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光伏保险一般多少保费
光伏电站要运行25年,期间难免有意外发生。
1)自然灾害。
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发生频率增加。龙卷风、水灾、雪灾等,都会给电站带来极大伤害。不久前刚报道过江苏盐城的龙卷风带来的损失,还有湖北麻城光伏电站被淹事件,都严重威胁了光伏电站长期的稳定收益率。
2)意外事故。
由于设计、施工、维护等原因,光伏电站火灾也发生过多起。
然而,该如何购买保险,需要购买哪些保险,遇到灾害如何才能通过保险理赔最小化损失呢?
一、光伏电站保险的分类
1财产保险
1)直接损失类保险
财产一切险:承保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导致的光伏电站的直接财产损失。
2)间接损失保险
运营中断与额外费用保险:承保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导致光伏电站运营中断的间接损失,包括预期发电量和补贴的减损以及固定成本的增加。
3)工程延误保险
承保光伏电站建设工期延期竣工导致的间接损失、包括贷款利息与固定成本的增加。
2责任保险
1)商业综合责任险
承保除雇主责任与机动车责任之外的商业责任风险,包括场所、运营、产品与工程完工等责任风险导致的损失。
2)伞式责任保险
商业综合责任保险的超赔保单,为光伏电站提供高限额的责任风险保障。
3质量保证保险
1)光伏组件质量保证保险
为光伏组件因材料与制造工艺缺陷提供二十五年的维修、退换保证。
2)光伏系统保证保险
为光伏系统(包括逆变器、汇流箱、跟踪系统等)的材料与制造工艺缺陷提供十年的维修、更换保证。
二、需要购买哪些保险
1运营过程中的风险
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角度来看,光伏电站可以通过投保“财产一切险”规避电站自身的损失,并需要注意在保单中特别约定一些特殊风险;同时,建议考虑投保“营业中断险”转嫁由于前述事故造成的发电收入损失。
对于屋顶分布式电站(特别是租用或EMC),要特别考虑电站运行期间对第三者(包括屋顶业主)造成的损失,需要投保“公众责任险”。
2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有很多人认为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都是EPC负责,其实不尽然,一旦发生事故,无论是项目业主还是EPC都要承担相当的损失,建议投保“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
3小结
买保险都是要花钱的!
保险是要用最少的钱带来最大的保障!每个项目要具体分析,关注的风险点在哪里,哪些风险是不需要特别考虑的,哪些风险可以转嫁给第三方,如何设定合理的保险金额和责任限额等。
三、购买保险注意事项
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要投保了保险,保险公司就一定会赔偿,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1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
保单中有明确的约定“投保人/被保险人的义务”,其中一项就是保单赔偿的前提是“投保人/被保险人”遵守了相应的法律法规。
这个范围非常宽,包括从设计、材料采购、施工、运维各个环节,“投保人/被保险人”都已经遵照了国家的相关规定,比如不同地区/地理位置的防洪设计要符合相关要求,为了减成本而降低设计标准,很可能造成保险公司拒赔。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承保时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2如何理赔
对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来说,需要积极做好几点:
1)第一时间报案,通知保险公司前来查勘;
2)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损失程度;
3)及时收集所有损失证据,以便将来与公司沟通;
4)较大赔案,聘请第三方专业“保险顾问”协助处理。
四、理赔案例
下图为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的一张光伏保险理赔报告和定损协议。该保险理赔单清楚地展示了被保险的投保金额、理赔金额和事故概况,真实展示了光伏电站的理赔全过程。
