一款区块链操作系统。EOS是引入的一种新的区块链架构,旨在实现分布式应用的性能扩展。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2008年11月1日,一位自称中本聪(SatoshiNakamoto)的人发表了《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一文,阐述了基于P2P网络技术、加密技术、时间戳技术、区块链技术等的电子现金系统的构架理念,这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
扩展资料
EOS的主要特点如下:
1、去中心化。区块链技术不依赖额外的第三方管理机构或硬件设施,没有中心管制,除了自成一体的区块链本身,通过分布式核算和存储,各个节点实现了信息自我验证、传递和管理。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
2、开放性。区块链技术基础是开源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3、独立性。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类似比特币采用的哈希算法等各种数学算法),整个区块链系统不依赖其他第三方,所有节点能够在系统内自动安全地验证、交换数据,不需要任何人为的干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EOS
二、【概念】私钥、助记词和keystore到底是什么关系
使用了很久的钱包,用得有点诚惶诚恐,钱包除了用于转账外,都不怎么敢动它,怕误操作搞不好就空了,所以大部分都在交易所,不敢提。这也间接印证了李笑来老师的一句话:
在申请钱包时,当然看过不少资料,老老实实地记下了私钥、助记词,备份了keystore,还放在两个U盘里备份。但对私钥、助记词和keystore是一知半解的,也不知道他们到底什么关系。如果不是要了解EOS映射,我可能一直不会动钱包,也不会去了解它们。
下面就一个个来好好学习一下这些概念。
私钥是由64位十六进制的字符组成,每个私钥是随机生成的,随机生成这样的字符串有2的256次方种可能,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宇宙中原子的个数,用“暴力破解”的方式逐一遍历可能的私钥,幻想能碰到一个有效的且有币的私钥,可以说是不可能,就算是量子计算机也没用。
一个钱包只有一个私钥且不能修改。
在导入钱包中,输入私钥并设置一个密码(不用输入原密码),就能进入钱包并拥有这个钱包的掌控权,就可以把钱包中的代币转移走。
由于私钥64位,长得太难看,没有可读性,而私钥的备份在电脑上复制起来容易,手抄下来就比较麻烦,但私钥保存在联网的电脑上不安全,有被其他人看到的风险,于是有了助记词工具。
助记词是明文私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最早是由BIP39提案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帮助用户记忆复杂的私钥(64位的哈希值)。助记词一般由12、15、18、21个单词构成,这些单词都取自一个固定词库,其生成顺序也是按照一定算法而来,所以用户没必要担心随便输入12个单词就会生成一个地址。助记词是未经加密的私钥,没有任何安全性可言,任何人得到了你的助记词,可以不费吹灰之力的夺走你的资产。所以在用户在备份助记词之后,一定要注意三点:
助记词一般会在你创建新钱包的时候出现一次,后面就再也不会出现了,所以创建新钱包时一定要把助记词抄下来,想办法备份。最好不要用屏幕截图或保存在电脑里,因为只要泄露,获取了你的助记词就等于获取了私钥,你的钱包就成了别人的钱包。
简而言之:助记词等于私钥,绝对不能泄露。
keystore常见于以太坊钱包,是你独有的、用于签署交易的以太坊私钥的加密文件。keystore是一串Json格式的字符串,可以用任何以太坊钱包打开它。keystore必须配合你的钱包密码来使用,备份了keystore同时别忘了备份钱包的密码。
用户可以使用备份的助记词,重新导入imToken之类的钱包工具,用新的密码生成一个新的Keystore,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修改钱包密码。
助记词=密钥=keystore+密码!保管好私钥或者助记词不被泄露,或是保存好keystore+记住密码,你才真正拥有了虚拟资产。
再来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
概念清楚之后,瞬间感觉轻松多了。再也不用担心因为不明白而担心操作失误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将私钥、助记词和keystore备份好,尽量离线备份多份,这样才能保证账号的安全。
1、科普|什么是以太坊私钥储存(Keystore)文件?
