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发行的稳定币叫什么
加密数字货币市场的稳定币恰如其名,指价格波动性较低的加密货币。这里的稳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比特币等主流数字货币的波动性相比,法币与黄金无疑是两种价格稳定的通货。法币发行量基于国家经济体量而定,并由国家信用背书,在政府不作恶、经济稳定时期的法币便可以保持其价值稳定。黄金因为其储量有限、化学性质稳定、易分割等原因,在历史上始终具有保值特性,被称为天然的货币,如果可以将数字货币的价值与某种认可度高的法币或黄金相锚定,此种数字货币便可以保持价格的稳定性。哈耶克在《货币的非国家化》中认为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是货币认可度的关键因素,只有货币的购买力稳定,也就是对于商品总体的支配力基本保持平稳,日常支付和很多金融市场功能才可以实现。而现有的主流数字货币波动性较大,并不适合用来日常支付。为了创造一种稳定的数字货币,通常需要确定以下两个要素:
锚定利率
稳定货币与锚定物维持的稳定比率,现有数字货币的模型当中大多首先选择以1:1的汇率锚定美元或其他货币资产,以黄金为锚定物的Digix以1DGX=1g黄金的价格与黄金挂钩。
二、为什么我们需要稳定币
从现实层面来说,随着越来越多国家禁止法币交易对,投资者需要一种能够替代法币进行价值锚定的媒介进行交易,衡量持有数字货币的价值。此时稳定数字货币的概念更偏重于与某个法币或者现实资产进行锚定。
从理想层面来说,目前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体系是决策中心化的,货币的发行完全掌握在国家手中,一个国家的政治不稳定、经济危机、政府政策错误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法币价值的不稳定。此时,去中心化货币给人们提供了另外一种维持购买力的选择,避免因为货币问题产生连环效应,进一步造成经济和社会问题。届时,稳定数字货币的概念将更类似于当前货币体系,锚定于某个物价水平、经济体量以及货币需求。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给规避中心化的法币风险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主流数字货币的价格波动率阻碍了数字货币的大规模市场应用及其他场景的实现。
金融市场交易也需要数字货币的价格保持稳定。货币是金融的基础,金融市场中,对冲风险、衍生品、杠杆交易、期权等金融交易本身是对市场风险的预测与平衡,如果数字货币本身要对未来承担极端的价格风险,信贷和债务市场便很难基于价格不稳定的数字货币形成。如果有价格稳定的数字货币去实现将变得更加安全快捷,因此赋予货币稳定价值对金融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三、稳定币家族史
稳定币1.0:USDT和它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们
稳定币1.0,即中心化资产抵押模式,用现实世界中的资产进行抵押,创造出数字世界中的稳定货币,第一个也是最典型的案例便是Tether公司发行的USDT。
USDT,中文名称为泰达币。每一个发行流通的Tethers都与美元一比一挂钩,相对应的美元总量存储在香港Tether有限公司,在以美元为计量单位时,抵押品的价值不存在任何波动风险。
USDT的优点在于其原理简单,直接以足额的美金作为抵押资产,使其成为目前数字交易受用最广泛的稳定货币。然而USDT的缺点在于其过于中心化,市场对USDT透明度和缺乏监管的质疑声从未停止,面对美元储备是否足额,是否发行空气货币造成泡沫,美元储备银行的安全性如何,抵押美元是否被挪用,法币提现的实现困难等质疑,Tether公司始终声称自己拥有足额的准备金,但至今也没有公开自己的准备金账户审计数据。虽然有币圈大佬、Bitfinex的股东赵东和Big.one的首席执行官老猫声称看到了Bitfinex和Tether的银行账户有超额储备,但二人的口头承诺显然无法替代独立的第三方审计、更无法证明资金用途。
此外,USDT的发行公司Tether与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之一Bitfinex的管理团队高度重合,二者不清不楚的关系也一直为人诟病。2018年8月,Tether累计发行4.15亿美元的USDT,其市值已经高达到28亿美元,位列第八。USDT从2015年2月25日开始启动,价格波动区间在$0.92-$1.05,在2017年年中出现过较大的偏离。现每日交易量在30亿美金左右。
在USDT一家独大的情况下,传统的稳定币1.0阵营又多出了几个新的竞争对手。这些机构同样采用了中心化的1:1美元抵押,在监管和透明度上做出了不同程度的改善。
