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块链共享单车模式有哪些(共享单车是区块链吗)
共享单车有几种类型?
第一个就是OFO小黄车,押金九十九,半个小时一块钱,手动密码锁,小黄车车身比较轻,骑起来非常舒服轻巧,适合大众骑行。
第二个是膜拜,车体感觉年轻时尚,车身比较好看,押金299,半小时一块,GPS电子锁,有车筐的要轻一些。
第三个是优拜,车身是绿色的,押金二百九十八,这个可以用芝麻信用可以免押金的,半小时一块,GPS电子锁;这种车设计的比较轻巧,骑行比较轻松。
第四个是小蓝单车,押金99,半小时五毛,GPS电子锁,车看起来应该不是很重,没有骑过。
第五个是小鸣单车,押金199,半小时一块,GPS电子锁,这个车就是有些地方数量比较少。
除了上面的几种还有
小字系列:小蓝单车、小白单车、小强单车、小蜜单车、小鹿单车、小黄车(ofo)、小鸣单车
骑字系列:酷骑单车、享骑电单车、中骑单车、闪骑电单车、骑呗单车、骑点单车
动物系列:黑鸟单车、小鹿单车、小蜜单车、快兔出行、熊猫单车
食物系列:曲奇单车、芒果电单车
bike系列:摩拜单车mobike、CCbike、DDbike、Obike、Qbike、Funbike、U-bicycle优拜单车、哈罗单车Hellobike
其他:公共自行车、永安行、贝庆单车、共佰单车、町町单车、智享单车、奇奇出行、7号电单车、1步单车、由你单车、踏踏单车、悠悠单车、云单车、电电Go单车、乐途单车、途尔电单车、米家骑行、酷玩单车、龙城单车、西游电单、微笑单车、智慧单车、悟空单车。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共享单车是一种新型环保共享经济。
共享单车实质是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租赁业务-自行车租赁业务,其主要依靠载体为(单车)自行车。可以很充分利用城市因快速的经济发展而带来的自行车出行萎靡状况;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过率。同时起到健康身体的作用。
共享单车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其符合低碳出行理念,政府对这一新鲜事物也处于善意的观察期。
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单边交易模式
今天还在路上跑的各种共享单车,所使用的都属于单边交易模式:
用户扫码开锁,骑行结束后自动扣费。这种模式的盈利空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精准的测算的,而且天花板比较低。
举例来说。
比如摩拜单车,一辆车如果费用是1500元,自然折旧周期是4年,那么每年的折旧成本是不到400元,每天大约1元。如果再算上投放、维护、损坏、偷盗等运营成本,一辆车每天的运营成本大约可以是2-3元。如果每次骑行的费用是1元,那么如果每天每辆车被骑3次,则可以打平成本,高于3次则可以盈利。
这种模式是典型的单边供需交易,不属于互联网平台模式,比较像传统的供应链模式:
自行车厂商把车卖给摩拜单车,摩拜再来通过单次租用的方式,向C端用户提供租用服务,按次付费。
这种模式实际上不算是共享经济模式,而是单边的租赁模式。对于摩拜而言,它获取到尽可能多的C端用户就非常重要,早期需要通过各种打折促销的方式把用户拉上来,然后培养习惯,再想办法提升每辆车的使用频率。
如果一个城市里骑自行车的人只有100万,摩拜需要想办法把这100万人都拦在手里,它的竞争模式就是传统的服务竞争,争夺的只有单边用户,所以只能打价格战,只能想办法刺激需求。这种模式的天花板很低,可能一个城市只能运作到每辆车每天被骑3次,将将打平成本,盈利很难。
押金金融模式
在单边交易之外,几乎所有的共享单车平台都开启了“要使用先交押金”的模式,押金从每人99元到299元不等。
我们算一笔张,如果一个共享单车平台可以拉入1000万C端用户,每人押金200元,用户每次退回押金的平均周期是6个月,那么这个平台就可以保障在半年时间里始终保持多达20亿人民币的现金储备。这么多钱不去投资真是可惜了,如果年化率是5%,那么一年下来这个平台至少可以多赚1个亿。
这种空手套白狼的玩法,其实是典型的金融投资,无论银行、保险,或者一些互联网平台都是这么玩,而且风险很低。可是对于共享单车平台而言,这种盈利的天花板也很低。因为C端用户的上限决定了押金规模,本质上和第一种模式是一样的。这种模式可能可以帮助平台打平成本,但是指望它大规模盈利是不现实的。