理赔第一步:完成出现查勘报告
通过以上“中国人保佛山分公司财产险出险查勘报告”,我们可以了解到:
1)黎生给自家的光伏电站投保的险种是家庭财产综合保险,保费2400元,最高可理赔40万元人民币,保险期限为10年。
2)2016年4月17日,南庄罗格村黎生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因强对流天气导致部分损坏,黎生19日报案。
3)事故发生地点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某楼顶,现场确认被保险人加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确认整套发电系统共由26片光伏板组成,其中受强对流暴风影响共造成5片光伏板破损受损,需要更换处理。
4)保险公司进行了责任分析:根据佛山气象局发布的气象灾害报道,确认此次事故属于该保单的保险责任范围。
5)定损理算:被保险人就此次事故提出修理费6600元,其中根据修复预算,其中材料费为1100元/片光伏板,5片共5500元,运输更换人工费1100元,根据该光伏系统的造价36055元,共计26片,折合建造价约为1386.73元,与修复单位的报价相一致。另经市场价格调查,被保险人报损合理。因此此次事故核定被保险人损失金额为6600元。
6)该保单理赔中有一定的免赔额,每次事故绝对免赔额为200元或5%,两者以高者为准。计算出赔偿金额=标的损失-免赔额=6600元*(1-5%)=6270元。这就是黎生家的光伏电站因暴风受灾后获得6270元理赔的全过程。
理赔第二步:完成出定损协议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二、如何鉴别铜钱的价值
1、鉴别铜钱价值首先要弄清历史价值。珍稀铜钱是货币历史的实物,更是历史的见证。;1985年8月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承安宝货”为我国“一两半计数白银币”的罕品。短命政权的钱币收藏价值也很高。短命王朝或农民起义时的铸币,流通时间短,发行量少,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宝”、“靖康元宝”是宋钦宗时期铸造的,他在位16个月就被掳往北方。因此,“靖康”钱铸量很少,“靖康通宝”更为罕见,属国家一级文物。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后铸有“永昌通宝”,此钱币铸量少,且流通时间极短,存世稀少,因而很珍贵。还有一种被称为“罗汉钱”的钱币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康熙帝在西藏平叛时,因军饷不足向当地喇嘛借了铜佛和18尊金罗汉,铜金共熔铸成钱币,当时在钱币正面印有标志,即“康熙通宝”的“熙”字少一竖,以便日后识别收回,因钱是熔金罗汉所铸,民间称其为罗汉钱。
2、其次要了解铜钱现存数量。遵循“物以稀为贵”的集藏原则,既要看年代是否久远、流通时间的长短,更要看存世量的多少。我国钱币有近5000年的历史,大体可分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刀币、布币、蚁鼻等,秦代的外圆内方钱、唐代的通宝、宋代的年号钱、清末的“宣统通宝”,品种有数万至数十万种。齐、燕、赵等国的刀币,韩、魏、秦等国的布币等年代久远,比圆形钱稀少,价格昂贵。存世数量少的钱币还有唐代叛军史思明占领洛阳后铸的“得壹元宝”,后发现“得壹”两字不吉利,便改为“顺天”,铸“顺天通宝”。这两种钱币传世很少,“得壹元宝”尤其罕见,为稀世珍品。此外,如1972年在吉林库伦旗一辽墓中发掘的“大康六年”纪念铜币,也是罕见的珍品;1984年在宁夏银川贺兰山出土的西夏“光定元宝”篆、真书体对钱,引起藏界轰动;迄今为止仅发现一枚的南康“大齐通宝”、西汉时的“国宝金匮直万币”等,均堪称币中的“孤品”,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3、鉴别铜钱价值还要看文化价值。一些传世并不太少的品类,则主要因其文化品位、艺术价值极高而备受青睐。如汉代王莽新朝时的“货泉”、“布泉”等钱币,用的是垂针篆;北宋仁宗时所铸的九叠篆书体“泉体通宝”,是中国最早的美术字,为收藏珍品。唐高祖武德四年的“开元通宝”,系大书法家欧阳洵的手迹,其书风端正古朴,法度严整,劲健含蓄;“淳化元宝”由宋太宗赵光义用楷、行、草三体书写,楷书浑厚端庄,行书隽永流连,草书奔放流畅,使宋代钱币文字艺术走到了空前绝后的境地。还有宋代的一对钱,原文行草分别由司马光和苏东坡所书,飘逸劲拔,为古今一绝,铜钱价值很高。另外享有“篆法绝工、六朝之冠”和“北周三品”、“重宝”的铜钱均属此列。