2018年3月,针对USDT信息化不透明性,TrustCoin推出的TUSD通过定期监管来减少风险。TrueUSD选择了多个第三方信托和银行账户来存放抵押保证金,个人可以直接看到抵押金在第三方账户的存放情况,抵押金的存放账户定期接受审计,并增加KYC(客户背景调查)和反洗钱审查(AML)等方式,客户的资金在银行账户中受到法律保护。
2018年9月,美国交易所Gemini和另外一个区块链创业公司Paxos同时获得了美国纽约金融服务局的批准并接受其监管,发行锚定美元的数字加密货币GUSD和PAX,每月都要进行账户审计。每一笔增发都在在美国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下确认有资金入账,这无疑为投资者增加了更可靠的数字货币入场和避险渠道。
作为稳定货币,足额的法币抵押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抵押品价格变化的带来风险,除非发行方不维持足额的资金储备。虽然USDT依然一家独大,新出现的竞品很难在短时间动摇其地位,但后起之秀确实凭着更高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得到了认可,也为担心USDT不透明风险的人提供了更可靠的选择。但高度的透明化也伴随着更加严格的KYC监管,隐私性也会因此弱化。对于注重隐私性需求的人,去中心化的稳定货币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稳定币2.0:去中心化的保证金制度
稳定币2.0使用加密货币作为超额抵押,当抵押品的价格下跌时,用户可以及时补仓,否则将对抵押品进行强制清算用来保证稳定币价格。典型的案例有Bitshares,MakerDAO,Havven等。
Bitshares使用平台本身的代币作为抵押品,,而MakerDAO以ETH为抵押品,ETH作为仅次于BTC的第二大数字货币,价格基本反映了数字货币市场的整体风险,而Bitshare的价格相对ETH风险更大。因此,出现时间不到一年的DAI在价格和市值上都已经超过了同类型的Bitshares。
根据上图,BitUSD从2014年9月23日开始启用,基本在$0.7-$1.6之间波动,在2015年及2016年初的整体偏离度较大。现每日交易量在150万美金左右。
Dai从2017年12月27日开始启用,价格区间在$0.86-$1.06,在2017年3月有较大的偏离情况出现。现每日交易量在1000万美金左右。
加密的数字资产抵押的方式有几点好处,一是去中心化,信用风险下降,由完全透明的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执行,每个人都可以实时看到抵押货币的价格波动情况和合约执行机制,无需担心服务器关闭、企业不兑付等第三方信任风险,同时智能合约的执行方式也保证了抵押品直接被锁定,不会被用于多次质押,降低了抵押资产的信用风险。二能让存量的数字资产释放出流动性。在稳定币的价格低于锚定价格时,任何人都可以买入并赎回高于买入价的ETH来进行套利,从而让价格回归其锚定价格。
然而,使用虚拟数字货币作为抵押品的缺点也很明显,在解决了信用风险的同时,由于抵押品本身具有高波动性的特点,市场风险加剧,抵押数字货币资产的波动性要求数字货币在智能合约上存入数倍的价格超额抵押,在兑换时将抵押物赎回。对于BitUSD等比特资产来说,会受到Bitshares本身的风险影响,DAI以ETH为抵押品,虽然稳定性稍好,但是依然暴露在数字货币市场的整体风险之下,抵押品的稳定性比起与法币与黄金较差。虽然有强行平仓价格来保证比特资产价格稳定,但是平仓过程会造成稳定货币供给量的波动,人们手中的大量稳定货币被强行以平仓价卖出,给持有者造成损失。以加密货币作为抵押的稳定币2.0虽然维持了代币价格的稳定,却极易造成代币量的瞬间大幅下降,给实际应用造成不便。
稳定币3.0算法银行:经济学乌托邦何去何从
2018年初,大量基于算法银行机制的稳定币构想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打响了稳定币3.0的名号,这些项目包括Basis(原Basecoin),CarbonMoney,,Kowala,Reserve等。然而就在各方在稳定机制的设计上各显神通之时,鲜有人注意到的是,2018年3月,市场上唯一的算法银行实践Nubits遭受了自2014年上市后的第二次崩盘,但这一次它没能像2016一样重塑价值。
在2016年5月,因为比特币价格上涨,大量Nubits稳定币被转手买入比特币。Nubits因需求的大幅下降发生了第一次崩盘。这次崩盘花了约三个月的时间才恢复,此后币价虽然也因买卖单的瞬时增加或减少出现短时间偏离,但总体依然维持着1美元的信任共识,直到2018年3月20日。从那以后,Nubit陷入了币价下跌引发的死亡循环,币价与市值呈现一路崩塌趋势。截至9月26日,Nubits的价格已经跌至锚定价格的十分之一。而且从团队态度、价格走势和社区信心来看,这次很难东山再起。
至此,算法银行稳定币在热度期退去后,原本被寄予厚望的项目Basis,Carbon等进度延期,唯一低调的实践项目Nubits崩盘,又正逢熊市来临,人们对手中代币的高度风险厌恶,这一切使得这个天然高风险的理论派在落地上遭遇了困境。
