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苏北地区属于舞厅行业的洼地。以人口密集的宿迁某县来说,诺大的县城居然只有寥寥数家舞厅,还处于惨淡经营、入不敷出的状态,乡镇中舞厅的数量更是屈指可数。
而苏州的舞厅在过去数十年间,长期被公认为是全国舞厅行业的翘楚,声名远播,江浙沪地区的舞客趋之若鹜。然而时代在发展变化,长期处于停业状态的苏州舞厅,无形中悄然在走下坡路。
也许有人看到这个标题,心生纳闷:舞厅还能有多大的区别呢,无非就是装修风格和场地大小的不同。要说舞厅的简单分类,也就是大众舞厅和游走于暗灯亮灯之间的舞厅。这些只是简单的表象,看问题应该看到本质,可以更深入地去分析探讨。
一,门票价格有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化。传统意义上的舞厅前景不容乐观。
今年以来,在姑苏区已经很难发现门票十元以下的舞厅,有些老年场的男宾门票也涨到十五元。或许有人会说“你们看我,像是在乎那几块钱的人吗?我只关心姑苏区的舞厅什么时候能开。”大众的心理就是如此,没得跳的时候就不在意门票的价格。实在想跳,只能去小公园和桥洞底下过过舞瘾。结果令人诧异,门票是省了,但钱没少花。
苏州户外跳舞
老实人会说这些舞客挺实在,是不是花钱请舞伴喝水吃饭了?这样的理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挑不出毛病吧。心领神会的人则选择看破不说破。
在淮安老城区的某舞厅,当门票五块涨到八块、月票八十涨到一百,立马有很多舞客不乐意了,讲出一大堆老黄历来说明门票上涨对舞厅客流的影响。舞厅老板实在是有自己的苦衷:十块钱还嫌贵?水电房租涨价、人员工资不要开销吗?有喋喋不休抱怨的,爱跳不跳。
二,对音乐茶座众说纷纭,舞客们的见解不一。
近年来在苏北各市的县城、城乡结合部出现了不少音乐茶座。有人觉得可以喝酒、品茶、跳舞,集休闲娱乐为一体;还有人认为挂羊头卖狗肉,不伦不类。
音乐茶座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以前就存在多年。近年来外地资本不断涌入曾经的舞厅洼地,才逐渐把茶座的概念引入传播。通常情况下,茶座有最低消费的要求,不像舞厅那样买张门票可以吹上一整天空调。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酒水饮料套餐,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今年65岁的老陈去过茶座以后意犹未尽 ,兴高采烈地说“那块的小妈妈还就多呢!”就这一句话,都能让不少苏州的舞客一脸懵逼,他说的是什么意思。“这块那块”在江淮官话中是“这里那里”的意思,“小妈妈”通常是指看上去相对年轻的已婚女性。
李阿姨出于好奇心,就和姐妹们去过茶座一次。她表示那里没有足够大的舞池,不适合跳快三。很多男性舞客还用异样的目光打量着她们。“不得命哦,被人当成是八级货了。”而扬州话中“八级货”的意思大致等同于苏州话中的“轻骨头”。
淮安某网红打卡音乐茶座,结果视频的评论区出现清一色的两个字留言。真不知道他们是如何做到整齐划一的?
本站所有软件信息均由用户上传发布,版权归原著所有。如有侵权/违规内容,敬请来信告知邮箱:764327034@qq.com,我们将及时撤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syg068.com/zhishik/152.html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