双边共享单车模式
有一种假设,如果共享单车平台可以拉入足够多的C端用户,也就是说这个市场足够大了,是不是可以真正实现共享单车模式——单车不是平台来提供,而是由个人或者租车公司来提供。
1、C2C式的共享单车模式
假如C端用户足够多,摩拜或者ofo可以尝试将“密码锁+GPS”租给个人,鼓励个人将自己的单车投放到平台来让他人骑行使用,自己收取租用分利。这个方法很像滴滴顺风车。
但是这个模式有个很大的问题,单车不是汽车。我可以让别人来坐车,但我不会把车随便借给别人,或者说得更具体一点,我不会把贵重的东西随便借给别人。那么,可能出现一个情况,大家共享出来的都是一些比较差、比较难骑的车,进而也就没人爱惜这些车,市场就会越来越乱,这有点像“劣币驱逐良币”。
但仍然存在一种可能,就是我把我那价值1000元的单车租给爱惜它的人,就像Airbnb的模式,那些对骑行品质要求比较高的高端用户,他会比较爱惜我的车,而且租赁费用也比较贵,属于消费升级的范畴。
但是这种模式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还需要深入分析,毕竟从广大的单车用户中挖掘出高端用户,其转化率到底多少为未可知,应用场景也和现在的共享模式区别很大,盈利空间也不好计算。
2、B2C式的共享单车模式
另一种单车共享模式,有可能是出现一些专门的租车公司,他们替代了如今摩拜和ofo的一些工作,专门来做供给和区域运营。这种模式比较像携程上的租车,一边对接租车需求的C端用户,一边对接本地的租赁公司。
这种模式在O2O时代,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城市合伙人”。本地运营单车,可以将风险从平台剥离,平台只专注于确保服务品质监控和平台本身的维护,有一些像淘宝的O2O化。
但是这种模式的运作难度巨大,本地运营最怕地头蛇跳过平台自主运营。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地头蛇的话语权特别大,自建区域平台是非常有可能的。此外,要想实现B2C模式,必须把所有的运营环节都标准化,并且确保本地化可以快速复制,这对于平台的挑战颇大。当然,这种模式一旦跑通,平台就会变轻,运营效率可以极大提高。
当然,这种模式的变现周期会比较长,参考滴滴、易到用车,就可以看到这种抽成模式的盈利空间也不会特别大。
3.C端用户增值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本来不想写的,因为它不可能在共享单车中跑通。后来想想还是写出来,我们可以一起看看它为什么跑不通。
所谓增值服务模式,指的是为一端用户提供专属的增值服务,然后让用户为增值服务买单。在这里,我们只看C端用户的增值服务可能。在国内的互联网中,最有名的增值服务非QQ会员莫属,各种特权,各种颜色的钻令人眼花缭乱,让付费用户大呼过瘾。
后来的陌陌会员、珍爱网会员什么的,都和QQ会员殊途同归。它们都是为C端用户提供了专属的增值服务,然后让用户付费。这种盈利模式的空间巨大,陌陌在用户一个亿的时候就可以做到盈利2000万美金。
可是这个模式在共享单车里基本跑不通,原因只有一个——最后一公里解决的是到达问题,而不是骑什么水平的车的问题。增值服务需要给我带来有价值的社交属性,而普通单车不太存在社交属性,除非是单车发烧友,否则很难有人需要通过单车标榜自己,所以付费意愿也就不存在。
共享单车到底怎么盈利摩拜,ofo,小鸣单车等共享单车已经成为现代都市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停放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人们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支付100-300不等的押金,即可以骑走,每小时骑行费用也只需5毛左右。然而,我们还可以经常看到不少损坏或者被私人盗窃的单车,在监管力度不够下,单车的损耗和被盗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会随着投放数量增加而增加。这不禁令人好奇:共享单车到底靠什么赚钱呢?是一直在亏本还是已经盈利了?目前市面上的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租金收入:ofo单车创始人薛鼎表示,租金是共享单车主要盈利模式,目前ofo已经在部分地区实现盈利,我们希望能在明年实现全面盈利。?