算法银行,又称SeigniorageShares,无需任何公司或资产作为背书,而是基于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理论,根据货币市场价值的变化来增加或减少货币的供给量,算法银行控制的货币发行方对货币供给的控制手段类似发行法币的政府或央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制度,不同的是,它使用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算法来代替中央银行实现这一过程。
总之,稳定币3.0的落地情况较为艰难,市面上还没有现存的成功项目可以参考。在年初的设想中,2018年应该是算法银行机制各显神通的时候,但因为技术水平受限、市场行情低迷等原因出现了落地困难。反而中心化但价格风险更小的稳定币1.0家族出现了很多新成员。但无论是稳定币2.0和3.0的去中心化稳定机制,还是USDT的一系列竞争者们对于抵押资产的监管正规化,都体现出了对公正透明机制的不懈追求和对区块链更多可能性的探索。
四、稳定币数据分析
稳定货币市值
截至2018年10月9日,市场上现有的稳定币中,可以看出USDT市值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达到了28亿美元,约占据稳定币总市值的92%。而除USDT,TUSD,DAI和Bitshares外的其他稳定币市值仅占1%,在稳定币市场,USDT的地位短期内很难被撼动。
TUSD在2018年3月推出后,市值增长迅速,已经成为仅次于USDT的第二大稳定币,市值突破了一亿美元,Bitshares和DAI的市值也达到了千万美元级别。
稳定币的稳定性究竟如何
为了探究稳定币究竟有多稳定,我们参考了证券中跟踪误差(TrackingError)的计算方式来衡量稳定货币的价格相对于一美元产生的偏差。跟踪误差的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TEi表示基金i的跟踪误差;n为样本数,TDTI为基金i在时间t内的净值增长率与基准组合在时间t内的收益率之差。跟踪误差的数学意义即一段时间内的样本数据与基准值的偏离度的标准差。应用这个概念可以衡量出稳定币价格偏离1美元的程度。我们选取了锚定1美元、现有价格数据时间跨度超过三个月的五种稳定币来进行分析。在计算了所有历史数据的跟踪误差后,我们得到以下对比:
由图可以看出,基于所有历史数据得到的结果,稳定性最好的稳定币为TUSD与DAI,USDT次之。但因为几种稳定货币的出现时间不同,USDT与Bitshares早在2014年就已经出现,经历了多次市场的巨大波动,而最晚的TUSD在2018年3月才上市。
为了排除早期市场波动对稳定币价格造成的影响,我们选取了自2018年4月以来几种稳定币的价格跟踪误差加以观察。
从跨度一致的近半年的时间轴来看,USDT不仅在市值上遥遥领先,也是是锚定误差最小的稳定币。其次是后来居上的TUSD与DAI,二者的稳定程度不相上下,而Nubits已经难以维持其锚定价格。
对于Nubits反常的偏离度,我们可以由几种稳定币的价格走势中一探究竟。
于2014年面世的Nubits是算法银行的稳定币机制在市场上的唯一实践项目,2018年3月20日起Nubit陷入了币价下跌引发的死亡循环,币价与市值呈现一路崩塌趋势。截至10月8日,Nubits的价格已经跌至锚定价格的十分之一。
Nubits采用的算法银行是基于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理论,根据货币市场价值的变化来增加或减少货币的供给量,类似发行法币的政府或央行进行宏观调控的货币制度,不同的是,它使用去中心化的智能合约算法来代替中央银行实现这一过程。但是在没有充足抵押物的前提下,很难让使用者认同其锚定的是1美元或者其他法币。2018年初,大量基于算法银行机制的稳定币构想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打响了稳定币3.0的名号,这些项目包括Basis(原Basecoin),CarbonMoney,,Kowala,Reserve等,它们采取不同的机制来解决算法银行的信任与稳定问题,但因为技术水平受限、市场行情低迷等原因出现了落地困难,但无论如何,算法银行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稳定币值得进一步探究。
在剔除Nubit后,可以更清晰的看出USDT,TUSD,DAI,BitUSD四种稳定币的波动,其中BitUSD从2014年9月23日开始启用,波动率较大,频繁出现偏离锚定价格10%以上的情况,最高时已经超出了20%。DAI从2017年12月27日开始启用,价格区间在$0.86-$1.06,在2017年3月有较大的偏离情况出现。现每日交易量在1000万美金左右。
从数据和走势图总都可以看出,USDT、TUSD、DAI在稳定性上表现最好,价格在近一年来只有少数情况下会浮动至5%以上,例如2018年5月,币安交易所公布TUSD上币消息后,市场因部分人群不了解TUSD性质大量买入造成了暴力拉升。这也侧面证明了稳定币的价值有很大程度依赖于人们对于其价值的共识。