三、国内做一个3C认证要多少钱,拿一个3C认证费
3C认证费用收费明细如下:
1、申请费:500人民币,由认证机构收取;
2、注册费:800人民币,由认证机构收取;
3、工厂审查费:按2500人民币/人/天的标准收费,倍通检测按常规2人1天的情况报价,一般为6250元(包含餐旅费),由认证机构收取;
4、产品测试费:不同产品、根据不同国家标准测试费用都会有差异,详情请具体联系倍通检测业务人员咨询;
5、代理服务费:代理公司办理3C认证,一般都会收取一定的代理服务费,具体请咨询倍通检测业务人员。
一般申请费,注册证书费用,工厂检查费都是大致一样的;但是测试费用是要看具体的产品是什么,涉及到哪些测试项目,然后再定具体的费用;还有工厂辅导费,这个也是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加详细的价格,那请提供产品名称、说明书等一些相关的资料,然后才能具体确定价格。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七条强制性产品认证基本规范由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制定、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则(以下简称认证规则)由国家认监委制定、发布。
第八条强制性产品认证应当适用以下单一认证模式或者多项认证模式的组合,具体模式包括:
(一)设计鉴定;
(二)型式试验;
(三)生产现场抽取样品检测或者检查;
(四)市场抽样检测或者检查;
(五)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和产品一致性检查;
(六)获证后的跟踪检查。
产品认证模式应当依据产品的性能,对涉及公共安全、人体健康和环境等方面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产品的生命周期、生产、进口产品的风险状况等综合因素,按照科学、便利等原则予以确定。
第九条认证规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适用的产品范围;
(二)适用的产品所对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
(三)认证模式;
(四)申请单元划分原则或者规定;
(五)抽样和送样要求;
(六)关键元器件或者原材料的确认要求(需要时);
(七)检测标准的要求(需要时);
(八)工厂检查的要求;
(九)获证后跟踪检查的要求;
(十)认证证书有效期的要求;
(十一)获证产品标注认证标志的要求;
(十二)其他规定。
四、办理CE认证要多少钱
想知道CE认证的费用吗?别急,费用的秘密藏在产品的特性里。产品的复杂程度、额定输入电压等都会影响认证的定价。让我们深入探讨不同指令下的费用明细:
1. EMC电磁兼容指令
费用因选择的发证机构而异。一般小型机构的费用大约在1000-2000元人民币,但知名机构的报价则可能飙升至5000元以上。如果产品反复测试不合格,可能需要额外支付1-3万的高额费用。
2. LVD低电压指令
LVD即安全规范,费用同样取决于发证机构。普通机构的定价在1500-2500元,而知名品牌则需5000元以上。不合格的测试可能带来额外的成本。
3. PED压力设备指令
压力设备指令要求欧盟授权的公告机构,非欧盟实验室往往不具备发证资格。选择宽松机构的费用大约在1万左右,而知名机构的报价可能高达2-3万或更高,甚至高达10万以上。
4.医疗器械指令
医疗器械的费用因产品风险等级和认证机构而异。I类风险等级的产品,普通机构报价4-6万,著名机构则可能翻倍。Ia类风险的医疗器械,普通机构在8-12万,知名机构则可能高达20-40万。II类医疗器械,普通机构25万左右,知名机构费用甚至超过30万。
综上所述,CE认证的费用因具体条件而异,明智的选择是根据产品特性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发证机构,确保合规的同时,控制成本。记住,质量与安全是首要考虑,价格只是决策的一个因素。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你更好地规划认证过程的预算。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biquanzx/6802.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