按照知情人士称,一辆单车成本要300元到3000元,依靠每小时5毛到1块钱的租金,每辆单车至少也需要骑行300次到600次以上才可以盈利。而共享单车并不是24小时都有人骑,除了上下班高峰期,其他时间段人们使用单车的频率并不高。另外,车辆的各种损耗导致的成本也不可忽略,因此,靠租金在短时间内还比较难赚钱。2.押金:消费者必须支付押金才可以使用,一般是100-300元。这笔钱消费者一般不会取出来,相当于存在APP里。那千万个用户的话,这笔钱加总起来可是一笔巨大的资金。共享单车企业相当于一个小银行了,可以用这笔钱做投资之类的,钱滚钱。3.广告收入:因每天都有大量的消费者使用使用单车和登陆APP,自此单车本身和APP就有了可观的流量,共享单车公司也可以通过提供广告资源位的方式,获得收入。
二、区块链技术将如何影响旅游业
区块链具有不可篡改、不可复制、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四个特点,将可能引发互联网的二次革命,区块链技术将支持各行各业的应用,重构人们所依赖的数字生活方式。区块链技术最早在金融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可知它能对医疗、交通、政务管理等带来巨大影响。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这意味着只有进行全产业要素的管理才能使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恰恰符合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管理思想,相较于其他行业来说,区块链技术更能对接旅游业的管理和服务需求。
一、区块链技术对旅游业的助益
消解旅游服务盲点,解除旅游体验痛点。当前,各种旅游产品层出不穷,但就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来说,还远远无法达到“愉悦”的程度,如在旅游前,旅游者要用一双“火眼金睛”,在海量信息中搜索自己想要的真实的信息;在旅游中,景区之间的迁移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在旅游后,发现自己精心创作的游记文本被复制,知识产权被侵害且无法追偿。在旅游服务和相关公共服务上链后,利用区块链的可溯源功能,也许这一切将不再是问题。
促进旅游企业分工更加细化,鼓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各种有关价值的通证上链后,信息会更加透明、真实、有效,这将倒逼旅游企业注重细节,将业务做到极致。为响应这种变化,旅游企业,特别是旅行社的分工会更加细化。互联网时代,所有旅游服务提供商的交易和评价都掌握在第三方平台手中,除了面临数据被篡改的风险之外,还要被平台抽取中间费用,在这个生态中,第三方平台主宰着服务提供商的一切。
旅游服务提供商的利润空间被过度剥夺,自然无法为旅游者提供更愉悦的旅游体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旅游创客身上,在中心化平台上,好评率高的旅游攻略几乎无法得到相应的报酬,导致旅游创客们失去创作热情。区块链技术的介入,将使这一局面得到改善,专业人才将有更多发挥能力的空间。
重构旅游行业信用体系,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由于区块链的可溯源功能,旅游者、旅游企业等都会自发维护自己的旅游信用资质,使得链上生态环境更加纯净,从而有望解决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旅游企业不诚信行为等问题,使旅游行业信用体系进一步健全,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消除信息孤岛,改善旅游营商环境。由于隐私保护等诸多原因,长期以来,各城市以部门为中心的政务办理模式很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导致信息无法共享,影响政务办理效率,进而影响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是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这将促使能解决数字壁垒问题的区块链技术进一步落地。