从市值和稳定性来看,USDT,TUSD与DAI是稳定币毫无争议的TOP3,然而稳定数字货币的发展还在不断尝试和探索阶段,无论是稳定币2.0和3.0的去中心化稳定机制,还是USDT的一系列竞争者们对于抵押资产的监管正规化,都体现出了对公正透明机制的不懈追求和对区块链更多可能性的探索,我们期待着更多稳定货币在市场上的精彩表现。
五、稳定数字货币的风险
1.各国央行的数字货币计划的竞争风险
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市场的繁荣发展也引起了各国央行的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对数字货币表现出了积极态度,并将国家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计划提上日程。委内瑞拉拟推出数字货币Petro,英格兰银行(BoE)研究部门自2015年以来一直在研究数字货币,可能会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2017年10月,俄罗斯政府宣布将发行官方数字货币CryptoRuble(“数字卢布”),瑞典在研究发行电子克朗,韩国央行于2018年1月也将组建一个专门从事加密货币研究的团队。
中国监管层反复提示虚拟货币及CROWDSALE存在风险,7部门在《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指出,代币发行融资中使用的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并于2017年9月叫停CROWDSALE、关停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然而2014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就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并于2015年初进一步充实力量,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数字货币发行流通环境等展开了深入研究。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数字货币研讨会,明确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目标。
国家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是现有法币的改良,在世界范围内认可度受限,而且它依然是一种中心化货币,无法保证隐私性,也无法规避经济危机或货币政策错误造成的风险。
但国家推行的法定数字货币由国家背书并强制使用,这一过程极有可能伴随着对数字货币监管政策的收紧。此外,法定数字货币应用了区块链技术,也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数字货币用于日常支付的需求,因此会对加密稳定货币造成一定的冲击。
2.锚定物价值不稳定
现有稳定货币锚定物包括美元、其他稳定货币、黄金等,但锚定货币的价值在复杂的经济当中也存在风险,当锚定物价值发生大幅度波动时,各稳定货币若没有做出及时调整,将加剧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
针对各类风险,代币在白皮书中也提出了很多应对措施。例如DAI提出了目标价变化率反馈机制,当市场出现不稳定的时候此机制会根据敏感度参数被启动,使得DAI保持美元的标价,但是脱离与美元的固定比率。敏感度参数由MKR持有者设置,但是目标价和目标价格变化率一旦启动,就直接由市场决定。当出现严重紧急情况时,全局清算步骤被触发,保证DAI和CDP持有者都会收到可兑换的资产净值。
3.其他黑天鹅事件
黑天鹅常常指经济危机,或者极小概率发生、但是会产生系统性,重大负面连锁影响的事件。包括经济危机,抵押资产出现问题,政府出台监管政策等。黑天鹅事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一旦出现,将对数字货币的稳定性造成巨大冲击。
六、稳定数字货币的发展
稳定数字货币的发展如何依赖于人们对数字货币的认可度与接受度如何。在现今阶段,大部分人对数字货币的认知还停留在价格波动大的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数字货币上,因此对数字货币作为投资品的认知超过了其作为交换工具的功能。稳定数字货币的出现有利于人们逐渐接受数字货币,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来满足人们的日常消费需求。从几种稳定货币的白皮书规划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中看,未来稳定货币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锚定货币多样化