2、如何妥善备份你的以太坊钱包?
3、币圈名词:地址、密码、私钥、助记词,你真的分清楚了吗
4、「地址、密码、私钥、助记词、Keystore」那些事
三、李笑来《定投改变命运》类比收集
1、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海岛上群居着美丽的海妖塞壬,她们那天籁般的歌喉和无以伦比美貌会使所有过往的水手失去魂魄,进而使航船就会触礁沉没。历史上只有两位英雄驾驶航船安全渡过。一位是俄耳浦斯,因为他会弹琴,他弹奏竖琴优美到竟然使海妖们为之倾倒的地步。另外一位是奥德修斯,他用白蜡封住了船员们的耳朵,并且命令船员把自己绑在了桅杆上,因为他也想听听传说中那海妖的迷人歌声,可他同时也知道自己无法抵御诱惑。
采用定投策略进行投资,很简单,却不一定容易,因为我们就好像是要驾船驶过海妖塞壬居住的海峡一样。BOX就好像是一条船,与我一起定投 BOX的人就好像是那些水手,需要用白蜡封住耳朵,所以我会在践行群里不断讲课;而我,就好像是奥德修斯一样,把自己绑在了桅杆上——因为〇管理费、〇开润,所以,我赚钱的方法很简单,和大家一样,在同样一条船上,自己也大量定投 BOX……
2、在投资领域里,最重要的概念是什么呢?只有一个:长期。投资领域比任何其他领域都有更多的歪门邪道,为什么?因为那些从未认真深入了解长期这个重要概念的人们同样面对着一颗问题之树,这棵树上的每片树叶,都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每个枝节都是他们苦思冥想的对象,除了地上的参天大树还有地下的盘根错节,是他们永远无法理解的神秘现象的根源——可事实上,这棵树原本不应该存在的。
因为最重要的问题从未被认真对待,于是这个问题就像种子发芽一样,地上长成了参天大树,地下盘根错节,衍生出无数的“新”问题……于是,我们能看到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人们在地面上围着这盘根错节的“问题之树”,想出了无数“解决方案”,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着徒劳无益的事情。
投资,也许是人生中少有的几个重大选择中最重要的一个——重要到它是绝大多数人竟然从来没有认真想过的地步,更不是做过的选择。投资领域是两极分化最为严重的领域,它就好像是个二进制世界,要么你是 1,要么你是 0——在这个领域里,要么你极端成功,要么你并非极端成功,即,和所有人一样平庸且失败——反正都约等于零。在我看来,这种现象的存在,同样与大多数人做不到从一开始就解决了最重要的问题有关。在投资领域里,最重要的概念是什么呢?只有一个:长期。投资领域比任何其他领域都有更多的歪门邪道,为什么?因为那些从未认真深入了解长期这个重要概念的人们同样面对着一颗问题之树,这棵树上的每片树叶,都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每个枝节都是他们苦思冥想的对象,除了地上的参天大树还有地下的盘根错节,是他们永远无法理解的神秘现象的根源——可事实上,这棵树原本不应该存在的。
知道与做到之间好像有着一道鸿沟,长期实践是跨越这道鸿沟的唯一方式。定投策略是实践起来最简单的,你只需要长期购买既定投资标的即可——然而,简单并不意味着容易。
《定投改变命运》不仅仅是一本开源书籍,与之相配的是由李笑来设计的,区块链世界里第一个〇管理费〇开润的数字资产 ETF—— BOX。采用定投策略进行投资,很简单,却不一定容易,因为我们就好像是要驾船驶过海妖塞壬居住的海峡一样。BOX就好像是一条船,与我一起定投 BOX的人就好像是那些水手,需要用白蜡封住耳朵,所以我会在践行群里不断讲课;而我,就好像是奥德修斯一样,把自己绑在了桅杆上——因为〇管理费、〇开润,所以,我赚钱的方法很简单,和大家一样,在同样一条船上,自己也大量定投 BOX……
虽然知道与做到之间有着猴子与人类的距离
切记:
一切与长期无关的细节都是鸡毛蒜皮。
请认真思考并揣摩以下一句名言的深刻含义,它是投资教父,沃伦·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说的:
短期来看市场是投票机,长期来看它是称重机。