二、旅游业中的区块链技术应用
在旅游业中,区块链无论是在B2B、B2C、C2C还是B2B2C等模式上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应用。
旅游全产业生态区块链。这是区块链应用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状态,它将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相关旅游组织和机构等全部上链,打造一个旅游全产业生态区块链,形成城市的“旅游大脑”。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因为在这样一条链上价值类型多样,导致通证和智能合约等技术的设计困难。
旅游分销区块链。为旅游供应商及其销售代理商服务,供应商将房源、机票、价格等信息输入数据库,销售商可以轻松获取这些信息,也可以立即购买存货,所有的交易自动完成,无需人工操作。如Winding Tree就是一个建立在以太坊平台的去中心化旅游分销网络,通过一系列智能合约和开源工具,将酒店、航空公司等供应商与旅行社等销售商连接起来。
旅游金融区块链。主要为银行和旅游企业服务,区块链在金融业中的应用主要涉及金融监管和融资,可以实现增强信息储存、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加强数据安全与保护的功能。由于中小旅游企业贷款数额不大,而管理流程却与大额贷款大致相同,银行考虑管理成本,所提供的贷款种类不适应中小企业,中小型旅游企业普遍受到融资困难的困扰。就金融监管而言,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情况不断变化,金融监管存在困难。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共识、信息共享和交易溯源特征,可以解决以往金融监管和融资痛点,为旅游企业提供成长土壤。
旅游社交区块链。主要为公众的社交服务,用户可以通过发表游记和攻略或参与评论等获得奖励,数据以不可篡改的方式存储于公有链上,由于用户均是监管者,用户自发的审查可以有效控制水贴和商业广告。例如,悦旅链是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旅游社区点评平台,Tripadvisor是全球首家服务旅游实体经济的区块链。
Cool Cousin平台是针对城市热门地点进行推荐的社交平台,在平台上分享的用户就是这个城市的“Cousin”,每个用户都可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熟悉的地点,并绘制自己的推荐地图,由于带有了地理信息,因而具有较强的旅游功能。Steemit平台主要生产文本,Dubai Points会通过积分游览方式鼓励游客按照各自的喜好选择景点,并根据他们的评分进行动态集点兑换。
旅游公共服务区块链。利用旅游公共服务区块链,通过可验证的用户身份信息与信用机制,让合法守纪的公民享受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交通、旅游安全保障等旅游公共服务,减少暴恐事件的发生率。如Hyperledger区块链联盟的参与者法国空客公司在探究利用区块链追踪飞行员的职业证书和资格等。
旅游供求区块链。在旅游供求链生态中,各类参与者可以共享一个点对点的去中心化旅行新世界。如Tripio平台上入驻了全球超过45万家酒店,支持多种数字货币技术,且不收取中间费用。旅行链Travel致力于做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旅游出行平台,保证旅行者、房屋出租者、旅行社、景点、航空公司、邮轮、租车等用户和商户能共享一个点对点的旅行新世界,营造一个具有自驱力的共享旅行生态。
旅游教育区块链。旅游学校、培训机构、考级评级机构、资质认证机构、旅行机构和其他旅行平台,借助区块链,使人们的教育方式和旅行方式迎来新的变革,即旅游者教育经历和旅行经历等均被数字化并被安全地保存下来。如全球首个教育旅行区块链Ambertime正在积极探索教育+旅行的模式,使得研学旅行发展前景更为广阔。
三、区块链共享单车模式是什么
区块链与共享经济如何交融?