目前出现的几种稳定数字货币的计划发展路径,从锚定物上,先与某一种或几种世界性的货币锚定,最后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承认并使用,并寻求更加真实的反映人们的购买力的方式。也就是说,在锚定物上,先从单一货币开始实行,并根据实际情况锚定多种主流货币,最终实现与物价挂钩的可能性。而锚定比率也将根据法币与物价的关系,从硬锚定转化为软锚定。
二、火币HT是什么
HT是Huobi Token的缩写,是数字货币交易平台火币网发行的数字货币。即火币全球通用积分,是基于区块链发行和管理的积分系统。
1.使用HT购买vip,不同等级的vip享有不同的手续费折扣,最高可获得5折交易手续费率的优惠,与此同时,使用HT充当保证金,成为法币交易认证商家,可获得专属认证标识、一对一客户服务。HT可以在多个场景下使用,是国内用户使用最多的法币交易网站之一。每个季度以固定比例在流通市场回购,回购的HT全部计提火币投资者保护基金。 2.点卡是火币推出的交易手续费的充值卡,点卡套餐类似于电话预付费套餐。购买1点能抵扣1USDT等值手续费。在HT活动期间,购买点卡套餐,会得到HT的获赠。拓展资料①HT在火币集团担负着“法币”流转功能,随着韩国、日本等数十个运营中心的成立,持有HT的用户将无时差、无手续费,以HT为中介进行快速全球搬砖,享受一步到位的全球市场差价红利。②火币将在未来推出公链Huobi chain,火币业务流程以及全球通用积分HT将运行在上面,火币的业务流程也会放到链上管理。HT币是一种ERC-20代币,用于保护网络并为火币用户提供利益和交易方式。③HT是火币发行的代币,在实际意义上,持有HT的用户就是火币的无门槛股东,未来将分享火币所有的利润收益。④火币代币致力于为火币交易所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交易费用折扣、获取新的加密货币以及对平台未来的决策进行投票。使用HT,交易所用户可以直接受益于平台随着时间推移的表现。如果火币的人气一直上升,那么HT持有者的账户也会增值。
三、什么叫官僚垄断资本如何看待国家资本主义
楼主问题中的官僚资本应该指的那个阶段的买办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还有大地主封建势力在中国当时是共存的三股势力,单相对来说,买办阶级最终成为了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这个是有其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如果简单回答:就是操纵政府,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外卖国,对内镇压,积累大量财富。
一、两者之间的联系
民族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我国近代先后产生且一度长期并存的两种经济形式。它们均产生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都是带有剥削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
二、两者之间的区别
1、从产生时间及历史条件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资本主义萌芽已在一些行业中产生;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的诱导,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应运而生。
官僚资本主义产生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蒋、宋、孔、陈为代表的“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依附英美帝国主义,采取强制掠夺的方法,逐渐垄断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从发展道路及社会地位看: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开始它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和束缚,特别是在官僚资本主义形成、膨胀的过程中,民族工业备受摧残,日益萎缩。因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显得缓慢艰难,民族资本主义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正因为如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在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具有妥协一面的同时,它也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的革命要求。