既要紧密关注当下的一切细节,又要认真思考极远的未来的一切,是几乎不可能的技艺。这也是为什么真正成功的价值投资者凤毛麟角的根本原因罢。有个好玩的类比,说,当你戴一块表的时候,哪怕它快几分钟或者慢几分钟,你还是能够大概知道时间的,可是,若是你同时戴着两块表,那你肯定就傻了……
谁都能理解,在众多标的当中选择最棒的那一个事实上很难,尤其还要在价格动态变化之中进行选择——其难度和射箭冠军站在波浪中颠簸的小船上射中岸上远处的靶心别无二致。
投资 S&P 500(ACGR, Average Compound Growth Rate: 9%)可能要比投资 MSCI World(ACGR: 7.86%)强,但是,投资 MSCI Emerging Markets(ACGR: 10.37%)好像比投资 S&P 500更好,最简单的解释是什么呢?
美国发展相对于全球更快;
新兴市场发展相对于美国竟然更快。
现在我们看到了,选择投资标的的时候,在“一个”(很危险)和“所有”(很平庸)之间,还有另外一个选项:“选择局部”,那么,哪一部分最值得选择呢?相对于“赌球运”这种类比,我更喜欢另外一个类比:
投资就好像是选择交通工具——不使用交通工具也不是不能到达目的地,就是多花很多很多时间罢了,只不过有些人很有可能至死也走不到目的地。有自行车的时候不应该选择步行;有机动车的时候不应该选择自行车,有飞机的时候不应该选择机动车……总之,选择那个最快的交通工具就对了。
算法再好,也需要数据喂养。现在手中掌握大量持续增长的用户数据的上市公司,都已经有足够的盈利能力。如果将来算法是大树的话,那么他们手中正在不断增长的数据就是最肥沃的土壤。没有土壤的话,大树是长不出来的。绝大多数算法公司到最后都会为拥有数据的大公司所用……
历史上我们已经看到并且经历了互联网使得信息以几近于零成本的方式快速流动给这世界带来的惊人变化;那么,现在若是资产可以像信息一样以几近于零成本的方式快速流动在未来会给这个世界带来怎样惊人的变化呢?
正如我们在十年之后看到的,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化已然发生——虽然并不是以我们当初所想象的方式,但那变化就是如此惊人;那么,十年后,金融互联网极可能同样给这个世界带来惊人的变化,虽然我们事实上没办法提前知道那巨大的变化究竟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的……
所以,在那时的李笑来眼里,区块链是未来,区块链是趋势,区块链也很可能是发展最快的行业—— 8年后的今天再回头看,它的确成了发展最快的行业,而我的投资就那样一路搭着快车走到今天这个之前无法想象的距离之外。
理由只不过是我们不仅讨厌风险,我们更讨厌系统性风险。正确的方法永远是“局部的局部”: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某个或某几个局部地区;
•在某个或某几个地区选择某个或某几个行业;
•在某个行业里寻找某些个优秀企业……
但,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只选择某一个”——不管是地区、行业,还是企业,抑或项目。所以,即便是在“只能全球化”的行业里——区块链行业就是这样的——只要时机成熟,李笑来的选择就不再是某个单一标的,而是一个组合,BOX——里面的成份分别是 BTC、EOS和 XIN,总计 3个标的。
看看示意图,也许更容易理解一些。
最外面的大圆圈代表整个世界,而你站在中央,手里拿着弓箭……
你环顾四周,想要找到一个最值得举箭射中的点——这很难办,因为整个一圈看下来,其实有无数的点可以选择,而你要在这无数个点中选出最正确的那个,并且还要在那么远的距离之外一次射中,完全无法做到……
于是,你想了想,选择了全部——也就是说,你不用弓箭了,你换了个工具,改用一张网……这样倒挺好,简单、容易,虽然效果一般,总是比你用弓箭射了半天一次都没有射中更好……
但你希望效果更好一些,于是,你先选择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事实上,你也不是乱来,你也的确有合理的选择依据:未来哪个地区发展最快,就往那个方向射箭么!这样做终归射中的概率更高一些罢?了不起,不用箭,往那个方向撒网么!