总得来说,把握区块链的精髓所在,应当是弱控制、分中心、自治机制、网络架构和耦合连接。区块链的本质应当是一种完全区别于工业社会的信息社会时代其新型的社会结构。关于区块链的五个核心要点,恰恰与共享经济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共通。究其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摒弃掉过去旧的发展机制,不再强调集中,转而把分散化的社会资源,用点对点的方式,让参与者参与进来,并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去付出,去获益。
区块链和共享经济这两个相互切合的互联网热点恰巧存在着充分的“合作空间”。从理论到实践的推移进阶,业界频出了不少关乎于二者之间的大胆探索,更甚出现了一些挑战传统商业模式的现象。这么说来,绑上区块链的共享经济,将会是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是一次人际关系的全新颠覆。本人打算投资区块链行业,毕竟互联网时代,网上搜索到广州煊凌科技有限公司,看了一下网页,它们是一个做软件区块链智能合约开发的公司。开发的案例还不少,团队也强大。
共享单车的经营模式是什么?有哪些
单边交易模式
今天还在路上跑的各种共享单车,所使用的都属于单边交易模式:
用户扫码开锁,骑行结束后自动扣费。这种模式的盈利空间是可以进行比较精准的测算的,而且天花板比较低。
举例来说。
比如摩拜单车,一辆车如果费用是1500元,自然折旧周期是4年,那么每年的折旧成本是不到400元,每天大约1元。如果再算上投放、维护、损坏、偷盗等运营成本,一辆车每天的运营成本大约可以是2-3元。如果每次骑行的费用是1元,那么如果每天每辆车被骑3次,则可以打平成本,高于3次则可以盈利。
这种模式是典型的单边供需交易,不属于互联网平台模式,比较像传统的供应链模式:
自行车厂商把车卖给摩拜单车,摩拜再来通过单次租用的方式,向C端用户提供租用服务,按次付费。
这种模式实际上不算是共享经济模式,而是单边的租赁模式。对于摩拜而言,它获取到尽可能多的C端用户就非常重要,早期需要通过各种打折促销的方式把用户拉上来,然后培养习惯,再想办法提升每辆车的使用频率。
如果一个城市里骑自行车的人只有100万,摩拜需要想办法把这100万人都拦在手里,它的竞争模式就是传统的服务竞争,争夺的只有单边用户,所以只能打价格战,只能想办法刺激需求。这种模式的天花板很低,可能一个城市只能运作到每辆车每天被骑3次,将将打平成本,盈利很难。
押金金融模式
在单边交易之外,几乎所有的共享单车平台都开启了“要使用先交押金”的模式,押金从每人99元到299元不等。
我们算一笔张,如果一个共享单车平台可以拉入1000万C端用户,每人押金200元,用户每次退回押金的平均周期是6个月,那么这个平台就可以保障在半年时间里始终保持多达20亿人民币的现金储备。这么多钱不去投资真是可惜了,如果年化率是5%,那么一年下来这个平台至少可以多赚1个亿。
这种空手套白狼的玩法,其实是典型的金融投资,无论银行、保险,或者一些互联网平台都是这么玩,而且风险很低。可是对于共享单车平台而言,这种盈利的天花板也很低。因为C端用户的上限决定了押金规模,本质上和第一种模式是一样的。这种模式可能可以帮助平台打平成本,但是指望它大规模盈利是不现实的。
双边共享单车模式
有一种假设,如果共享单车平台可以拉入足够多的C端用户,也就是说这个市场足够大了,是不是可以真正实现共享单车模式——单车不是平台来提供,而是由个人或者租车公司来提供。
1、C2C式的共享单车模式
假如C端用户足够多,摩拜或者ofo可以尝试将“密码锁+GPS”租给个人,鼓励个人将自己的单车投放到平台来让他人骑行使用,自己收取租用分利。这个方法很像滴滴顺风车。