而官僚资本主义凭借国家政权,依附帝国主义,一起步就以垄断形式出现,因此发展迅猛。抗战时期,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抗战结束后官僚资本达到顶峰。正因为如此,官僚资本主义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利益,极大地阻碍了中国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从发展前途和结果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由于民族资本主义所处的历史地位和民族资产阶级所具有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成为革命团结的对象。中国共产党采取保护工商业的政策,建立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统一战线。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合理地调整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利用、限制的政策;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用和平过渡的方法,改造和消灭了中国最后一个剥削阶级资产阶级,比较顺利地完成了由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变。
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斗争这一形式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反动统治。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没收了官僚资
本,将它们转化为社会主义国营财产,至此,官僚资本主义基本上消灭。
什么叫“买办”,受雇于外商,并协助其在中国进行贸易活动的中间人和经理人。鸦片战争前,在广州经理对外贸易的公行中,就已设置“买办”为外商服务。当时“买办”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为外商船只,采买物料及食品的商船“买办”;另一类是在外商商馆中,代外商管理总务及现金的商馆“买办”。
“买办”原来专指清末为居住在,广东十三行外商服务的中国籍,采购人或管事,后逐步发展为,特指在中国的外商企业,所雇佣的代理人。
“买办”是一个特殊的经纪人阶层,具有洋行的雇员和独立商人的双重身份。鸦片战争以后,“买办”制度,随着洋行业务的开展,而发生了变化。
“买办”阶层,同外商利益上的共同点,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具独特色彩的集团,他们成了西方国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侵略和控制中国的工具。
“买办”们有两个特点:一是其双重身份,在洋主子面前是奴才,而在国人面前又是老板;二是其经济利益是依附于外商的,与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没有任何联系。
“买办”们的这两个特点,与汉奸是完全一样的。“汉奸”与“买办”的分别是,“汉奸”完全脱得赤裸裸的,而“买办”则是半隐蔽的。
“买办经济”,是一种严重依存于外国经济势力,而存在的经济方式,是一种依附经济,没有自立能力。当然,这并不影响“买办”阶层们先富起来,而且这个先富速度是很快的。先富的手段无非是,把国外的垄断产品贩到国内来,再把国内的资源廉价的卖出去。
为什么会出现“买办”?象美、日等所谓崛起的国家,当初都是通过明火执仗的抢劫式的积累,而发展起来的,后来的国家想如此崛起,就没有条件了。这些强盗发财后,当然会洗黑钱漂白了。
今天这些崛起的国家,大多都是鼓吹公平竞争自由贸易的。落后国家想崛起,就只能够勒紧裤带苦干了,这个苦干不是短期内的干,而是干上二、三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没有捷径可走。但是,把国外先进的产品贩进来,和把国内的资源廉价卖出去,却很容易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今天睡床板,明天当老板,这就是“买办”经济,如此吸引一部分人的重要原因。
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自然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思想解放了,从新的视角来看问题,就会发现李鸿章、汪精卫的确都是如此的。