而后你发现还可以用几乎同样的根据再调整一下大概的方向。既然未来有些地区比另外一些地区发展更快,那么同样的道理,在那些更快的地区里,未来也会有一些行业比另外一些行业发展更快——同样的逻辑依然成立。
你已经做了三次猜测了,1)广撒网可能更划算一些;2)局部地区未来可能发展更快;3)在那些未来可能发展更快的局部地区里,某些行业未来发展可能更快……再继续“猜”下去,精度肯定受损得太厉害了……那怎么办?不用弓箭了,换个散弹枪罢!这样的话,虽然瞄得不够精准,但终归射中的概率会更高,甚至很高罢?再说,别说我瞄不准,既然那么远,所以事实上所有的人都瞄不准;既然所有人都瞄不准,那么,如此这般经过多次的调整,我的胜算应该更高罢?
到最后,你还有另外一个发现,那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用箭都是最不划算的……
我在判断一个趋势是否“已然成立”有个非常简单直接粗暴有效的分辨方式:
不是看大多数人是否都已经接受,而是看是否大多数人都无法否认。
“皆难否”是一个趋势已然确立的重要标志。理解不理解并不重要,接受不接受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全部都无法否认,那么,这个趋势已然“基本上挤干了泡沫”——这是定投者最佳入场时机的最佳判断依据。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把任何一个时刻的市场单独拿出来的话,它百分之百是无效的。价格和价值偶尔对等根本就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因为哪怕一只烂钟也无论如何都能在一整天的时间里对上两次!把每时每刻全都拼接起来,长期来看,市场理论上应该是有效的
而那些不断研究各种技术的投资者更惨,他们何止两招两式啊,他们的把式太多了!随便读本什么投资宝典就是恍然大悟,随便听个什么大师讲座就是醍醐灌顶——忍不住马上把新学到的把式演练一遍……在其他领域,这种心急火燎地寻找并应用新把式,绝对是好习惯,可偏偏在投资领域,这个习惯会害死人——事实上,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都是这样被自己害死的,在投资领域试错是以流血为代价的啊!
有天堂就有地狱,反过来,如若没有那么可怕的地狱存在,天堂恐怕也不会那么令人向往。
你还会遇到另外一个尴尬的事实:
最好的日子通常是紧挨着最差的日子的……
如果你真的避开了所有最坏的日子,那么你就会不可避免且又“神奇地”避开了很多最好的日子。
房产的价格是不可能永远上涨的,一旦房价暴跌(比如,未来 30年中的某一年跌掉 25%),那么“投资”就成了“上吊绳”。
有成本的钱是很可怕的,可那只不过是小鬼而已,有使用期限的钱更可怕,干脆就是死神。
你把你的钱想象成一个熟鸡蛋的结构:
蛋黄的部分,就是你的日常必需开销;
蛋白的部分,就是你为了抵御风险而准备的储蓄;
蛋壳的部分,才是你可以用来投资的钱,它可以在未来两个大周期之内绝不离开市场……
随着过度自信的程度增加,智商甚至会事实上沦为负数。你会开始做各式各样的蠢事,生活花销突然加大之类的都不在话下,最隐蔽的愚蠢是,一方面放弃了之前的长期时间投入,另一方面也同时放弃了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继续投入。你忘了,在这个时候你所放弃的,在下一个大周期过后会被放大更多倍。人们会在这个阶段,花费一个岛的价钱买一辆所谓的豪车……你以为你是在一掷千金,可实际上你是在一掷千年!那些在未来你原本可以赚到的钱,因为你这个时候的愚蠢,再奋斗一千年也不可能赚到……