但是这个模式有个很大的问题,单车不是汽车。我可以让别人来坐车,但我不会把车随便借给别人,或者说得更具体一点,我不会把贵重的东西随便借给别人。那么,可能出现一个情况,大家共享出来的都是一些比较差、比较难骑的车,进而也就没人爱惜这些车,市场就会越来越乱,这有点像“劣币驱逐良币”。
但仍然存在一种可能,就是我把我那价值1000元的单车租给爱惜它的人,就像Airbnb的模式,那些对骑行品质要求比较高的高端用户,他会比较爱惜我的车,而且租赁费用也比较贵,属于消费升级的范畴。
但是这种模式的空间到底有多大,还需要深入分析,毕竟从广大的单车用户中挖掘出高端用户,其转化率到底多少为未可知,应用场景也和现在的共享模式区别很大,盈利空间也不好计算。
2、B2C式的共享单车模式
另一种单车共享模式,有可能是出现一些专门的租车公司,他们替代了如今摩拜和ofo的一些工作,专门来做供给和区域运营。这种模式比较像携程上的租车,一边对接租车需求的C端用户,一边对接本地的租赁公司。
这种模式在O2O时代,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城市合伙人”。本地运营单车,可以将风险从平台剥离,平台只专注于确保服务品质监控和平台本身的维护,有一些像淘宝的O2O化。
但是这种模式的运作难度巨大,本地运营最怕地头蛇跳过平台自主运营。在中国的三四线城市,地头蛇的话语权特别大,自建区域平台是非常有可能的。此外,要想实现B2C模式,必须把所有的运营环节都标准化,并且确保本地化可以快速复制,这对于平台的挑战颇大。当然,这种模式一旦跑通,平台就会变轻,运营效率可以极大提高。
当然,这种模式的变现周期会比较长,参考滴滴、易到用车,就可以看到这种抽成模式的盈利空间也不会特别大。
3.C端用户增值服务模式
这种模式本来不想写的,因为它不可能在共享单车中跑通。后来想想还是写出来,我们可以一起看看它为什么跑不通。
所谓增值服务模式,指的是为一端用户提供专属的增值服务,然后让用户为增值服务买单。在这里,我们只看C端用户的增值服务可能。在国内的互联网中,最有名的增值服务非QQ会员莫属,各种特权,各种颜色的钻令人眼花缭乱,让付费用户大呼过瘾。
后来的陌陌会员、珍爱网会员什么的,都和QQ会员殊途同归。它们都是为C端用户提供了专属的增值服务,然后让用户付费。这种盈利模式的空间巨大,陌陌在用户一个亿的时候就可以做到盈利2000万美金。
可是这个模式在共享单车里基本跑不通,原因只有一个——最后一公里解决的是到达问题,而不是骑什么水平的车的问题。增值服务需要给我带来有价值的社交属性,而普通单车不太存在社交属性,除非是单车发烧友,否则很难有人需要通过单车标榜自己,所以付费意愿也就不存在。
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怎么盈利的?我认为共享单车的盈利就是通过时间去计费,然后就是共享单车,就是因为很便宜,而且很方便,当然大家就是会选择这样的出行方式,车在就会有人不停的去用它,然后就是会有收益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1、共享单车盈利靠押金和预存费,首先要交纳押金,再向平台内预存车费。日后骑车的费用,再从充值的车费里扣。
2、大数据的收入对任何一个互联网企业儿来说,通过运营获得用户注册,获悉用户的一个电话信息,已经是天大的幸福。
3,广告收入共享单车的主要广告位置有两个:一是APP里的页面广告。其APP的装载量足以产生相应的广告效应,启动界面、内置广告都是可以创造利润的方式,以后还可以在APP中植入积分商城,和其他厂商合作兑换礼品;二是单车车身的广告。
4,日常运营收入使用一次0.75,一线城市乘一天3次,乘数量45万,加上二线城市一天2次,65万辆,结果是一天200万。综合起来一年收入7.3亿。
5,政府补贴整编各城市现有的公共自行车,获取当地政府支持。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16281.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