“买办经济”的一个特征,就是母语的衰落。韩国是一个小国,在历史上也受到过日本殖民的残酷统治,韩国人当中,也出了不少韩奸。但是,韩国人在前些时候,对历史上的韩奸进入了界定,把这批人,打入了历史的耻辱柱中。一个小国能够这样有骨气,猜想,韩国的经济一定不是什么“买办”经济,韩国的民营企业家阶层们,一定是通过“剥削”外国而崛起的,肯定不会为外国民营企业家做监工,做“买办”。所以韩国是不会容许戏子们去演日本艺妓的,也不会为了与“国际接鬼”而修改历史教科书。
“买办”一职,受到封建政府的严格控制,中国人不得随便充当,外商亦不能任意选雇。为打破这一限制,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规定,雇觅跟随“买办”及延请通事等项,由外商与中国人自行协议,中国地方官不得干预。
“买办”的身分与性质,从此完全听从外商主东的决定。最初,外商进入新开口岸,大半雇佣广州原有的“买办”,或由他们荐引的故旧亲友。随着侵略势力的扩张,宁波、湖州等地,也先后出现了大批当地“买办”。至19世纪60年代,通事、“买办”已成为士、农、工、商之外的另一行业。“买办”与外国在华洋行之间,立下保证书与合同后,即可得工资、佣金收入。
鸦片战争后,外商放手派遣“买办”携带巨款,深入内地进行商品购销、磋商价格、订立交易合同、收付货款、保证华商信用等活动。这些“买办”成为洋行业务的实际经理人或外商代理人。很多洋行的在职“买办”同时又是投资于钱庄、贩卖鸦片、经营丝、茶的巨商。为扩大洋行业务,洋行主东还要求“买办”勾通封建政权,依托地方“官绅”势力。外国商人与“封建官僚”之间,往往通过“买办”建立密切联系。
由于“买办”职能的扩大及活动的增加,“买办”在洋行中的地位,及其雇佣关系也发生相应变化。首先,在大洋行内,出现了层层相属的各级“买办”所构成的“买办”间或华账房,洋行主东只要控制“总买办”便能驾驭他以下的全班人马。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买办”要向洋行主东承担,以至保证洋行全部购销任务的完成,从而使洋行老板无需承担风险,就能随心所欲地开展进出口贸易业务。其次,“买办”的佣金及薪资制度,也有相应变化。以经手洋行生意为主要职责的“买办”薪俸,只是表明其洋行雇员身分的标志,而佣金则成为其重要收入。
有的“买办”每年佣金收入不下五六千两。此外,“买办”还利用职务之便,独立经商,投机倒把,走私偷税,敲诈勒索,由此而来的收入,几乎没有限度。
“买办”以自己雄厚的资本实力,在各个通商口岸的鸦片、丝茶、洋货、钱庄以及船运等,许多领域保有庞大势力。甚至有些地区的征税大权均落入“买办”巨商手中。清代末期,甚至形成了由“买办”势力控制的,自通商口岸至内地城镇的“买办”商业高利贷剥削网。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买办”起着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
什么叫“官僚买办”,鸦片战争前,“买办”必须经公行行商推荐、担保,并向广州地方政府及海关监督,请领执照才能充当“买办”,从外商处领取少量薪金,主要收入来自佣金和小费。
鸦片战争后,行商制度被取消,外国商人,自己物色并雇佣“买办”,而“买办”资产阶级和外国资产阶级,结成直接的人身雇佣关系,或者直接的资本合作关系,成为外国资产阶级入侵的“帮凶”,同时也为自己积累资本。
在中国,“买办”资产阶级形成过程中,一部分“买办”逐渐“官僚”化,与此同时,一部分“封建官僚”主要是洋务派“官僚”也日益“买办”化。这有力地促进了“买办”势力的发展,并使得中国“买办”阶级,一开始便同“官僚”结合起来,成为了早期的“官僚买办”阶级。
“官僚买办”阶级,与中国古典“官僚政治”的延续性问题,应首先需要论究到它发生或形成过程的起始点。
“官僚政治”是当做“专制政体”的一种配合物,或补充物而产生的。似乎只要问中国“专制政体“是何时开始的就行。
新旧历史学家、社会史学家已公认,秦代是中国“专制政体“发轫的朝代。而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清代,其间经历了二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极少的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换言之,即一直是受着“专制政体”即“官僚政治”的支配。谭复生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之政,如何皆是“大盗”,且不忙解释,但二千年之政,皆是沿袭秦代“专制政治”而来,却是一个事实。而“官僚政治”必然派生出腐败的“官僚买办”,这就是中国二千多年历史的不争事实。
痛将士之壮烈,恨当今之腐败“官僚买办”。偌大之中国,屈服于西方,惨败于倭寇,让百姓欲哭无泪。纵观中国几千年,未曾如此阳痿不举。明治维新,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几乎在相同时代背景下进行,结果却天壤之别。日本花了50年时间,打败了中国清王朝,还打败了俄国。是什么原因,使一个“盛世”的大清朝,在一个甲子年间60年中,走向“毁灭”?,答案是“官僚买办”葬送了大清朝!