其实,换个角度你就释然了。这就好像你刚刚驶船从小溪进入大江,你要重新经历一遍你曾经经历过的,只不过,这一次波浪更大了一些,甚至大了许多!曾经在小溪里晕船的你,再一次不适应,所以还是会晕船,还是要大吐很多次……但,你终将会再次适应的,就好像当初在小溪里驶船都晕水的你现在早就没事儿了一样。这时候你需要反复提醒自己的是,这才哪儿到哪儿啊?继续航行下去,你会冲进大海,那里的风浪更大,到时候,你还是要再重新适应一遍的……
柏拉图在两千多年前想出来的类比竟然与两千多年后的科学家们的解刨结果相当一致,你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大脑结构
形象称呼
柏拉图的双轮战车类比
大脑皮层
人类大脑
车夫
内皮层
猴子大脑
白马
脑干
鳄鱼大脑
黑马
相对于“人类、猴子、鳄鱼”的说法,我更喜欢柏拉图的战车比喻——因为车夫、白马、黑马、战车是一个能够统一的组合。我们的身体就好像是那辆战车,我们脑子里住着三个自我,一位车夫,一匹白马,和另外一匹黑马。他们三个不应该是相互的敌人,也不应该是相互的仇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好是,也只能是,合作关系。他们三个之间相互合作的越紧密,那战车就越有效率;否则的话,战车就毫无用处。
所谓的冷静,其实可以这样定义:
不管什么事情,都需要三个角色分别处理一次,而后交由车夫决定。
也就是说,在三个角色分别处理完之前,不要采取任何行动。这个非常简单直接粗暴有效的策略,会改变整个战车的性能。很快,车夫就会意识到,有些时候,黑马的反应是不正确的,白马的反应也可能是不正确的;并且,经过他们仨之间的反复沟通与交流之后,白马有可能听从车夫的意见,经过反复沟通之后,黑马也能建立新的正确直觉……
教育就像一幅眼镜。在戴上眼镜之前和戴上眼镜之后,你其实身处的是同一个世界;但是,戴上眼镜之后你却可以看得更清楚更准确。在受教育之前和受教育之后,你所身处的依然是同一个世界,可是,戴着教育的镜片,你就是可以把同样的世界看的更清楚更准确……
关于教育的结果,还有另外一个格外精准的类比,是我自己的,我把它称作“镜像效应”(Mirror Effect):
镜子里的世界和镜子外的世界,看起来是一模一样的,可事实上,每一个点都是反过来的……
你看,明明同样是价格下跌,镜子外的世界里,所有的黑马都一样,抬腿就跑,所有的白马都一样,边跑边恐惧,边恐惧边沮丧,至于车夫么,当然因此身不由己……镜子里的世界呢?黑马竟然不为所动,白马竟然欢天喜地,至于车夫么,悠然自得……
对长期的认知就是那面镜子,总是生成惊人镜像效应的那面镜子。
几乎所有最惊人的镜像效应,都是因为人们对长期的认知不同造成的。这是永恒的事实:绝大多数人全然没有长期观念,只能看到想到眼前的一切……或者这么说可能你会更容易理解:这世界上的绝大多数“战车”,永远都是黑马最强大,白马总是随着黑马奔跑,至于车夫么,从来就没有哪怕一点点的成长。
从另外一个角度,你还可以把“长期”这个词想象成一个墨镜,用它过滤掉那些对长期无效的光,就好像戴个墨镜能过滤掉紫外线那样。然后你就会自然而然地、不由自主地更多启用宏观观察能力,就好像司机开车的时候要带偏光墨镜,这样的话,不仅能过滤掉对眼睛伤害最大的紫外线,还可以让那些刺眼的光偏离你的瞳孔……以便你能看的更清楚更准确。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7569.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