四大家族概念是20年代,由瞿秋白提出的。他提出了“官僚资本”的概念。1923年,瞿秋白在“前锋”杂志上发表“论中国之资产阶级的发展”,明确提出,几大家族控制当时的“官僚资本”。所谓“官僚资本”通俗来说,就是国家统治者,利用国家政权,把一些国有企业非法占为已有,也就是说,利用权力,控制国家的大部分经济实体。这和今天的改革开放出现的问题,大有非常相似之处。
四大家族这个概念,风行了近二十年,最终由当时的文人陈伯达,在内战的解放战争中完成的。他的“中国四大家族”一文,提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买办”资本,借抗战名义,聚民财入私囊,并且估算,这四个家族约有200多亿美元的财产。因为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由于先欧后亚的政策,向中国提供了16.2亿美元的租借物资。
据国民党元老,蔡元培日记所载,1934年12月26日“江南正报”曾刊文称:国府要人之财产多系秘密,而就可调查之范围内调查,则诸要人在本埠所有财产估计为,蒋介石1300万元,宋美龄3500万元,宋子文3500万元,孔祥熙1800万元,孙科4000万元,张静江3000万元。其他要人在上海各中外银行存款及不动产,据中国银行调查,约有5亿元,其不动产及公司多用其亲戚名义购置,故实款无法详确云。
根据日本资料,1939年10月17日,日本特务机关,对国民党政府高级官员,在上海外国银行存款情况,所作之调查报告,名为“登集团特报丙第一号,政府要人,上海外国银行预金“存款”调查表”。
摘引于下:蒋介石6639万元,按当时法币与美元的兑换价,约合809万美元,宋美龄3094万元,377万美元,宋子文5230万元,637万美元,孔祥熙5214万元,635万美元,宋霭龄1200万元,146万美元,陈立夫2400万元,292万美元,这些存款,均存在当时在上海开业的外国银行,如花旗、麦加利、大通、友邦、运通、汇丰、荷兰银行等。
还有美国方面的,国民政府在大陆的败退,使得当时的美国民众,对杜鲁门政府的政策失误非常不满,杜鲁门政府为了推卸责任,就一股脑的把责任推给国民政府,说是其败退,都是自身“腐败贪污”,“官僚买办”所致。有些国会议员,还说美国送给蒋介石的几十亿美元的军援,都被国民党贪污了。这就是“官僚买办”葬送国民党的历史片段。
洋腐蚀,催生新的“官僚买办”,当前一切问题的核心就是民生惨淡、消费不足,而经济对外依存度太高、出口增长太快、外汇储备太多,社会主要矛盾之一是,“官僚买办”集团,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人早已习惯了“二元对立”。“科学”与“人民群众”对立,“发展”与“公平正义”对立,“效率”与“环境保护”对立。这是何等荒谬的逻辑。这不是学术问题。这是对包工头们的辩护词,是最厉害的“豆腐渣”工程、最高明的“假冒伪劣”、最毒的“精神消费品”进行辩护。这是为一切针对民众的“劫掠”、“盗窃”、“剥削”的辩护。
当一个民族的知识精英,与人民分离甚至对立的时候,这个民族就极其危险了。这就如同一个人肉体与精神的分离。精神分裂或精神错乱的人,拥有一个健康的肌体,并无实际意义,仅仅摆设而已。
中国的知识精英,整体上是稚嫩的。知识精英有了知识之后,失去了境界。一经进入市场经济大潮,现实主义就压垮理想主义。极端功利主义加无政府主义,堕落了知识精英的灵魂。一群有知识、有文化、有技术,但却没有良知的精英们,变成了聪明机警干练的苍蝇,附着于污浊和丑陋之上。最可怕的是,他们并不觉悟,并不以此为耻,他们还在制造、传播、散布污浊和丑陋。中国的知识精英,需要一个当头棒喝。为什么150年的苦难,还不能提高一点,中国知识精英分子的境界?遗憾的是,很多的精英,没有经得起考验,在向“钱”进的过程中,他们变质了。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31522.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